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万没想到!60多年前的云龙湖原来是这般模样......

 弯刀书斋 2022-11-17 发布于江苏

图片


说到徐州市区最有名气的风景区,
徐州人想到的第一个地方一定是云龙湖。
据史料记载,
云龙湖最初只是一个积水洼地,
因位于徐州南郊簸箕山下,
又因其形状像簸箕,
故而俗称簸箕洼,
因其夏季洪水暴发,
来自山区的洪水皆注入此,汇集成湖。

图片


云龙湖历史上还曾经有过其他几个名字。北宋时称尔家川,明代称苏伯湖,万历年间称石狗湖。苏轼任徐州知州时,曾说:若能引丁塘湖和金钟湖之水灌入此湖,此湖风光可与杭州西湖相媲美。

图片上世纪60年代,徐枫老师拍摄的最初建成的万人游泳场。

而现今的云龙湖,也确实如苏东坡所期望,从一片水洼,一步步越变越美,成为徐州人引以为傲的云龙湖景区。

对于云龙湖曾经的模样,很多人可能都早已没了印象。

在今年90岁的徐州日报社退休老记者徐枫老师的家中,记者看到了1958年全市人民修建云龙湖的场景。作为这段历史的记录者和参与者,徐枫老师为我们讲述了这张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徐老回忆:“看到今天风景秀丽的云龙湖,你一定想不到她当年的模样。云龙湖以前叫石狗湖,当年的石狗湖荒草丛生,芦苇遍地,坑坑洼洼,就是一汪水坑。每逢旱季,附近农民可以种粮食作物,还有点收获。雨季来临,山水冲入湖底,形成一片大湖。暴雨时,湖水高出城区淮海路近3米,湖水顺着奎河冲向市区,造成奎河水漫出河床,民房被淹,群众遭殃。居民们哀叹:俺头上顶着一大盆水,能不淹了家吗?后来,政府决心根治石狗湖。”

图片


老人手里拿着老照片,思绪穿越回60多年前。

1958年起,徐州市政府动员市区居民、单位,以石狗湖为基础,拓展浚深,在苏堤以南,云龙山与堤山之间,修筑一条长达4050余米的大堤,作为拦截南部山区洪水的屏障,并适当蓄水灌溉,形成一座水面5.8平方公里的人工水库,遂改称云龙湖。

图片1958-1959年,徐枫老师拍摄的全市人民建设云龙湖的劳动场景。

“当年施工不像现在,没有挖土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设备, 挖湖筑堤全靠人工。在近两年时间里,无论寒冬酷夏,每天都有一千多名干部、工人,学生、市民,扛着铁锹、绳筐,推着板车,涌向石狗湖。”

当年还是青壮年劳力的徐枫,也参与其中。除了参与劳动,作为新闻记者,徐枫他还要报道工程进度,用相机记录云龙湖改造的进度。

“大堤西段是污泥区,取土很困难。当时驻徐部队闻讯支援,人民子弟兵们进入工地,他们不畏艰难,啃下硬骨头。我曾经在现场采访过一些解放军战士,他们说,为地方建设出力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义不容辞!功夫不负劳作人,通过近两年的辛苦付出,一座长龙似的卧湖大堤建成。为了表彰人民子弟兵作出的贡献,那条大堤被命名为'八一大堤’。石狗湖也改名为云龙湖。”

1961年,云龙湖水库建成蓄水。

大约1964年左右,一个炎热的夏日,徐枫老师在今天的万人游泳场的位置,拍摄了市民游泳戏水的画面。

图片2022年摄影记者秦媛在同一地点拍摄的云龙湖

图片

在一代代徐州人的努力下,1984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1994年12月云龙湖与杭州西湖结为“姊妹湖”;2005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3年6月,徐州云龙湖风景区正式申报创建国家5A级景区;2014年11月26日,徐州云龙湖风景区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资源景观质量评审;2016年8月,徐州云龙湖风景区获批国家5A级景区。

图片

每个徐州人的心中
都有一个云龙湖
每一步都是景
让人步步留恋

图片
云湖不忍惊诗梦
画柳缘何映紫霓
世人都知西湖美
作为她的姊妹湖
云龙湖也一样惊艳

图片

图片

湖是静的
宛如明镜一般
清晰地映出
蓝的天,白的云

图片

图片

波光粼粼的云龙湖
连绵起伏的云龙山
每一次都是最美好的相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