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押头习俗

 张戈1963 2022-11-17 发布于四川

柙头习俗

柙头习俗是一奇怪的习俗,较早提到押头习俗的是《汉书》。《后汉书》卷八十五《东夷列传·三韩·辰韩》称:“辰韩,耆老自言秦之亡人,……有似秦语,故或名之为秦韩。……儿生欲令其头扁,皆押之以石”辰(郑张尚芳(禅真)djɯn(植鄰),越南语thn、thìn)或为秦(郑张尚芳(从真)zin(匠鄰),越南语tn,支谦译chan为秦)之音转或为大*dar之音转,韩(hán匣寒)或许源自晋之韩。《晋书》亦证实辰韩有押头习俗。《晋书·东夷·辰韩传》:“初生子,便以石押其头使扁。”辰韩押头的目的是“令其头扁”,采用的方法是“押之以石”。这里的押通“压”,“押之以石”就是在婴儿头上“压之以石”:将石头压在婴儿的前额。押yā为镇簾之物,陈徐陵玉台新泳序:“玉树以珊瑚作枝,珠簾以玳瑁为押”。西域之龟兹、疏勒则是“以木柙头”,同样是为了“匾㔸”。“检柙”亦作“检押”为保护书籍的夹板。《说文·木部》:“梜,检柙也”徐锴系传:“谓书封函之上,恐磨灭文字,更以一版于上柙护之。”“匾㔸”造就了扁平头颅,该种头颅具有斜坡状前额和突出的后脑勺。

佉沙国和龟兹国亦有压(夹)头取扁之习俗。《大唐西域记》卷12“佉沙国”条:“佉沙国,周五千余里,……其俗生子,押头匾㔸,容貌粗陋,文身绿睛,……语言词调,异于诸国”民间将鬼描述成红头发、绿眼睛,正与佉沙国人相同。鬼方以及狄曾给中原之人留下恐怖的记忆,因而他们才成为可怖的鬼的化身,才成为敌人。dear'亲爱的’与dread'恐惧、焦虑、恐怖’或许都源自狄。乖与怪;可爱与可憎;爱与恨等是可转化的。匾㔸即是扁额。㔸:《唐韵》土鸡切《集韵》天黎切,音梯。《玉篇》匾,薄也。《方言》物之薄者曰匾㔸。但是在“押头匾”中,匾㔸的意思是扁额。匾即扁也,就是“题”。事实上天黎切的反切读音就是“题”,而“题”则有“头额”义。匾即扁额。“匾”薄也,是错误的解释。“匾”即“扁题”(扁额):扁平的额头。原本表示扁平额头的“扁额”后来被借用为“匾额”:以大字题额,悬挂在门头、堂屋、亭园。因为牌匾也是扁平的,并且悬挂在显要、醒目的位置。即使在现代扁额和匾额仍是通用的。匾额还可单称“匾”“额”。从“匾”一词中可以见到古代文人对词语的雅化。这种雅化是一种故弄玄虚,使人无法识别词语的真正意思。它把浅显的东西弄得深奥难懂。把直白的东西弄得看不懂、摸不透是不可取的。有时是因为语音发生改变,不得不借用和原来读音相同的字或另造一个与原来读音相同的字来表达那个语音仍在日常语言中流行的词,典型的例子是“搞”:它其实就是搅。搅的读音在官话中已经变为jiao,但该字的原来读音gao仍保留在南方的口语中没有发生音变,于是就造出了一个“搞”来表达这个仍活在口语中的读音。羯胡之“羯”字的使用和“搞”是一样的,人们使用这些后起之字来表达词语未发生音变之前的读音。月氏是一个民族的称呼,其中的“月”并没有实际意义,是一个译音字,上古汉语见母月韵的“月”音转为中古汉语的疑母月韵后,为了译音的准确,人们便找出一个和“月”字原来读音相同的“羯”来表达这个译音。但将“扁题”弄成谁也不明白的“匾”纯属故弄玄虚。《新唐书》明确记载疏勒(即佉沙)有“夹头取扁”之习俗。《新唐书》卷221“疏勒……一曰佉沙环五千里……多沙碛,少壤土,俗尚诡诈,生子亦夹头取扁,其人文身碧瞳,王姓斐氏,身号阿摩支,居迦师城。突厥以女妻之,胜兵二千人,俗祠祆神。”此处的“夹头取扁”相当于《大唐西域记》之“押头匾㔸”,匾㔸即是扁头、扁额。

《大唐西域记》卷1记屈支国“其俗生儿以木押头取扁,欲其匾㔸也”明确记载“以木押头”的目的是为了“取扁”。屈支*Kuti即龟兹Kuci。《汉书·西域传》记载龟兹人产子“以木压首”,用的是压字。《新唐书·西域传》亦载:“龟兹,产子以木压首”。龟兹的考古发现证实了史书的这一记载。龟兹故城北25公里处的库车河口两岸的苏巴什遗址群,即是唐代文献所记的“东西昭怙大寺”。考古工作者清理了一座依附于大型塔庙而建的墓葬。墓主人的彩绘木棺、棺床、土木结构的墓室,以及出土的重要文物显示出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以及具有鲜明的龟兹文化特征。尤其是墓主人头骨的人工变形特征,印证了龟兹人头部变形习俗的记载。

