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耀武下令放跑日寇,杨伯涛在功德林怒斥:你是中国人的罪人

 猫条山 2022-11-17 发布于北京

1948年,王耀武和杨伯涛,在解放战争中双双被俘。这对曾经的同僚,后来在功德林重逢了。他乡遇故知,本该来个拥抱,但这两人可没此想法。

据说,杨伯涛见到王耀武,直接斥责他:你是日本人的功臣,中国人的罪人。这是怎么回事?今天咱们就来讲讲。

功德林战犯管理所

估计有人会奇怪,王耀武和杨伯涛是什么人?为何能在功德林中重逢?毕竟功德林可不一般,虽说是战犯管理所,但这个地方,达不到将军级别的,根本没资格进。由此可见,两人身份必然不一般。

事实确实如此,先说王耀武吧!王耀武1904年出生,山东泰安人。王家只是普通农民家庭,父亲和长兄还早逝。

但王耀武十分争气,在母亲含辛茹苦的培养下,9岁入私塾,20岁考入黄埔军校,成为第三期学员。

黄埔军校旧址

1925年,王耀武作为学生军,参加了第二次东征。虽说这时的他还是个军校生,但在作战期间表现勇猛,足智多谋,很快赢得上峰赏识。

次年毕业后,从排长做起,一步步晋升为连长、团长、旅长。

1934年,已是旅长的王耀武,负责围追方志敏领导的红军。两军遭遇于谭家桥,双方激战过后,红军损失惨重,甚至有一位师长牺牲,一位师长被俘。

王耀武

为了保存实力,不得不战略性撤退。而王耀武也凭这一军功,被提拔为国民革命军51师师长。

全面抗战爆发以后,王耀武也是冲在抗战前线的那一拨人。七七事变后,王耀武率51师开赴上海,参加了艰苦卓绝的淞沪会战。

上海沦陷后,王耀武接着战斗,前往南京参与了南京保卫战。

让王耀武名声大噪的是兰封会战,此战发生在1938年5月,王耀武率部,于河南三义寨附近,重创土肥原之第二师。

兰封会战

1939年6月,王耀武升任74军军长,同年参加了第一次长沙会战。在会战中,他巧妙运用战术,成功收复高安城。

在抗日战场上,王耀武为保卫祖国奉献了极大力量。先后参与了万家岭战役、上高会战、浙赣会战、常德战役、雪峰山战役等等。

凭借战功,不到40岁,就成为陆军第四方面军司令官,还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会员。

抗战胜利后,王耀武率部驻守山东。

蒋介石与王耀武

1948年9月,在粟裕的指挥下,华东野战军发动济南战役,王耀武兵败被俘。

王耀武既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也是当之无愧的抗日英雄。但杨伯涛为何指责他是中国的罪人?其中有何缘由?

杨伯涛1909年出生,湖南芷江人。他家也是普通的农民家庭,为了谋生,杨伯涛17岁参军,参与过北伐战争。

20岁那年,杨伯涛考入黄埔军校,成为第7期学员。1935年又进入南京陆军大学学习。抗战爆发后,杨伯涛以营长的身份,率部开往前线。

在抗日战争中,杨伯涛的贡献也极大。南海战役、平江战役、枣宜会战、雪峰山会战等重大战役,都有杨伯涛的身影。

杨伯涛

1943年10月,时任185师参谋长的杨伯涛,还参与策划了常德会战。而在雪峰山会战中,更是出奇制胜,一举收复山门,成为抗日名将。

抗战结束后,杨伯涛所在的十八军被缩编,而杨伯涛也从师长变成了旅长。解放战争时期,杨伯涛先后在宿迁、大别山等地,与解放军激战。1948年10月,升任十八军军长,参加了淮海战役。

