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淞沪抗战”和“淞沪会战”有什么区别?概念搞混了,容易闹笑话

 新用户89319747 2022-11-17 发布于上海

上世纪三十年代,日军曾经在上海挑起过两次大规模战事。

但是,经常有网友“张冠李戴”,把“淞沪会战”与“淞沪抗战”混为一谈。

事实上,“淞沪抗战”和“淞沪会战”是两回事,如果搞混了,很容易闹出“张冠李戴”的笑话来。

文章图片1

上海民众慰问抗日将士

笔者整理了一下,“淞沪会战”与“淞沪抗战”至少有六大不同。

第一,两次战事的性质和历史背景大不相同。

淞沪抗战:

“淞沪抗战”又称“一二八淞沪抗战”,日本人则把这场战事称为“上海事变”、“第一次淞沪战争”。

1931年9月18日,日本人在沈阳发动“九一八事变”,同时侵占了我东北地区的大量土地。

在此之后,日本人试图扶持“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建立所谓的“满洲国”。

不过,日本人的做法遭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在“国际联盟”的干预下,贼心不死的日本人换了一个“套路”。

日本人决定在上海“搞事”,一来为了转移国际社会的视线,二来侵占上海这个中国最繁华、最富裕的城市。

以上就是日本人发动“第一次淞沪战争”的性质和历史背景。

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人称之为“第二次上海事变”、“第二次淞沪战争”。

在抗日战争期间,“淞沪会战”是中国军队进行的第一场大型会战,“淞沪会战”也是整个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20世纪30年代初,经济危机在全球爆发,日本的经济也遭到沉重打击,经济上的极端困境导致了政治危机。

在中国,日本的扩张势头受到了英美列强的遏制,中国的北伐战争也削弱了日本的在华利益。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决定调整对华政策,加快吞并中国东北地区的步伐,以摆脱困境,并图谋争霸世界。

日本人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动手”?这是因为他们找到了发动侵华战争的最佳时机:

当时,英、美等西方列强正忙于应付国内的危机,自身焦头烂额,因而无暇他顾;

在中国,蒋介石正在倾尽全力围堵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日本人同时摸清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所谓“国策”,因而放心大胆、趁虚而入。

这就是日本人发动“第二次淞沪战争”的性质和历史背景。

文章图片2

油画 一二八淞沪抗战

第二,两次挑事,自作聪明的日本人玩了两次不同的“小把戏”。

淞沪抗战:

因为“满洲国”的事情,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九一八”事变的策划者之一板垣征四郎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

于是,板垣征四郎给日本“驻上海领事馆”助理武官田中隆吉发去指令,让田中隆吉在上海搞出点动静来,以减轻他在东三省的压力。

田中隆吉又把这件事情交给了川岛芳子,很快,川岛芳子就在上海频频使坏,接连搞出了几件“日本人被中国人欺负”的事情。

其中,川岛芳子精心谋划了“日本僧人遭中国人殴打事件”,她让几个日本浪人换上中国人的衣服,殴打了正在街头闲逛的日本僧人。

川岛芳子还让日本浪人伪装成中国工人,一把火焚烧了上海的几家日资工厂。

接下来,以此为借口,日本人鼓动在上海的日本侨民上街游行、抗议,同时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

当时,日本向“国民政府”提出了四个无理的要求:上海市长公开向日本道歉,严惩殴打日本僧人的作案者,给予被害者经济赔偿,取缔和解散上海所有的反日团体。

蒋介石并不傻,他明明知道这是日本人“无事生非、借机挑事”,却不愿意事态扩大,因而选择“息事宁人”,答应了日本人的要求。

蒋介石原本以为这件事情就算过去了,却不料日本海军又跳了出来。

日本海军认为,这件事情让日本陆军得了好处,而日本海军却没有捞到任何好处。

另外,自“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陆军在“天皇”面前出尽了风头,日本海军心有不甘,因此“羡慕、嫉妒、恨”。

所以,日本海军向“国民政府”提出要求,要求中国军队全部撤出上海,如若不然,日本海军将以武力解决问题。

日本人“得寸进尺、得陇望蜀”,而蒋介石此时正在一心“安内”,根本无心“攘外”。

就在蒋介石左右为难之际,日本人等不及了,1月28日深夜,日军海军陆战队兵分五路,突然向驻守上海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阵地发起了进攻。

