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想让孩子沉迷手机,与明令禁止相比,给孩子“空间”更适合

 梦中公园 2022-11-16 发布于河北

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样物品,我们可以通过手机来相互联系,也可以把手机当成办公工具,如果没有了手机,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很糟糕。

但是手机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尤其是对于有了孩子的夫妻来说,会因为如何能够不让孩子沉迷手机而感到发愁。

明令禁止并不是让孩子远离手机的好办法

此前,我在网上看到过一项调查,内容是:为了不让孩子沉迷手机,你是怎样做的?

家长们的做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明令禁止,一类是给孩子“空间”。

有一位家长说,为了不让孩子玩手机,自己都快“与世隔绝”了,下班之后就把手机关机,觉得自己这样做是给孩子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如果孩子偷偷拿走手机,她就会把孩子狠狠批评一顿,接着马上对孩子说:“你绝对不能玩手机,再玩我就揍你。”

有很多人看到了这位家长的做法之后,表示自己也试过这样的方式,但是却不奏效,越是不让孩子玩,孩子就越想玩,有时候会趁着自己睡着的时候,偷偷把手机拿走,感觉手机就像是有一种魔力一样在吸引这孩子。

很显然,明令禁止孩子玩手机,效果并不是太好,而且会让孩子对手机更加感兴趣,以后更容易沉迷手机。

另外一位家长和之前这位家长的做法完全不同,在孩子玩手机这件事情上,她不会明令禁止,而是会先和孩子沟通。她问孩子:“你想玩多长时间的手机?”孩子说:“20分钟。”她说:“20分钟不够,你可以玩25分钟。”孩子听到之后很高兴。她继续说:“但是有个前提,到了25分钟,就得马上把手机放下,休息4个小时之后,还可以再玩。”

有人问她,孩子只想玩20分钟,为什么还多让孩子玩5分钟,不怕孩子玩上瘾吗?如果到了25分钟,孩子仍然想玩手机怎么办?

这位家长是这样解释的:如果孩子没有履行承诺,那么我会马上把手机没收,孩子再哭再闹都不心软,等到孩子情绪稳定之后,我会继续让孩子玩手机,我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即使我通过强硬的方式把手机拿走了,他也能继续玩到手机。经常这样做,孩子会对玩乐的时间产生概念,而且也不会感觉手机是一个十分神秘的物件。

后面的这位家长很聪明,她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她在孩子玩手机这件事情上,给了孩子很大的“空间”,在孩子玩手机之前,和孩子做了约定,如果孩子没有遵守约定,也会对孩子进行惩罚。

孩子沉迷手机,会产生很多的危害

对于孩子玩手机的这个问题,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为之担心过,孩子如果沉迷手机,结果会是怎样呢?

1、影响视力

孩子的眼睛是很脆弱的,还没有发育成熟,如果经常盯着手机屏幕,会导致视力下降,而且还可能造成眼部疾病,当孩子长大了之后,视力问题和眼部疾病可能一直伴随着孩子,影响孩子的一生。

2、注意力无法集中

有些家长会问,孩子玩手机的时候特别专心,应该可以锻炼专注力。其实并不是这样,孩子沉迷手机,大脑完全沉浸在虚拟的世界当中,时间久了,孩子可能会把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搞混,经常走神溜号,注意力无法集中。

3、形成内向的性格

孩子如果沉迷手机,只要有休息的时间,就会想着玩手机,而孩子的童年应该是阳光的,孩子整天宅在家里,捧着手机不断玩着,交际能力会变差,性格会变得内向、胆小,不愿意与别人交流。

家长命令禁止孩子玩手机,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不能让孩子沉迷手机,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家长要掌握好方式方法,如果明令禁止孩子玩手机,那么可能就无法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家长不让孩子碰手机,孩子会觉得手机是个很神秘的东西,会想方设法去研究手机,家长不给孩子手机玩,孩子就会去玩同学的、朋友的,只要是有玩手机的机会,孩子绝对不会放过。

当孩子出现了这种情况时,家长应该反思一个问题:想让孩子永远接触不到手机,真的可能吗?答案是——不可能。

首先,家长不可能永远都不使用手机,只要被孩子看到了,孩子就有机会碰到手机;

其次,现在很多老师会在网上讲课,孩子需要通过手机学习;

另外,每个人都有手机,孩子不可能不接触外人,如果孩子张嘴和别人要手机玩,家长是不是会很尴尬?

人都是这样,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会越感兴趣,这其实也是孩子的一种“逆反现象”,也就是说,家长在不允许孩子做某些事情的时候,如果直接用强硬的方式去禁止,孩子就会变得叛逆,喜欢和家长对着干。

给孩子“空间”,不代表纵容孩子

既然说要给孩子空间,那么很多家长都会担心一个问题:孩子如果还想继续玩怎么办?

孩子玩得正起劲,突然让孩子放下手机,孩子确实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孩子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做出这样的反应也很正常。

所以家长此时要明白一个道理:无论如何都不能纵容孩子。

家长可以提前和孩子做好约定,比如告诉孩子只可以玩十分钟,然后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去提醒孩子“只可以玩十分钟”,比如定个闹铃,让孩子在玩手机的过程中,一直想着闹铃会响。

时间一旦到了,家长要让孩子立刻把手机放下,如果孩子想继续玩,那么家长可以再次和孩子做一个约定,比如休息3个小时后,还可以再玩十分钟。

家长这样反复训练孩子,孩子既能够玩到手机,又不会沉迷手机,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总之,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因为自己是孩子的家长,就经常去命令孩子。有时候太严厉并不会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如果能够放下身段,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可能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我是甜橘妈妈,一名2岁宝宝的妈妈,经常与大家分享科学实用的育儿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家长朋友,如果您有育儿方面的问题,可以给我留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