A.苏巴什塔庙出土的头骨(图1.张平《龟兹 历史文化探秘》第76页)轮廓:前额部分被压掉,从头盖骨上与下巴根部垂直的地方到眉骨处成一斜平面。墓主人为女性,年龄20~25岁。头骨的变形突出,前额扁平而宽,枕骨圆而平缓,生前人工所致变形痕迹鲜明。这一珍贵的头部变形头骨资料标本,证实了唐代有关龟兹民俗记载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又为龟兹族人的头骨面目的复原提供准确的标本。

新疆出土的人工变形头颅的前额高而成一斜面。斜面平坦,看不到自然隆起的曲线。现实中,在我们的四周也能发现一些前额成明显斜面的人,但这一斜面是自然生成的,并不平坦,仍带有一些曲线弧度。前额成平坦斜面和后脑勺的凸起说明前额受到了一种向下和向后的压力,表明后脑并没有受到向前压力的挤压。在前额施压造成平展而倾斜向上的前额的一定是木版之类的平坦物品。这就是典籍记载中的“以木柙首”、“押之以石”。对这种头颅的最好命名是“倾头”:倾斜之头颅。扁平的前额、突出的后脑勺是这种变形头颅的典型特征;这样的头颅与尼安德智人的头颅相似。可以肯定这一类型的头颅绝不是夹板夹成的,因为这种头颅的后脑不仅没有受到约束,反而因为前额受到了向下和向后的压力而有了一个特别发达、凸起的后脑勺。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一系的头颅就具有“扁平的前额、突出的后脑勺”这一特征。

拉美西斯(Ramses)二世的头颅

  (图2.戴尔·布朗主编《拉美西斯二世 尼罗河上的辉煌》第184页.头发为淡红色,年轻时的头发可能是金棕色的.鹰钩鼻、招风耳,扁平头颅、后脑勺向后凸出)、塞蒂二世

(图3.戴尔·布朗主编《拉美西斯二世 尼罗河上的辉煌》第172页.第19王朝.鹰钩鼻、头颅扁平、后脑勺向后凸出)、

  拉美西斯四世(图4.戴尔·布朗主编《拉美西斯二世 尼罗河上的辉煌》第173页.第20王朝.头颅扁平、后脑勺向后凸出)、

  拉美西斯五世(图5.戴尔·布朗主编《拉美西斯二世 尼罗河上的辉煌》第173页.第20王朝.头颅扁平、后脑勺向后凸出)、

  图特摩斯一世(图6.覃东《木乃伊 法老时代的生与死》第54页“标有图特摩斯一世的木乃伊”)、1898年在第二个王室密室发现的女性木乃伊

  (图7.覃东《木乃伊 法老时代的生与死》第53页一些专家认为她是哈特舍普苏特女法老、另外一些学者认为她是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妻子提伊王后)、埃赫那顿的母亲蒂伊皇后

  (图8.戴尔·布朗主编《埃及 法老的领地》第130页美国著名的牙齿矫形专家兼人类学家詹姆斯·哈里斯把“老年女性”的木乃伊的头骨和牙齿的X光片同蒂伊皇后的母亲图亚的头骨X光片相对比,发现这两位女人的关系非常密切,几乎可以肯定是母女关系,由此詹姆斯·哈里斯认定此木乃伊为蒂伊皇后)、图坦卡蒙的头像


  

  (图9a.覃东《木乃伊 法老时代的生与死》第99页“露在一朵象征重生折莲花之上的图坦卡蒙的头像”图坦卡蒙(Tutankhamun)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法老,大约公元前1361~1352年在位。扁平头颅斜着向后、凸起的后脑勺为圆弧状)(图9b.戴尔·布朗主编《埃及 法老的领地》第179页“图坦卡蒙孩提时代的木制头像,象征着他是拉神的化身,正从蓝色莲花中诞生”招风耳上有穿孔、斜着向后向上的扁长头颅有似锥形帽、这种头颅或许象征太阳神拉)(图9c.杨俊明 李枫《古埃及文化 知识图本》第148页“图坦哈蒙的头像”图坦哈蒙头像出土于图坦哈蒙墓,现存埃及开罗博物馆,被雕刻成太阳神瑞样貌的图坦哈蒙,浮现在一朵莲花上)、玛雅人的变形头颅

(图10.林大雄《失落的文明 玛雅》第137页)皆是扁长形头颅,其扁平的前额、凸起的后脑勺和尼安德特人的头颅

  图11.杰西·苏珊娜《众神之车》第2页“尼安德特尔颅骨”扁长头颅、后脑勺凸出)、直立人的头颅

图12.崔连仲主编《世界史 古代史》第13页“从猿到人脑容量之发展”直立人的头颅扁长后脑勺向后平凸)非常相似。这种相似可能是他们含有较多尼安德特人成分造成的。押头习俗的目的就是想保持他们的先祖尼安德特人的头型,使他们自己看上去更像自己的先祖。这个目的是解释最奇特的押头习俗的较为可信的理由。在埃及的壁画等图画中我们可以发现扁长形头颅遍及埃及是各阶层:神祇如伊西斯

  

