分享

涨知识了!这些耳熟能详的民间俗语“原来”是这个样子

 月亮是什么 2022-11-16 发布于浙江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民间俗语就是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流行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口头文化,一些俗语反映了社会现象,是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如“树挪死、人挪活”“树老半心空,人老百事通”“脸皮厚,吃个够;脸皮薄,吃不着”等等,诙谐有趣,通俗易懂,但有些俗语却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说,今天一起聊聊那些被误传的俗语。快给孩子们讲讲这些俗语的来源吧!

文章图片1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句俗语是从“嫁稀随稀,嫁叟随叟”谐音讹化而来的。“稀”为少年,“叟”为老者,古人的婚姻只能听凭父母安排,两人甚至在结婚前都不知道对方是老是少,是美是丑。对对方的印象仅能从父母与媒人的话中想象,所以等看到对方的时候, 无论是好是坏都已成定局,只能认命了。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的《卖油郎独占花魁》中有“嫁乞随乞,嫁叟随叟”一句。

文章图片2

臭皮匠与诸葛亮有什么联系呢?原来“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讹传,在古代,裨将就是副将。“臭”这个字在这里当“不高明”讲,比如“臭棋篓子”。这句俗语的原意是指三个不怎么高明的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

文章图片3

王八蛋是一个极富侵略性及普遍性的脏话。但王八蛋本身有什么不好的呢?原来,“王八蛋”本是“忘八端”。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中国人所崇尚的做人的根本。忘记了“八端”也就是忘了做人的根本,是可耻的。

文章图片4

用孩子做诱饵去套狼?这也太恐怖了吧!其实这句俗语本来是“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意思是要想打到狼,就要翻山越岭,很费鞋,所以要想打到狼,就不能舍不得鞋子。在古汉语中没有j、q、x这3个音,“鞋”本来读“hái”。后来,“hái”音分化,一部分仍读“hái”,另一部分则读“xié”。在我国四川、湖北、湖南、上海、广东等地的方言中,“鞋子”一直被读成“háizi”。久而久之,“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也就被讹传为“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了。

文章图片5

这个成语最初是“狗皮不通”,狗皮没有汗腺,酷夏狗借助舌头来散热,这个成语就是以狗的这一身体特点而言的。由于“皮”与“屁”谐音,对于文理不通的诗文或不明事理的人以屁贬之,意思更为鲜明。所以,后来人们就将错就错,约定俗成地将“狗皮不通”变成了“狗屁不通”。

文章图片6

大丈夫就一定要心肠狠毒吗?实际上这一句的原话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意思是心胸狭窄而没有度量的人就不是君子。从“度”到“毒”,无非是一些小人的自我安慰罢了。

文章图片7

我们都知道黄河水含有大量泥沙,非常浑浊,跳进黄河里本来就洗不清。其实,这本是一句歇后语“跳到黄河——洗不清”,比喻一个人很难摆脱嫌疑。后来变为“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虽然要表达的意思差不多,但多少有点别扭。

文章图片8

为什么到了黄河就要死心呢?实际上,这一句本来应该是“不到乌江心不死”。乌江,是西楚霸王项羽自刎的地方,所以说“不到乌江心不死”。乌江讹变为黄河,也真让人无从解释。

文章图片9

“无奸不商”是后人杜撰的,原意为“无尖不商”。古代商人在卖粮食时,是用斗量的,往往在装满一斗后,再额外在上面添加一些,冒个尖,尽量让利给顾客,不这样做就会被认为没有资格当商人。这一理念也延伸到了其他商品的交易上,比如多扯点布等。但由于后来的一些商人道德素质低下,“无尖不商”就渐渐演变成了“无奸不商”。

文章图片10

这句话听起来真是太自私了,但其实我们都误解了这句话。这里的“为”,应该读二声而不是四声,是作为的意思。“为己”,就是做真实的自己。人的生命秉于自然,人性本善,真实的自己就是天性不灭的自己。如果不活出人性本善的真实自我,就违背了天道,当然要“天诛地灭”了。

文章图片11

“不见棺材不落泪”,本是“不见亲棺不落泪”,并不是见了任何棺材都落泪。讹变为“不见棺材不落泪”,如果不管谁的棺材,只要见到就落泪,那就有点太莫名其妙了。

文章图片12

“为朋友两肋插刀”是秦叔宝为救朋友,染面涂须去登州冒充响马,路过两肋庄时,在岔道想起老母妻儿,犹豫片刻,一条路去武南庄,一条路去登州,一条路回家门,最终还是为朋友,视死如归去了登州,两肋庄岔道体现出秦琼的深重义气,就被人们传为“两肋岔道,义气千秋”。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叔宝为朋友两肋庄走岔道”这句话传来传去就变成了“秦叔宝为朋友两肋插刀”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