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重温——《黑三角》

 鲸鱼腹 2022-11-17 发布于广东

  周日,拿着遥控器不经意的浏览节目,忽然看见熟悉的电影画面,脑海立即跳出了《黑三角》,于是晓有趣味的在电视机前重温了一遍。这是少时印象相当深的一出电影,讲的是公安战士与国外派遣及暗藏的特务进行斗争的故事,反特片跌宕起伏的剧情,对当时的我很有吸引力,后来还买了影剧版连环画,也一如其它小人书,翻得烂熟。

  现在看当然与三十年前的着眼点不一样了,首先是一看到几个外景镜头,立马就意识到是在哈尔滨拍的,而以前就根本不会去关注这个。很多的抗洪纪念碑镜头,很多的松花江边,还可以认出对面的太阳岛来。居然还有泳衣的镜头,于秋兰的扮演者刘佳时年18岁,身着游泳衣走在前面,身后是一大群比她还年轻的女孩,每人都穿着鲜艳的游泳衣,脸上难掩兴奋和朝气。文化宫的段落也有紧身体操服出镜,查了一下,电影是摄制于1977年的,确实已经有了不少清新的气息。

  看到于秋兰在文化宫唱歌,觉得真漂亮,歌曲也很熟悉,也动听,一查,原来就是李谷一的《边疆的泉水清又纯》,这支歌的首播就是在《黑三角》。男一号石岩当然也很帅了,从名字、外貌、气质、台词都充满那个时代的特征,看到这些公安战士的白色制服和红色领章就勾起怀旧的情绪,那会儿的警民关系确实很鱼水。

  看到卖冰棍的于黄氏也非常亲切,当然她是特务,应该警惕,但对她的小推车,对那些纸片儿包着的冰棍也的确相当怀念。我很遗憾现在为什么没有了那种冰棍,包括纯冰棍、红豆冰棍、绿豆冰棍都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是牛奶、巧克力、杂果之类的冰棍,但滋味远没有儿时的好。

  剧中的文字及剧后的演员名单,出现了许多第二套的简化字,查了一下,“二简字”是1977年年底才颁行的,当年摄制的这出电影可算是先知先觉,反映了电影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宣传阵地。从甲骨文到楷书,汉字的演化过程其实就是不断简化的历程,从钱玄同等的提出到1935年教育部的正式公布,以及后来建国初的国务院方案,都有一条重要原则,叫述而不作,就是选择社会上已经比较通行的,而不另造,但“二简字”显然违背了这条,生造得太狠,结果反而不能持久。

  另外还有一个场景,是石岩在江畔餐厅和特务接头,觉得这餐厅环境还是很时尚,有白色的餐桌布,几样小菜,还有啤酒,但啤酒没有标识,看来当时哈尔滨啤酒是错失良机,反而是白猫香烟在电影中屡屡出现,不知当时电影有否植入广告一说。我小时是不知道啤酒的,当时我们镇上流行的是汽酒,84年到北京的时候才接触到扎啤。

  电影中街头的象棋档也让人亲切,当然现在偶尔还能看到,但我们这边的棋子棋盘远没有北方的大,记得有次在乌鲁木齐街头,见到碗口大的棋子,十数档摆在街头,真是蔚为壮观。说起这个,想起中国象棋居然改名叫世界象棋,真是让人失笑,其气概与中国足球把甲级联赛改名超级联赛相比,堪称一时瑜亮!

  2013-10-24

  (补记,40多年后,于秋兰,也就是刘佳,在《你好!李焕英》中饰演了中年李焕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