  (图13.戴尔·布朗主编《拉美西斯二世 尼罗河上的辉煌》第46页.“塞蒂向女神(伊西斯)献酒”.伊西斯头颅扁平、后脑勺向后凸出)、法老

  (图14a.戴尔·布朗主编《拉美西斯二世 尼罗河上的辉煌》第36页.阿比多斯神殿壁画塞蒂一世和他的儿子拉美西斯二世.孩提时期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头颅扁平、后脑勺向后凸出、头颅的圆弧形表明这是自然生成的)

  (图14b.杨俊明 李枫《古埃及文化 知识图本》第34页“拉美西斯三世的俘虏”在拉美西斯三世的率领下,埃及军队打败了利比亚军队,抓获了大批俘虏)、大臣

  (图15a.戴尔·布朗主编《埃及 法老的领地》第37页左塞国王的阶梯金字塔的设计者伊姆荷太普的纪念铜像。头颅扁长)、书吏

  (图15b.杨俊明 李枫《古埃及文化 知识图本》第14页“书吏伊姆霍太普”青铜像表现了伊姆霍太普以书吏的身份端坐在椅子上,双手捧着展开的草纸卷轴,搁于大腿之上。他身穿短裙,袒露上身,这是书吏典型的打扮。所不同的是,他所穿的短裙边缘饰有图案。他的眼睛嵌以白银,其右侧的太阳穴上留有古代修复的痕迹)、祭司和神职人员

  (图16.覃东《木乃伊 法老时代的生与死》第40页公元前1310年的哈尼夫亡灵书。祭司和神职人员皆是扁长头颅)、战士

  (图17a.刘英《永恒的埃及》彩图39:拉美西斯三世神庙第一塔门的西壁上雕刻着巨大的《拉美西斯三世狩猎图》,在画面的下段是列队的士兵(彩图39),他们荷矛持盾,背着成捆的绳子,急匆匆地走在沼泽地里,后面的还在赶路,队前的士兵则已经拉弓放箭……这一浮雕采用的是阴线勾勒轮廓的手法,浮雕完成之后,涂上颜色,就像一幅壁画。士兵的头颅是带有弧度的扁长头颅、弧度表明头颅是自然生成的

  (图17b.聂仁海、郭晖《尼罗河两岸 古埃及》第107页持矛的埃及中王国士兵皆是扁长头颅)、

  (图17c.聂仁海、郭晖《尼罗河两岸 古埃及》第132页新王国时期军官墓浮雕上的士兵大多是扁长的头颅)、工人

  (图18.戴尔·布朗主编《埃及 法老的领地》第98-99页埃赫那顿神庙内的生活场景,画面表现的是工人们运送水罐、磨谷物和喂牛)、农夫

  (图19.聂仁海、郭晖《尼罗河两岸 古埃及》第16页肩负成捆纸草的农夫。扁长的头颅、带弧形的前额表明是自然生成)、渔夫

  (图20.聂仁海、郭晖《尼罗河两岸 古埃及》第27页从绑得紧紧的纸草舟上一个渔夫正欲棒打挣脱鱼钩的鲇鱼。扁长的头颅、带弧形的前额表明是自然生成)、面包师

  (做面包的女人)(图21.聂仁海、郭晖《尼罗河两岸 古埃及》第39页妇女面包师们把面、酵母和水揣在一起。扁长的头颅、带弧形的前额表明是自然生成)、琴师

  (图21a.聂仁海、郭晖《尼罗河两岸 古埃及》第41页一个盲竖琴演奏者10指抚弄着琴弦。扁长的头颅、带弧形的前额表明是自然生成)、

 (图21b.聂仁海、郭晖《尼罗河两岸 古埃及》第75页双手拨弄竖琴的琴师。扁长的头颅、带弧形的前额表明是自然生成)、献祭者

(图22a.聂仁海、郭晖《尼罗河两岸 古埃及》第41页这幅公元前14世纪的浮雕或许是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最早的图例。扁长的头颅、带弧形的前额表明是自然生成)、(图22b.聂仁海、郭晖《尼罗河两岸 古埃及》第43页扁长的头颅、带弧形的前额表明是自然生成)、斟酒(侍女)者

  (图23.聂仁海、郭晖《尼罗河两岸 古埃及》第74页河谷欢宴节上,一名侍女正为一位坐姿妇女斟酒。扁长的头颅、带弧形的前额表明是自然生成)。

埃及壁画上的某些外族人如赫梯人也具有扁长头颅的特征。“图中左边的头像是一位出自埃及雕刻家之手的古代赫梯人,发现于底比斯的一个庙宇中,时间为3000年以前。它也明显而集中地体现了仍居住于赫梯国的亚美尼亚人的轮廓特征,如图右坚硬而突出的鹰钩鼻。”

  (图24a.詹姆斯·亨利·伯利斯坦《走出蒙昧》第313页“古代赫梯人及其现代亚美尼亚后裔”)画中人物的耳朵皆是招风耳。然戴尔·布朗主编《安纳托利亚 文化繁盛之地》中并未见到此种类型的赫梯人。赫梯有鹰钩鼻、招风耳、团团脸之闪米特人种特征的神祇,但他们的头颅是圆形头颅而非扁长形头颅。埃及底比斯庙宇中刻画的古代赫梯人头像额部到头顶部成一长弧,亚美尼亚后裔额部到头顶部成一斜线