12月,在双堆集战斗中,杨伯涛兵败被俘,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教导队学习。

学习期间,杨伯涛发挥所长,依据多年经验,编纂了《美军战术之研究》,为抗美援朝战争提供了很大的参考价值。

抗美援朝

1953年,教导队解散,杨伯涛这样的高级战犯,被转入北京功德林继续改造。

因为特殊贡献,他未被军事法庭审判,还在1959年时成为功德林第一批特赦人员。在功德林,杨伯涛时隔多年后,再次见到了王耀武。

然而故人相遇,并没有“两眼泪汪汪”。对于王耀武,杨伯涛有很大的不满,主要原因就是雪峰山会战时,王耀武下令让他放开口子,使处于包围圈的日军逃出生天。

杨伯涛执行完这个命令后,当即惹得各路将领不满,认为他放跑了日本人,使得大好局面功亏一篑。

雪峰山战役图

杨伯涛不知如何作答,难道要说是上级的命令?可有人信吗?而且杨伯涛对日寇恨之入骨,他自觉放走了日本人,就是中国的罪人,于是并未辩解。

但对王耀武,自然也没了好感。至于王耀武为何下这样的命令?其实也是上级要求。

雪峰山会战发生在1945年4月,日军为了逼近重庆,拿下芷江空军基地,出动陆军八万余兵力,在空军的配合下,进攻湘西。正是因此,雪峰山会战又称湘西会战、芷江保卫战。

在雪峰山会战中,日军总指挥为中将司令坂西一良,中方总指挥是掌管整个西南部队的何应钦。

而中方会战主力是第4方面军,全军20余万兵力,由王耀武任总司令。除他直接领导的74军外,73军、18军、新6军负责协助,全听王耀武号令,彼时杨伯涛就在18军。

湘西会战中的士兵

杨伯涛出身湘西,芷江侗族人,他率领的队伍里,很多都是侗族同胞。如今日寇打到家门口了,这些湘西男儿能不热血沸腾吗?

所以不管敌军多强大,他们没一个退缩的,誓死要保卫家乡。而杨伯涛率领的第11师,全员美式装备,再加上士气高昂,打起仗来极为勇猛。

杨伯涛的部队如此,其他部队也不遑多让。如国军73军,负责日军右翼的47师团。四千余日军,从4月14日开始作战,到5月2日,不到一个月就被打的四散溃逃。

期间日军只占了几个无关紧要的地方,还很快被反攻并击溃。被73军压着打,日军47师团算是废了。

湘西会战示意图

日军68师团,也在进攻武阳时损失惨重。包括日军主力116师团,全师15000余人,也在中国军队的反攻下,慢慢被赶进不过数里的包围圈。

有的日本兵一看中国军队来袭,顾不上长官命令,直接吓得四散溃逃,连物资、重武器都不要了。

甚至日军主力116师133联防队的营房上,还贴有反战标语,这些士兵们不想再打仗了。

有些心里脆弱的,在战斗之前直接开枪自杀。随着日军反战情绪严重,战事失利, 116师和 47师联合向冈村宁次发了电报,希望日军能够撤退,停止芷江作战。

但冈村宁次不愿意,日本付出这么大代价,怎能说退就退?但又怕战局真的那么不利,于是派参谋长小林浅三郎到湘西查看实情。

小林浅三郎

小林浅三郎从南京出发,到达湘西的时候,中国的反攻已进行的热火朝天,形势对日军更加不利了。

1945年5月6日,日军截取了蒋介石发给何应钦的电报。蒋介石在电报里称,湘西会战日军已势成弩末,让何应钦积极反攻。

与此同时,小林浅三郎也回到南京,向冈村宁次报告了前线情况。这下冈村宁次不得不信了,日军116师在10日接到了撤退电报。

得知可以撤退后,116师高兴不已,立刻往洞口方向撤。

发觉日军动向,王耀武当即下令进攻洞口、山门。这俩是日军撤退的要道,只要守好了,日军就是想走也走不了。

行军的日军

中国军队明白的事,日军自然也明白,所以在争夺这俩地方时,真的是不计代价了。而杨伯涛率领的11师,负责的就是山门。

山门除是交通要道外,还是物资、兵源集散地,日军的骡马辎重联队就在这里。如此重要的位置,防守程度可想而知!

