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作手记】古不乖时 今不同弊——主题性书法创作浅谈 ■伍 剑

 朝歌淇水悠悠 2022-11-16 发布于河南

2022年11月16日《书法报》第44期14版

责编:金日发  邮箱:sfbs006@163.com

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

 

图片

朴茂古雅 圆通遒劲

——主题性书法创作浅谈

■伍 剑


笔:一晨书院专用长锋羊毫

墨:红星墨汁

纸:檀皮陈宣

砚:端砚

创作环境:工作室



  主题性创作是新时期面临的新常态。近几年,笔者有幸参与了“现状与理想”——当前书法创作学术批评展、“源流与时代”——以王羲之为中心的历代法书与当前书法创作、“中国力量”——全国扶贫书法大展、“盛世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书法大展、“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大展、“美丽中国”主题创作书法展、“江山壮丽 人民豪迈”湖南省主题书法展等重大主题书法展览的创作,体会到作为一位书家的当代价值与担当。
  在新时代背景下,书法创作如何贯彻“艺文兼备”的本体要求?如何实现主题性和艺术性的并重与统一?这是每个书法工作者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我觉得,应该突出“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即努力做到学古而不违背时代,有现代感又没有时代病,以书法连接传统的遗韵、延续经典的荣光、传达时代的温度。
  “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是孙过庭《书谱》中的话,虽然简洁但内涵丰富,在当今主题性书法创作中,更能体现其时代意义。这里的“古”,是包含古法、古意和古韵,通过将传统经典笔墨及其构成由书写再现,让书法作品有传统技法和内涵支撑,达到高古质朴、古雅古朴的审美要求。而“今”,包含笔墨再现出来的形式与内容,既是文本的要求,又是书写的表达,既有风格的融合,又有时代的气息。在主题性书法创作过程中,要理解策展意图、把握创作导向、贯彻笔墨表现、再现时代精神,同时,更要找到自己的定位与方向,践行书家的艺术追求与个性语言。
  此次“美丽中国”主题书法创作,我承担的创作内容是宋代郭应祥的《采桑子·老人生日》,词与浏阳河相关,同时承载着山水、自然和人文意蕴,我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和对浏阳河的理解,努力做到将山水情怀、诗意情怀有机统一。

图片

伍 剑 隶书郭应祥《采桑子·老人生日》中堂 规格180cm×97cm

  首先,主基调的选择。这是创作的第一步,也是创作前的思考,重点在选择什么书体、什么形式和什么艺术语言上进行把握。我选择隶书为表现书体,但基调在东汉还是西汉,在碑刻还是简牍,也必须有明确定位。书写中深入揣摩古代经典的同时,在挖掘书法遗存资源的基础上,融合各种符号,打通不同隶书资源之间的联系,找到适合书写的风格基调、墨色基调和线性基调。
  第二,书写性的表达。在书写中突出书写性,才能构成一件完整作品。如果没有书写性,就是简单的罗列和生硬的堆砌。主题性书法创作,必须积累扎实的书写经验和丰富的创作经验。面对一个规定的书写内容,应该将单字结构的组合融于几个字的组合,将行的组合融入小块面的组合,将局部的组合融入到整体的组合。在书写打磨、提升效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大小关系、避让关系、起伏关系、主次关系和浓淡枯润关系,整篇的书写性就显得自然生动起来。
  第三,识读性的关注。书法要做到“艺文兼备”,实现文以载道。书法厚人伦、美教化的作用是自古以来就具备的,主题性创作对于识读的要求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创作中应减少和避免歧义的文字、生僻的字法,以通用、易识读为前提,找到文字文本的原始出处,经过严格的审读把关,确保主题性书法创作的可传播性。
  第四,创新性的适度。面对不同的书写内容,我在每次创作中总会追求有些新意,而不是重复以往的思维惯式,这既是对创作作品认真负责,也是对自身的一种挑战。当然,探求不一定成功,新的味道表现也只能适度,所谓“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将艺术的新意把握在大家认可范围之内,主题性书法作品就达到艺术性与功能性的统一了。
  第五,情感性的调动。一幅作品需要有情感意蕴流淌其中,才能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主题创作要有对社会人文的感知和情感温度,是非常不容易的。主观调动自身情感因素,深刻体悟主题的内容,需要真正与题材、与社会和与生活对话,把书家的气质涵养与社会积累兼容,面对主题文本,尤其是有山水人文题材的文本,发挥艺术的想象力,让文本唤起共鸣,让情感触动灵魂,让笔墨自然流露。在具体创作中,一字一字做好笔墨语言的准确性转换,一步一步做好艺术性的锤炼,相信这样的创作更会有理性与感性并存的艺术表达。
  当然,主题性书法创作并不完全是现在才有的命题,从古到今都普遍存在并广泛进行。如汉魏六朝碑刻墓志,如《兰亭序》《熹平石经》《泰山金刚经》等,都是主题性书法创作。而今,我们跨越时空,在主题性书法创作中体会“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深刻内涵,对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对引领风尚和弘道养正,具有更深远的文化价值和时代意义。
(作者系中国书协隶书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书协副主席)

《书法报》

国内统一刊号CN42-0062
编辑部热线027-86778577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