  (图24b照片中的亚美尼亚人这种特征并不明显)。这个古代赫梯人的头颅就是一扁平头颅,从长弧形来看头颅是自然生成的。辰韩、龟兹、佉沙(疏勒)、玛雅押头习俗的产生,可能与扁长形头颅的人(尼安德特人、埃及人或赫梯人)曾是这些族群的祖先或统治阶级有关。这些族群为了保持祖先原本自然的头颅形状,维持其正宗传人的形象,不惜通过人工的方法来产生保持这种头颅。

甲骨文中有专门的文字来表达莲花上之图坦卡蒙式头颅,这个字就是“夨”。《说文·大部》“夨,倾头也,从大象形。凡夨之属皆从夨阻力切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解字:“象人倾头之形,与《说文》篆文同。《说文》:'夨,倾头也,从大象形。’”

  (图25. 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所收录之夨)

  (图26. 容庚《金文编》所收录之夨)。倾头既可解释为头倾向一边、头向一边倾侧,也可解释为头是倾斜的即倾斜的头颅。甲骨文之夨、夭下面为大、上面为图坦卡蒙式头颅。虽然仄zè、侧cè、zè的反切读音也是'阻力切’与夨同音,但夨最初并不是形容词或动词。夨最初是一名词。正因为倾头是指倾斜的前额,是一名词,才有'夨之属’的说法。如果倾头是指头偏向一边,'夨之属’就无法理解。夨之仄、侧义是后起的引申义。《玉篇·夨》:“夨,倾头也,今并作侧。”《辞海》:“夨,侧头。见《说文·夨部》。按从大,上象侧头,与'夭’同意。'夭’象右侧,'夨’象左侧。”侧头仍可解为倾侧的头颅。其实从甲骨文的夨、夭二字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长而倾侧的头颅。yāo影宵“㈠盛貌。㈡和舒貌。”、影小“㈢屈,摧折。”、ǎo影晧“㈣少壮而死。㈤幼稚之物。”,越南语yêu、yu,郑张尚芳(影宵)qrow?於乔)、(影宵)qrow?(於兆)、(影豪)qoow?(乌晧)。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解字:“ 象人行走时两臂摆动之形,或省头形而作 ,同。金文走字作 、 ,奔字作 、 ,并从 ,与甲骨文 同。《说文》篆文作 ,已失两臂摆动之形。《说文》:'夭,屈也。从大、象形。’已非初义。”

  (图27. 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所收录之夭)

  (图28. 容庚《金文编》所收录之夭)。“夭”当是妖怪之妖的本字。夭之盛貌源自头颅之长,夭之和舒貌源自头颅之扁平,夭之屈、摧折义源自这一头颅是人工屈就的。行柙头习俗的族群是以夭(长而倾侧的头颅)为美的,因此夭夭有美盛、体貌和舒义,夭柔、夭娜、夭斜、夭绍都有美好义。因扁而长的头颅是非自然的产物,所以从非自然的长而倾侧的头颅“夭”上引申出“妖”。妖首先从夭袭承了美好义。但对不行柙头习俗的族群而言,特别的人工头颅变形令人奇怪、怪异,因此夭使他们奇怪,从而产生妖怪一词。在敌对的族群看来,夭这样的头颅不仅怪异而且邪恶,因此妖又指怪异、邪恶的事物。《说文·大部》:“夭,屈也。从大象形。凡夭之属皆从夭於兆切。”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夭是一个作奔跑状的人(双手作一前一后来回摆动正在奔跑中的人);在篆文中,夨和夭仅仅是方向的不同。如果说夨是指头偏向一边(头偏向左边),那么篆文夭的取意也是如此(头偏向右边),这一偏向是可以解释为侧、斜、不正、歪的,但这一偏向无法引申出美盛、'屈’之义。'屈’义只可能来自柙头习俗。柙头使前额变平,向上伸展,同时使后脑勺向下突起、弯曲。《说文》:“喬,高而曲也。从夭从高省。诗曰南有乔木巨娇切。” 高省即高字省去上面的一点和一横,柙头造成的头颅拉长和后脑勺突起弯曲,使喬具有高而曲之义。喬的读音源自高(见豪),高则是由Ka/Ko人(《汉书·西域传》译Kabul/Kābul为'高附’,高对译Ka/Kā)的高大而用族名Ka/Ko来指代高。仄zé阻力切(庄母职韵)与平相对。侧cè阻力切(庄母职韵):㈠旁边㈡倾斜㈢偏,不正㈣独,特㈤卑陋㈥伏㈦通“恻”㈧汉字书法“点”的古称。侧还有另读zè。夨仄侧,郑张尚芳皆作?srɯg,越南语仄侧trc;夨的读音源自大*dar,夨头习俗当出自大人(即夷人)。侧与英语side[said]“侧面;旁边。世系;家系;血统。”可能是同源词。侧之“倾斜;偏,不正”源自夨之斜坡状前额,其“独,特”义来自柙头这一独特的习俗,其“卑陋”义来自另一族群、另一审美观念对这一独特习俗的不同评介。在行柙头习俗的族群看来美好的东西,在另一审美观下则是卑陋的。  