文章图片3

老照片 淞沪抗战期第十九路军高级将领

淞沪会战:

自作聪明的日本人一贯喜欢玩“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小把戏”,1937年7月7日,他们以一个士兵失踪为由,然后以此为借口,悍然挑起了“七七卢沟桥事变”,一个月之后,日本人又故伎重演。

1937年8月9日下午,两个日本海军陆战队队员酒后驾车,一路狂飙至上海虹桥机场。

守卫机场的宪兵告诉他们:“军事重地,严禁进入”,想要阻止这两个日本军人进入机场。

然而,这两个日本军人根本不听劝告,执意开车闯入虹桥机场,双方于是爆发冲突。

两个日本陆战队队员态度蛮横,竟然拔出手枪威胁中国士兵。

中国士兵也不示弱,遂对天鸣枪,以示警告,那两个日本军人见势不妙,驾车就跑。

枪声引来了机场附近高度戒备的中国士兵,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看到两个日本军人正在急速逃跑,平时恨透了日本人的中国士兵举枪就打。

日本人的军车被击中轮胎,军车失控冲进了路边的菜地里,那两个日本海军陆战队队员则一边开枪,一边弃车逃命。

最后,一个日本陆战队员被中国士兵的手榴弹当场炸死,另一个队员被当场击毙。

这就是著名的“虹桥机场事件”。事件发生之后,日寇以此为借口,紧急从本土向上海调兵。

张治中将军也不含糊,他立即下达命令,把早就集结在沪宁线的“中央军”精锐部队开进了上海市区。

文章图片4

奉命开进上海的中国军队

“虹桥机场事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情,它是日本侵略者蓄意谋划的一个阴谋,这个事件成为了“淞沪会战”的导火索。

第三、两次战事发生的年代、持续的时间周期不同

淞沪抗战发生于1932年1月28日至3月3日期间,历时35天。

淞沪会战发生于1937年8月13日至1937年11月12日,战争历时长达三个月。

第四、两次战事的指挥官不同,双方投入的兵力有非常大的差异。

淞沪抗战:

最早参战的中方部队是国民党第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

战役打响之后,国民党第五军奉命增援十九路军抗击日寇,第五军所属部队含首都警卫军87、88师和教导总队,第五军军长为张治中。

包括第十九路军、第五军在内,参加“淞沪抗战”的中国军队大约有5万人。

再看日本方面,日军投入上海战场的有海军第三舰队、混成第二十四旅团,第九、第十一、第十四师团,日军在上海的总兵力高达约9万人。

日本方面最早的指挥官是日本海军第一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后来,因为遭到中国军队的坚决打击,战事进展不顺,日军先后四次更换主帅。

另外,除板垣征四郎之外,东京“昭和天皇”的文官党羽木户幸一、近卫文麿、牧野显声等人也参与策划了“一二八事变”。

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中方司令官为冯玉祥,后来由蒋介石兼任司令官;副司令长官是顾祝同;

右翼军总司令为张发奎,下辖第八集团军和第十集团军;

中路军总司令为朱绍良,下辖第九集团军和第二十一集团军;

左翼军总司令为陈诚,下辖第十九集团军和第十五集团军;

在“淞沪会战”中,除了卫立煌所部、汤恩伯所部留在华北之外,国民党的精锐部队、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几乎全部投到了上海战场。

除了“中央军”之外,桂军、粤军、川军、滇军、湘军、东北军等各省战斗力较强的部队也先后奔赴上海战场。

据统计,“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能够调动的军队约有180个师,其中有73个师参加了“淞沪会战”。

文章图片5

老照片 严阵以待的中国将士

再看日本方面,日军在战争之初便组建了所谓的“上海派遣军”,日本方面指定松井石根大将为“上海派遣军”司令官。

随着“淞沪会战”的规模越打越大,日本先后三次向上海增兵,动用了130余艘舰船,400余架飞机,300余辆战车,总计投人9个师团、30万兵力。

第五,两场战事不同的结果-一次比一次更悲凉,一次比一次更惨烈!