但湘西是杨伯涛的故乡啊,也是他队伍里很多官兵的老家。为了消灭日寇,保卫家乡,整个11师完全不遗余力了。

在攻打山门时,他们悍不畏死,一声令下,该冲锋的时候绝不含糊。一时间,枪炮齐鸣,战火连天,经过一番激战,山门终于被拿下了。

湘西会战中的士兵

尽管日军声嘶力竭地求援,但派来支援的部队,一看杨伯涛军队那个气势,直接吓回去了。所以山门这个地方,还是落到中国军队手里了。

之后,杨伯涛趁胜追击。令两个团沿黄连莲江东上,一个团从洞口方向追击,还有三个团守在石下江。

当时的衡贵公路,就在石下江,它是日军撤退的唯一交通线。守好这个线路,日军就成了瓮里的鳖,想撤退是难了。

湘西会战中行进的中国军队

与此同时,洞口也处于74军58师的反攻下,不过因是日军主力所在地,所以一时半会的没拿下。而国军其他部队,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对日军形成合围之势。

眼看形势一片大好,杨伯涛准备率领众官兵大干一场。偏偏这个时候,他接到了军长胡琏的命令,让他撤离石下江的三个团,集中全力攻击日军侧面。

杨伯涛觉得奇怪,明明严守石下江才能对日军形成合围之势,为何要挪开一点呢?这不是放走日军吗?

胡琏

不过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杨伯涛还是下令,撤离了石下江部队。与此同时,负责围攻洞口的74军暂6师,也在王耀武的命令下,停止进攻,暂时休整一天。

而日军116师团就趁着这个机会,从洞口往石下江后撤。

5月12日,74军休整一天。13日进攻洞口时,发现日军没什么抵抗之意,不过5个小时,就完全收复了洞口。

而日军的8个联队,也如雪山崩塌般往东撤退。此时已是夜间,74军暂6师立刻追击,却只遭遇了日军殿后联队的阻挡,其他联队已逃之夭夭。

图文无关

之后,国军对湘西境内的日军进行了清扫,而日军残留部队也想方设法撤退。到6月1日,日军各部撤退完毕,至此,长达55个昼夜的雪峰山山会战,算是宣告结束。

杨伯涛收复山门,占领石下江,促进了雪峰山大捷。

此战之后,他一举闻名天下,深受蒋介石器重。但参与雪峰山会战的其他各路将领,心里作何感想?

杨伯涛确实居功甚伟,但他把石下江打开一条口子,让日军从这跑了啊。大家流血流汗形成的合围之势,就这么被突破了。

洞口县江口镇的湘西会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杨伯涛干出这样的事,其他将领怎能满意?因此对他是纷纷指责。杨伯涛能怎么说?难道说是领导的命令?再没脑子的人,也干不出这种事啊!

只要他还在国军部队里混,那就不能说出实情,只能自己背这个锅。

杨伯涛觉得气闷,可再一想,下命令的是他,放走日军的也是他,他背这个锅不算亏。

与此同时,杨伯涛认为,命令自己这么做的胡琏和王耀武,同样难辞其咎。放走日本人,大家都是中国的罪人。

功德林战犯管理所

所以八年后,当杨伯涛在北京战犯管理所,再次见到王耀武的时候,并没有故人重逢的喜悦。据说,杨伯涛直接斥责王耀武,说他是中国人的罪人,日本人的功臣。

王耀武听后也没反驳,他知道这件事做的不对,但他是奉了上面的命令。杨伯涛呢,则是奉了自己的命令,所以这件事和杨伯涛无关。然而做了就是做了,哪是一句“无关”就能撇清的?

杨伯涛面无表情地回复,我当然要负责任,放开口子,最后还是我的命令。如此看来,我们这些人,都是民族的罪人。

何应钦

王耀武说是奉了上面的命令,这个上面又是谁呢?第四方面军参谋长邱维达,在他的回忆录《沧桑集》里,提到了这回事。

当年邱维达接到王耀武电话,王耀武转达了何应钦的意思,希望尽快结束湘西会战,必要时在洞口附近放开一个口子。

邱维达一听这事就极力反对,眼看要大获全胜了,何必给日本人留个逃生通道呢?

后来何应钦还亲自给邱维达打电话,希望他能够全面考虑,还指出军事要配合政治。于是乎,这件事最终成行,杨伯涛接到命令,撤离了石下江。而这,也让杨伯涛耿耿于怀了一辈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