'夨之属’是指有倾头即柙头习俗的族群,这些人都是大人。'夨之属’即扁额之属。[吉夨],奊,吳,皆'夨之属’即'倾头之属’;夨上面的表音字为族名。如果仅仅是指头倾向一边,就没有'夨之属’,也没有必要造这几个词。这几个词的意义完全相同,表明这三个族群都具有倾头即柙头习俗。'吉’人、'圭’人、'口’人皆'夨之属’即'倾头之属’。《说文》:“[吉夨],头倾也,从夨吉声,读若孑古屑切”姞“从女吉声”,吉声之[吉夨]即吉声之姞也。《左传·隐五年》:“卫人以燕师伐郑”《疏》引《世本》:“燕国,姞姓。”郑张尚芳吉(见质)klid(居质)、姞(群质)grid(巨乙),康僧铠译kt为吉、支谦译kirt为诘(溪质);康僧铠译mit为蜜(明质)、译yat为逸(喻质),支谶译mat和madh为蜜(明质)、译rīt为栗(来质)、译sid为悉(心质)和膝(心质),支谦译(v)jit、(v)ji为逸(喻质)、译mad为蜜(明质)、译tis为蛭(zhì照质、端屑、端质),康孟祥、竺大力译sud为悉(心质);姞可拟作*gird,元音i弱化为e后即是*gerd。《说文》:“奊,头衺骩奊也,从夨圭声胡结切”头衺即头斜:头是斜的。奊xié胡结切(匣母屑韵):骩奊,头不正的样子。骩wěi於诡切(影母纸韵):骨不正。说文:“骩,骨耑骩奊也”耑,古端字。骩奊或可解释为头骨不正而斜。郑张尚芳《上古音系》圭声旁字中未收录有奊字,圭(见齐)kwee(擕);支谦译ke为稽(见齐、溪荠);越南语圭khuê、鬼qu(郑张尚芳(见微)kul?(居伟))、龜qui(郑张尚芳(见尤)kwɯ(居求)、(见脂)kwrɯ(居追),支谶译ku为鸠(见尤),康僧铠译go为求(群尤))摄摩腾、竺法兰译nir为涅(泥屑),支谶译nad为涅(泥屑)(越南语nt、niết),支谦译tis为蛭(zhì照质、端屑、端质);郑张尚芳匣母为g、屑韵为iid,胡结切之頡为giid;奊可拟作*giid。圭guī古擕切(见母齐韵)㈠“卦”的古字。㈡玉制礼器,上尖下方。玉圭是由燧石刀演变而来。石器时代曾流行黑曜石工具,燧石刀为旧石器时代的最锋利工具。到了青铜时代,燧石刀演变为祭祀工具,最后演变成礼器。圭本身就是祭天礼器。礼或许通利。玛雅人杀人牲取心脏祭日用的是燧石刀。古埃及法老墓中的弯刀大约亦是由燧石刀发展出来的。拉格什鹭碑上乌尔指挥官手中所握的是燧石刀,亚述地区出土的手握玉米包状物、西方雷神的霹雳均是燧石刀。燧石刀是古代祭祀和权力的象征。有柙头习俗的龟兹(Kuci),其第一个音节龟正与圭guī同音,圭声之奊或是指龟兹。龟兹古名月支、月氏,为月氏种。胡结切之奊或可视作赫梯的词根Hitt,赫梯人(Hittite,希伯来语Hittīm、赫梯语Hatti)的前额似乎正是成斜坡状的。《说文》:“吳,姓也。亦郡也。一曰吳大言也。从夨口五乎切”典籍没有记载吴人有柙头习俗。《说文》也没有说它有倾头之义。但从字型上看,它的原初义中有倾头之义。从语音演变上看,疑母大多来自舌根音,疑母之吳((疑模)ŋwaa(五乎)金文象对人口出大声,令其震惊而侧首避让,冯时说)之上古音多半是舌根音,吴之上古音大致读为古*Ka(r)、*Ga(r)之类。从吳从夨来看,古代吴人当和龟兹人一样有柙头之俗。吴人和龟兹人的先祖相同,两者是从远古时期有柙头习俗的同一个族群中分离出来的。吴邑鸠兹亦表明吴人和龟兹有关联。现代普通话中的龟兹读音为鸠兹,吴邑鸠兹实即龟兹。

凯尔特人中亦存在扁平头颅

  (图29.戴尔·布朗主编《凯尔特人 铁器时代的欧洲人》第123页)。在一尊发现于斯洛文尼亚威斯的公元前6世纪的青铜装饰容器或酒杯上的图画中“一个音乐人在把玩牧羊神之笛”。所谓“牧羊神之笛”即中国的排箫也,把玩排箫者头带锥形帽坐在凳子上应是尊贵者。在汉代画像石中也曾有头戴锥形帽玩弄乐器的音乐人。面对把玩排箫者站着之人为高鼻、头颅扁平而长。

托勒密《地理志》所记载的畸形白种人当是押头造成的。托勒密称:“在伊麻奥斯山与贝普隆山之间,塔科莱人Takoraioi在最北……其次在麦安特罗斯人以北为提拉德人Tiladai,这实际上是对贝赛德人Bêseidis的称呼,因为他们都是畸形、壮大、多毛、面部皮肤白腻”(Ⅶ-2“外恒河印度的情况”15)接下来的第17节:“据传闻,在银城地区出产银矿,在其以北便是金洲地区,与贝散加人Bêsynga地区毗邻,后一个地区也蕴藏着丰富的金矿。此地居民同样也是白肤多毛,畸形塌鼻。”塔科莱人Takoraioi可比对为吐火罗Tukhara。伊麻奥斯山被比定为帕米尔山脉,贝普隆山Bêpyrrhon或可比对为昆仑山或中国的天山。这样托勒密记载的畸形种族就位于帕米尔山脉与昆仑山(或中国天山)之间,疏勒(佉沙)和龟兹离这一地域不远。这种畸形是人工造成的。它造成了塌鼻。白色人种都是高鼻梁的。畸形塌鼻显系人为造成。以木(石)柙(压)头可能是将木板或石板平放在面部,由前额和鼻子支撑,木板或石板的压力施加到前额和鼻梁,这样就同时造成扁额和塌鼻。畸形的扁额和塌鼻令人不爽,难怪玄奘评价说佉沙人“容貌粗陋”。