淞沪抗战:

1931年3月3日,日军发表停战声明,“国联”也在当日作出了决议,要求中日双方下令停战。

经过漫长的谈判之后,中日双方于1932年5月5日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淞沪停战协定”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中国及日本自1932年5月5日起正式停战,双方军队停止一切敌对行为。

第二,中国军队在协定区域内恢复常态,留驻至江苏昆山、苏州一线。

第三,日本军队撤退至事变之前驻留的位置。

可以看得出来,日寇在战场上没有占到太多便宜,转而在谈判桌上耍无赖,也在“淞沪停战协定”上耍心眼、使坏。

他们竟然要求中国军队全部撤出上海市区,只允许少量的中国警察留在上海维持治安。只有这样,日本人才答应撤回事变之前驻留的地方。

日本人此举可谓“蛮横无理、欺人太甚”,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而“国民政府”为了息事宁人,仍然在“协定”上签了字,实在让中国人感到悲凉、窝火。

不过,尽管签订了不平等协定,中方知道日寇早已对上海垂涎欲滴,中方料定,言而无信的日本人必定会再次染指上海,因此也采取了一些特别措施。

比如,军方把北平警察大队和一个宪兵团调到了上海,让他们改为保安第一团、第二团。

这两个团名义上是保安团,实际上则是训练有素的正规部队,他们的战斗力和武器装备一点都不差,甚至与中央军嫡系部队不相上下。

文章图片6

老照片 抗战将士视死如归

淞沪会战:

与“淞沪抗战”相比,“淞沪会战”打得更加激烈,也更加残酷。

最终的结果是日本获胜,中国军队惨败,上海沦陷于日本侵略军的铁蹄之下。

1937年11月13日,“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上海同胞书:

“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即使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

中国军队从上海向吴福、澄锡国防线撤退,然后,日军进攻南京城,再然后,南京沦陷,日军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第六,与“淞沪抗战”相比,“淞沪会战”的战争损失更大,后果更加严重。

淞沪抗战:

在“淞沪抗战”中,国民党第十九路军一共消耗枪弹1060余万发、手枪弹49.8万余发,消耗各种炮弹7.34万余颗,手榴弹16.7万余枚,损失步枪、机枪、火炮不计其数。

国民党第五军消耗枪弹760余万发、各种炮弹1.6万余颗、手榴弹5万枚,数以千计的步枪、机关枪在战斗中损毁。

另外,日军飞机大炮对上海进行了“无差别轰炸”,6080个上海市民死于日军的炮火中,2000多个上海市民不同程度受伤,还有10400个上海市民失踪。

在“淞沪抗战”中,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合计伤亡14104人,其中,阵亡官兵约为4274人,受伤的官兵为9830人。

在“淞沪抗战”中,日本方面伤亡的人数也不少,据中方战报反映出来的数字,日本在“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一共死伤10254人,其中死亡者占伤亡总数的三分之一。

文章图片7

老照片 八百将士撤离四行仓库

淞沪会战:

根据《中国抗日战争史》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军队有30余万将士在“淞沪会战”中以身殉国,为保卫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淞沪会战”阵亡的中国将领中,有一位中将军长,4位师长、副师长,28位团长,44个营长。

由于“江阴沉船计划”泄密,中国海军在“淞沪会战”中全军覆没,他们以牺牲两个舰队主力为代价,死守江阴封锁线近三月,以惨烈的牺牲拼死支援了淞沪前线。

再看日本方面,根据日本方面公开的数据显示,从1937年8月13日至11月8日,日军累计伤亡40372人。

这个数字并不包括11月8日之后的伤亡数,从11月8日开始,中国军队虽然已经开始后撤,但是,局部战斗仍然非常激烈,日军的伤亡数仍然在不断增加。

另有一组数据显示,日军在“淞沪会战”中的伤亡人数约为55000人,其中死亡人数近20000,受伤人数约35000。

归纳起来,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的伤亡数是日本军队的5倍以上,也就是说,每打死打伤一个日本兵,中国军队要付出伤亡5到6个士兵的惨重代价。

从“淞沪抗战”到“淞沪会战”,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其中尤以“淞沪会战”最为惨烈。经此一战,中国军队近百分之六十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

但是,“淞沪会战”也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让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图谋成为了泡影。

文章图片8

为国家而战!

结语

在中国人心里,“一二八”、“八一三”不是普通的日子,它交织着中国人民的血海深仇和痛苦回忆。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普天下的炎黄子孙都应该记住中华民族那段屈辱的历史。

我们的前人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历史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不忘战争,是为了维护和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