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苦等200多年,达曼人终于加入中国国籍,如今家家户户挂五星红旗

 城北十五里666 2022-11-17 发布于北京

2016年6月2日,一名叫做巴桑的士兵带着红色的涂料,为中国西藏边界51号界碑上“中国”二字填色。

涂色完毕,他情不自禁地抚摸着界碑上还未干的“中国”二字,眼中噙满泪水。

文章图片1

巴桑

年轻的小战士巴桑来自于西藏日喀则吉隆县吉隆村,他们是生活在雪山脚下的达曼人。自有记忆开始,他们整个民族一直徘徊在西藏和尼泊尔的交界地带,成为流浪着的“东方吉卜赛人”。

在2003之前,他和他的父母并没有想到,流浪已久的族人居然能在中国的庇佑下安稳定居。

为什么加入中国国籍对他们来说如此重要?从历史上看,达曼族的先祖能属于中国吗?如今距离他们加入中国国籍已过去近20年,他们的生活有什么改善?

文章图片2

居无定所

在喜马拉雅山下,尼泊尔和中国接壤的地带,达曼人居住在这里。虽然讲着藏语,穿着藏袍,却他们并不属于中国人。

他们从尼泊尔附近而来,没有自己的国家和固定的居住地点,大部分时间都在挤压、流浪和歧视中度过。

他们虽然信奉佛教,却不如尼泊尔和藏族虔诚。在两百多年特殊的流浪中,达曼人不被尼泊尔所接纳,也没能融入藏族同胞的生活。

文章图片3

达曼人没有属于自己的国籍,无法享受国家居民的权益。别说读书识字,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和房子,连正常的生存都难以维持。

当时,好一点的家庭会在空地上盖一座房子。但这些房子面积极小,最大的不过40平方,要容纳一家人的生活,而最小的房子不过十几平米。

在之后的统计数据里,拥有房子的达曼人人均居住面积只有2.4个平方。

这都是好的情况,更多的达曼人家庭凭借自己的收入,无法建成属于自己的房屋。

他们没有粮食和钱币,无法被当地人所接受。高原温差极大,无法呆在野外席地而睡的达曼族人只能寄居在藏民家中。

文章图片4

那时候的西藏人民生活也是十分艰辛,于是更多的情况是达曼人裹着破旧的袍子睡在牛羊圈里,借着牲畜的身体抵御夜间的寒风。

如此恶劣的条件,对达曼人来说却是极其难得的。虽然又苦又累,但好歹能在空茫的天地之间,有个落脚的地方。

他们帮着寄居的那户人家种庄稼、放牧、打杂,用力所能及的劳动换取居所。

男人们用宽阔的后背背上沉重的柴火和器具,女人们也出门在外做些需要的杂活。

在西藏农奴制改革开始之前,西藏地主阶级的压榨和迫害,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达曼人也苦不堪言。但在民主改革后,由于计划经济的实施,达曼人也能从政府手中领到属于自己的那部分粮食。

文章图片5

相比于曾经百年来吃不饱穿不暖的流浪生活,这样的日子对他们来说,无疑是稳定且安逸的。

但好景不长,市场经济开始后,他们便没了稳定的粮食供给。

在不需要帮主人家的忙时,他们就会去没有人的地方,开辟出一块小小的、能够解决全家人温饱的土地。

他们人数少,又缺乏祖辈们流传下来的经验,耕作起来相当困难。

文章图片6

这就相当于靠天吃饭,一次冰雹,一次寒风的侵袭就能使得整片土地颗粒无收。

但达曼人自流浪开始就在与自然的斗争中,他们形成了独属于自己民族的乐天派精神。

他们为了能够和周边的居民和平相处,选择了西藏和尼泊尔人民都信仰的佛教,作为本民族的宗教信仰。

有意思的是,他们将自己民族天然乐观和浪漫的性格,融入到对佛教的理解中。

和会“磕长头”去拉萨朝圣的藏族人民不同,他们对佛教的信仰更为随意。他们不避杀生,也不被佛教中的条条框框所拘束,很多时候并没有将佛教的教义看作是能够拯救他们的解药。