匈奴也存在头颅变形的习俗,但形成的是所谓的“塔状头颅”。从蒙古直到法国西部都曾在匈奴时期的墓中发现“塔状头颅”

  (图30.汉斯·克里斯蒂安·胡夫《发现米诺斯王国》第90页“阿提拉的传奇——匈奴人入侵欧洲”)。Huns人似有押头习俗。据说匈奴是为了能戴面罩(护面)而有意将高鼻子压扁。西东安·阿波利奈尔Sidoine Apollinaire讲到Huns人的鼻子“长得不成形状和扁平”。哥特历史学家约丹内斯称:“他们(匈奴)的肤色很黑……,鼻子平扁,脸上疤痕累累”克莱蒙的主教斯道尼乌斯:“匈奴人的新生儿也有一张令人恐怖的脸……他们的鼻子不允许长得超过脸;为了长大后在作战时能戴上脸盔,不惜用带子裹住鼻子以遏制其生长。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亲生母亲才会给亲生的儿子破相”他又补充道,据说匈奴人的孩子的鼻子也要被压平,这样头盔就不会从脑袋上掉下来。尚若匈奴人压平鼻子是为了能戴脸盔。那说明匈奴有戴脸盔的习俗,并且他们的鼻子在自然状态下长得高长。匈奴人“脸上疤痕累累”可能是因为匈奴人有黥面习俗。《史记·匈奴列传》:“汉使王乌等窥匈奴。匈奴法,汉使非去节而以墨黥其面者不得入穹庐。王乌,北地人,习胡俗,去其节,黥面,得入穹庐。单于爱之,详许甘言,为遣其太子入汉为质,以求和亲。”如果匈奴确有黥面和压扁鼻子的习俗,那么这种习俗的产生可能并不是为了戴脸盔而可能是为了模仿尼格罗(Negro)人种的长相。鬼方也就是后来的匈奴这一习俗产生当与他们臣服尼格罗人种的商朝有关。为了表示臣服和接受同化,鬼方经人工变形将自己变成了同商人一样的黑面塌鼻的尼格罗人。

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玛雅人和奥尔梅克人(古印第安人)曾经大量进行了颅骨改造。他们认为男性的头在纵向上较长,能够说明他的地位是尊贵的,这个样子也是最美的。据称在古代的埃及和美洲大陆的鹰钩鼻民族玛雅人中,当时的特权阶层的母亲会把自己婴儿的头用木板夹住,使婴儿的头骨生长成长形,额头扁平玛雅人的变形头颅

(图31.林大雄《失落的文明 玛雅》第137页)“在玛雅人眼中,夹扁的头型、压低的额头乃是俊美的标志。所有玛雅人的侧面人头肖像,诚如我们在玛雅艺术品中看到的那样,都显示这一作法肯定曾经极为普遍,当然这是指在上层阶级中间。  为了实现这类使身体畸变的陋俗,玛雅人煞费苦心地发展出了适当的技术措施,尽管这套技术听上去太不人道了。婴儿一降生就要施洗,四五天后准备开始一系列的磨难。小家伙的头上被绑上头板(一种专用的夹头形木板),一前一后两块板把新生儿的额头夹扁,一块在额头,一块在后脑。这副头板要在婴儿头上固定若干天,等到取下后,孩子接下去一辈子都会保持扁平的头形。”(林大雄《失落的文明 玛雅》第136-137页)。这一扁平头颅和匈奴用带子缠出来的塔状头颅并不相同。《古代美洲妇女》甚至给出了玛雅婴儿头颅被木板夹住的插图(图31.张平《龟兹 历史文化探秘》第77页)。这一插图可能出自古代玛雅,但也可能是出自现代人的想象。中国古代典籍的记载是以木或石柙(押、压)头,大约是将平展的木板(或石头)直接放在婴儿的前额上。在这种状况下直接承受木版(或石头)压力的是前额和鼻梁。因此,在造成夨头的同时,还造成鼻子的畸形:将鼻子压扁,造成塌鼻。柙头使头颅变夨(即侧)使前额成斜坡状。奥尔梅克人的变形头颅是往上拉长的

  

  (图32a.老弓《发现之旅 3》第252页墨西哥奥尔梅克遗址出土的小人像. 图32b.老弓《发现之旅 》第158页墨西哥奥尔梅克遗址出土的石雕人像. 图32c.老弓《发现之旅 》第153页墨西哥的特南哥发现的奥尔梅克文化时代的翡翠人头像(公元5世纪作品))。《太平御览》引《晏子春秋》:“长头而寡发”。汤,即是商的第十四代部落族长,也是商朝的开国国君。中国著名的人类学家裴文中教授经过考证解释说:这种长头而少发,是由“人工缠绕而变形的”。

刚刚出生的婴儿,头颅顶端和后部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不同的文化和历史阶段中都存在人为改造头型的偏好。德国查理特大学新生儿学系的迈克尔·奥布拉登(Michael Obladen)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对此做了一番回顾。在考古上,人们发现,早至4.5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就存在改造头型的做法。公元前3万年的北京人同样会自行塑造脑袋的形状。大汶口文化中也存在改造头颅的做法。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市博物馆《大汶口 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图版中的有些头颅似经过人工变形。图版8“墓23出土情形”

  (图33a)、图版11“墓96出土情形”

  (图33b)、 图版16“墓4出土情形”

 (图33c)、图版18“三人合葬墓35出土情形”

 

(图33d),似乎存在头颅改造。《大汶口》图版二“头骨人工畸形与拔掉侧切牙的情形”

  (图33e.左为墓57女性头骨正、背、侧,右为墓9男性头骨正、背、侧)和墓38

  (图33f.)的正常头骨相比枕骨平整,确实经过了头颅改造。大汶口墓葬中给人最为深刻的是死者嘴巴大张,这一夸张的表现在巴基斯坦铁器时代的墓葬中再一次出现。

19世纪,颅骨改造在欧洲非常盛行。有人在1855年总结了“世界”范围的16种头颅改造方法,以证明不但在他们的部落里存在这种做法,而且法国和瑞士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士也会这么做。那些用于改造颅骨的设备也千奇百怪,有绷带、夹板,也有头套

  (图34.19世纪流行的一些改造颅骨的设备,其中有绷带、夹板,也有头套。)。柙通匣,柙头可解释为匣头:把头装在匣子中挤压。柙头之工具大概曾经做成田状或甶状,柙头之甲和鬼所从之甶当是同一种东西。甶fú帮物“髑髅。《说文·甶部》:'鬼头也,象形。’是'鬼、畏、禺’等字上部所从的形体。清倪涛《六艺之一録二一二》:'人死髑髅也,象肉尽而骨巉岩之形。’”,郑张尚芳(非物)bɯd(分勿);支谶译pūr、put、支谦译pu为弗(非物),安世高译pūr为不(帮物、帮有、帮尤)。《说文·甶部》:“甶,鬼头也。象形。凡甶之属皆从甶敷勿切”。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甶”解字:“象鬼头形,与《说文》甶字篆文形同。《说文》:'甶,鬼头也。象形。’”

  

  (图35a甲骨文'甶’.图35b金文'甶’)。“鬼”解字:“象人身而巨首之异物,以表示与生人有异之鬼。其下从人、 、大、 无别。其从人者为《说文》篆文所本。《说文》篆文又从 者乃后世之增繁。郭璞注《尔雅》引《尸子》:'古者谓死人为歸。’《说文》:'鬼,人所歸为鬼。从儿,甶象鬼头,从厶。 古文从示。’殷人神鬼观念已相当发展。鬼从人身明其皆从生人遷化,故许慎所释与殷人观念近似。”

  

(图36a甲骨文'鬼’.图36b金文'鬼’)。与其说甶头是髑髅还不如说甶头是类似于现代的娃娃头、和尚头以及万圣节的吓人面具(包括狼头、熊头等动物头)。

魌头也是由甶头发展而来的。魌qī溪之“醜貌。同'’。见'魌头’” ,郑张尚芳(溪之)khɯ(去其)说文作。《说文·頁部》:“,醜也。从頁其声。今逐疫有去其切”魌头:状貌丑恶的面具。《周礼·夏官·方相氏》:“长蒙熊皮”汉郑玄注:“蒙,冒也。冒熊皮者,以惊敺疫癘之鬼,如今魌头也。”亦用假面作乐舞,以慰死者之魂。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十三尸穸》:“世人死者有作伎乐,名为乐丧魌头,所以存亡者之魂气也。”最初的甶(头)或可视作绷带(或丝绳)缠绕放在额头上的石块或木块而成。一条绷带(或丝绳)由头顶到下颔、一条绷带(或丝绳)经鼻梁、耳朵到后脑。鬼头“甶”可能与缚有关,“甶”可能是由布、绳缠绕面颊、头部而成。新疆尉犁县营盘墓地曾出土过覆盖在尸身头上的尺寸约与尸身头部大小相当的麻质面具,表明最初的甶头面具是由麻质制成的。陈健文《汉代长鼻胡人图像初探》称“2002年新疆小河墓地的发掘无疑是西域考古界的一件大事,出土文物中,有种近乎夸张的长鼻木雕人面像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图1、2、3)。此种人面像原置于棺椁内尸身胸部附近,先前新疆尉犁县营盘墓地曾出土过覆盖在尸身头上的麻质面具,其尺寸约与尸身头部大小相当。但小河墓地所出人面像的尺寸不大(约10×7cm),且置于胸部,故似非面罩。究系宗教性的仪式作法,抑或是墓主生前的肖像,目前无法做出评断,其作用为何至今不明。类似的长鼻造型亦见于另一种木杆形器上之骨雕人像(图5),依据2007年的发掘报告,其碳十四年代数据显示,该墓葬年代最大之可能性是在公元前1650年前1450年之间。”(《欧亚学刊 第九辑》第239-240页)小河墓地出土的长鼻木雕人面像