文章图片7

他们对仪式看得很淡,佛教的节日在达曼人眼里,就是聚在一起载歌载舞的日子。风餐露宿过于艰苦,他们乐于在生活的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点甜味。

佛教的神灵忌生杀,但他们往往在“达晒节”到来时,会用打获的猎物血肉来献给菩萨。以此来庆祝新的岁月和征程,祈祷着来年不会过于艰苦。

可能是因为在流浪中,将身心都赋予了自然,他们对死亡的态度也很随意。达曼人死亡后,往往会选择“水葬”的仪式。

和其他信奉水葬民族的仪式不同,他们不会去找高僧超度念经,为亡灵准备新生。他们只用找一个能看日子的人看看天象,定下日期就好了。

文章图片8

为了维持生存和子孙繁衍,达曼人不会和大部分民族一样讲究伦理,也不会有三纲五常的约束。往往三代以后,他们的族民就能正常通婚,同族的兄妹也能结成夫妻。

达曼人常年为寄居的家庭劳作,生下孩子后都会让他们自由生长。没有老师和父母的教育,他们所思所感,大部分都来源于自己的所听所见。

直到1959年,西藏废除了农奴制,被压迫的西藏人民成为自己的主人。

围观西藏人民获得新生的达曼人看到这一切后,无比羡慕,他们也希望能有人能救自己于水火之中。

文章图片9

他们面前其实有两个选择,成为尼泊尔人,或者成为中国人。

几乎所有达曼人都同意加入中国,因为在他们眼中,他们是被尼泊尔“抛弃”的人。

先祖是谁

达曼人有着和藏族不一样的面孔。虽然因为太阳和紫外线的侵扰,他们的皮肤呈现棕黑色。但在他们的面部轮廓上,却依稀可以辨认出白人的血统。

更为奇特的是,他们的眼睛是一汪如纳木错湖水一样的蓝色。

文章图片10

据达曼人老人所说,他们来自尼泊尔,但是却被部落所抛弃。

提起那段历史时,达曼老人脸上挂满了失落:“他们那边不要我们了。”

关于这段历史,有一种说法是他们可能来自于喜马拉雅南麓的一个小部落。

那里常年被冰雪覆盖,所种植的农作物难以存活。无奈之下,首领只好带着族人抛弃故土,往更宜居的地点迁徙流浪。

但根据专家和学者的考察,以及流传在达曼人之间的传说,另一种说法更让人信服。

文章图片11

1791年7月,清政府统治时期。尼泊尔廓尔喀王朝向西藏发动侵略,意图夺取清政府在西藏的土地。

那时的清政府兵强马壮,乾隆皇帝听闻尼泊尔的袭击行动后勃然大怒,让多次率兵出征的福康安领兵出战尼泊尔。

福康安从西藏出发,率领部队一路向西,跨过喜马拉雅山将廓尔喀大军击溃。

他驱马直入尼泊尔境内,在如今的加德满都迫使廓尔喀投降,让廓尔喀首领发誓此后永不来犯。

文章图片12

乾隆皇帝

这无疑是一场胜仗,但福康安没有发现,他的一部分士兵因为种种原因在西藏边界迷了路。

他们有的坠入谷底,有的落入深渊,幸存下来的那一部分靠山中的野果和小兽充饥。

但很多士兵都不是藏族本地人,大部分来自于平原地区,无法适应山林中的恶劣环境。稍微着凉感冒,就是在跨越鬼门关,最终活下来的只有百来个人。

幸存者跨越山岭来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后,像是桃花源中的居民不知今日何时。

刚开始失踪的骑兵们语言不通,和周围的居民无法沟通。但逐渐,这些失踪的无法回家的骑兵们和当地人渐渐融合,娶妻生子繁衍后代。

文章图片13

他们的子民从部落中分离出去,形成一个新的部落和民族。

根据之后的记载和翻译,“达曼”二字在藏语中是“马背上的士兵”的意思。所以达曼人很有可能就是当年,在清军征伐廓尔喀时失踪士兵的后代。

而历史记载中,达曼人擅长打铁,又为这种说法提供了辅证。

藏族对刀具和铁具需求量极大,由于历史和习俗,没多少藏族人愿意去干打铁的活。于是除了在帮寄居的主人的农活外,达曼人还以打铁为生。

这也是他们一直融入不了西藏和尼泊尔的原因之一。因为在这两者看来,本地人应当是不会打铁的。

文章图片14

达曼人就这样在夹缝中一代又一代地熬到了2003年。

这一年,在中国境内的近两百达曼人经过多年的申请和呼唤,终于加入藏族,成为了中国公民的一员。

加入藏族

其实早在1956年,在中国和尼泊尔的一项协议中规定:

“凡居住在西藏,其父母具有中国国籍和尼泊尔国籍的人,年满十八岁就可以自由选择中国国籍或尼泊尔国籍。如选择中国国籍,就等于自动放弃尼泊尔国籍。”

文章图片15

在这个时期,一部分混居在藏族中,嫁给藏族的达曼人后人就已经加入到了中国国籍。而剩下的不符合要求的达曼人,在2003年也入籍中国。

让他们更加意想不到的是,国家和政府特意拨出一块土地,来给他们建上崭新的房子。

2004年,在吉隆县政府的帮助下,达曼人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从党委那里拿到了钥匙后,他们一家家迫不及待地打开房门,眼前的一切让曾经饥寒交迫的人们不可置信。

崭新的藏式木柜、打开开关就能喝到的自来水、还有头顶明亮的灯光。

文章图片16

“这些还有这些,都是国家给的,都是国家建设的。”

哪怕在几年后,面对记者的镜头,他们都不好意思地笑着说道。

2004年,政府为他们购买了家具,又根据当地人民的特色,分配了牛羊牲畜和农具。不仅如此,还解决了孩子的上学问题。

在小时候的流浪中,达娃常常羡慕那些可以背着书包上学的藏族小孩。但达曼人的生活连家庭解决温饱都成问题,没有户口的达曼小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崭新的书本和纸笔。

文章图片17

“我们那时候生活非常艰难,一天就五六块钱。想上学因没有户口,上不了学。到现在我也认不得字。因此,很多人看不起我们。”

达娃的心声也是很多达曼族孩子的心声,极为重视基础教育的中国,让这些渴望读书的达曼孩子进入到学校中学习知识。

两百多年内从未接触书本的达曼小孩,在短短几年内从学校毕业,大部分孩子前往当地的大专院校学习专业知识。

而有更多的孩子,纷纷投笔从戎,为中国现代化军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的支撑。巴桑就是其中的一员。

文章图片18

2015年的地震中,他亲眼看见人民解放军从摇摇欲坠的废墟中背出苍老的、无法行走的阿婆。

自此,人民解放军的身影根植在巴桑心中,危难之时不顾自己生命也要救人的精神让他将军人当成自己的偶像。

第二年国家在达曼新村征兵时,巴桑应召入伍,成了解放军中的一员。他和同村的两个兄弟,为国家的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博大的胸襟和宽广的胸怀,接纳和吸收了流浪在外的达曼人。正所谓,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达曼人在他们生存的土地上,捡起了昔日的老手艺,为藏民同胞们修制铁具。

文章图片19

周围藏族同胞生活中所用的铁质器物,锅碗瓢盆等,大多数都出自于达曼人之手。

他们技艺精巧又极擅打磨,短短几个小时就有新的工艺品出炉,制物往往一出炉就会被一抢而空。

不仅如此,走过磨难的达曼人还极其喜欢和汉族人交朋友。有很多达曼姑娘,都嫁给了前来吉隆附近务工的汉族人。

大部分的达曼人,都在新生活中融入了当地的群体中,和藏族同胞一起建设他们如今的家乡。

文章图片20

在他们心中,国家的团结和统一是他们奔向新生活的基石,也是不可撼动的决心。也正是因为秉承着对中国的感谢和敬仰,他们在中国为他们修建的住所处,全都插上了五星红旗。

红色,是希望的颜色。相信凭借着达曼人的努力,不久之后,他们能在这片土地上能够开辟出繁衍生息的土壤。

对此,各位读者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