  

  

(图37a、图37b、图37c)可能就是甶头,它在最初相当于古罗马人保存下来的祖先塑像。这些长鼻木雕人面像中奇特的从长鼻下部到双耳的一缕丝线不仅暗示着他们的主人可能有用丝带束缚压制鼻梁的生长的习俗,而且暗示着这些长鼻木雕人面像可能被戴在脸上。戴这种面具即是鬼也。小河墓地的主人当是古代的鬼方。《辞海》鬼方:古族名。亦称[戈鬼]方、 方、媿氏、鬼方氏、鬼方蛮。殷周时,活动于今陕西、山西北境,为殷周的强敌。殷武丁时曾与殷有三年的长期战争,殷在周的先人帮助下才阻止其侵袭。西周时,仍经常侵扰周的边境。周以后不见于记载。土方:古族名。殷商时分布在殷的西北方。武丁时期与殷王朝有频繁的接触。《辞源》鬼方:殷周时西北部族名。《竹书纪年上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次于荆。”“三十四年,克鬼方,氐羌来宾。”《易·既济》:“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其地何在,旧说不一,近人考谓当在岐周以西,汧陇之间。然小河墓地木杆形器上之骨雕人像

  (图38)之高圆锥帽则表明塞王的存在。如果碳十四年代数据显示该墓葬年代在公元前1650年前1450年之间不假,那将意味着鬼方或塞王部落(或塞种)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就已生活在新疆了。鬼方虽然有可能是在雅利安迁徙大浪潮的冲击之下从新疆移动到山西、陕北的,然而鬲的产生、传播却表明鬲人是土生土长的中原人。

在龙山文化中,曾出土一个玉人头像

  (图39.杜金鹏 杨菊华《中国史前遗宝》彩图“龙山文化玉雕人头像”),出土地是陕西省神木县石峁遗址,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玉人头像高4.5厘米、宽4.1厘米、厚0.4厘米。“白色,具有蜡脂光泽。扁平体,以剪影手法琢出头上有椭圆形发髻的人首侧面形象,团脸鼓腮,鹰钩鼻,口半张,阴线刻出橄榄形目纹,脑后有外凸的弧形耳朵,面颊上钻一大圆洞。头下雕出一短细颈,两面形象相同。”这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表达的正是一个古老而文明的族群。这个族群就是古代乌尔战士。两者具有完全相同的面貌特征:橄榄形目即丹凤眼相同,鹰钩鼻相同,团团脸相同,弧形耳朵即招风耳相同。面部白色,表示他们是白色人种。在面颊下方打了一个大圆洞,借以系带。系上绳索后就成了一个倒挂的头像。倒挂头像意味着这是敌人头像。这个头像大约是系在腰间的。将敌人的头像挂在腰间,为的是将其拴住、束缚住,也折射出斩敌人首级的习俗。人头表示敌人首级还表现在阿兹台克人的头颅柱、埃及鹰钩人头、殷之鹰攫人头和中国古代青铜器虎噬人头图像中。这个团团脸、鹰钩鼻的战士族群很早就到达了中国的陕西,时间在龙山文化时期(没有出土文物的具体年代。河南地区的龙山文化,据碳-14测定约为公元前2800—前2300年),并成为龙山文化的敌人。这个族群(乌尔人)发明了战车,擅长使用战车。纵目镇正是在陕西白水县。所谓纵目在生理上是不可能的,它不过是对丹凤眼的极度夸张而已。这个团团脸、鹰钩鼻、招风耳的特征在闪米特人及其后裔阿拉伯人、犹太人中还很普遍;古代赫梯人(战车的传播者之一)亦具有这种特征并且其丹凤眼更加明显,玛雅人和现代亚美尼亚人也存在这个类型。在现代中国人当中亦能见到这种团团脸特征。高圆锥帽极可能是由闪米特人传播到中国的。

周人短而上翘的下颔

  

  (图40.《中国历代玉器精品100件赏析》025“西周玉透雕龙凤人物饰”)可能就是因为缠绕而形成的。这件玉透雕作品高6.8厘米、宽2.4厘米、厚0.5厘米,1984年陕西省长安县张家坡村出土,收藏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右侧玉人较高但比例小,橄榄形眼,蒜头鼻高高凸起,小口,下颔尖且前伸,头顶盘发螺旋状,脑后有勾云纹凸起,左侧玉人眼为目雷形,顶有发冠,长发披肩并向上卷起来。在凯尔特人地区发现的双头作品

  (图41.Christiane Éluère《凯尔特人的欧洲》第114-115页)的宗旨、精神和西周作品相类似。这件石灰石雕像是20世纪下半叶在罗克佩尔图兹(罗讷河口)神庙中发现的,是南部高卢最重要的雕刻作品之一,以希腊“双赫耳墨斯”的方式刻画了两个头像。凯尔特头像的下颔尖且前伸,这个特征和西周玉透雕作品上的周人下颔非常相似。

【本文于2017年1月14日19:36发表在“张老大”(本人)的博客中,同时自动分享到“杠上花6663”(本人)里。'夭’*prar是一种很特别的跑步状姿势,'夭’状姿势是非常罕见的,目前仅在弥诺斯珐斯托斯宫殿中出土的圆盘(直径6英寸、厚近1英寸,是在公元前1600年以前烧制出来的)上见到这一形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