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收复台湾始末:和平谈判、武力攻台、澎湖血战、攻心迫降

 张发禄6ad0cxkx 2022-11-17 发布于青海

历史上三次收复台湾

在我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收复台湾的行动,依照时间顺序分别是:

  • 1662年,南明将领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 1683年,康熙命福建水师攻台,水师提督施琅以武促和,迫使延平王郑克塽投降,两岸统一。
  •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国民政府光复台湾。

作为反清复明的代表人物,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本意是为了建立一块对抗清廷的根据地。但从客观效果来看,郑成功对台湾的收复,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使得台湾正式成为了中国的神圣领土。

如果没有郑成功,则台湾很可能成为一块无主之地,被西方殖民者永久侵占。从这个意义来说,郑成功被称为民族英雄,当之无愧。

1945年10月25日,国民政府委派陈仪将军为受降代表,在台湾接受日本第10方面军司令安藤利吉的投降。这一仪式,标志着被日本强占50年的宝岛台湾,再次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台湾的光复,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成果之一,为台湾作为中国固有领土,外国势力不得染指,提供了坚实的法理依据

从性质上来看,这两次台湾收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抗击外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义行动,是无可争议的。

康熙朝对台湾的收复,性质上则要复杂一些,可能也更具有现实意义

文章图片1

民族矛盾与军事对抗

1644年,镇守关宁防线的吴三桂投降清军,并在“一片石”之战中重创李自成,为满清进入北京,执掌国器扫清了最大的障碍。清朝,也正式加入了中华王朝的序列。

在这样的形势下,忠于大明,或遵奉汉族为正统的军民,在南方组织了多支反清武装,郑成功的部队便是其中之一。

在当时汉人的眼中,把满清入关当成外族入侵看待,是可以理解,也是合理的。

然而如果从文化统一及民族融合的视角来看,满族入主中原,与荷兰、日本等殖民者的侵略,有着本质的区别。

  • 有史以来,华夏族和北方各民族之间,既有武装冲突,也有互利合作;既有领土争端,也有民族融合。其中的恩怨是非,很难掰扯清楚。双方更像是相爱相杀的表兄弟。
  • 在与汉族的交往中,满州人加快了从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的进程。在这个进化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满州人对汉文化的认同与学习的过程。清朝取得政权后,总体上实行的还是汉族的制度,遵奉的还是汉族的文化
  • 满族人在辽东崛起之初,其民族政策简单粗暴,就是掠夺与奴役。但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再到顺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满清执政者已经具备了领导国家的素质,即:愿意为国家与民众的利益,承担责任和义务。到了康熙朝,绝大多数汉族人是认同清王朝政权的。

综上所述,清王朝的建立,实际上是历史进程中的又一次民族大融合,也最终促成了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的模式存在。

在这个意义上说,清王朝与南明反清武装的对立,是国家内部矛盾;郑成功割据台湾,是国家内部政治理念的对抗

文章图片2

性质的转变

郑成功占据台湾与清廷对抗,被定义为国家内部矛盾,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即:双方都将台湾与大陆看做一个国家的整体,都立志于实现祖国的最终统一

然而这个前提条件,在其后的岁月中,悄然发生了变化。

收复台湾的第二年,郑成功因病去世,年仅39岁。郑氏集团内部叔侄争权,内讧不断,最后郑成功的长子郑经打败了叔叔郑袭取得了台湾的控制权。

虽然郑经仍然遵奉明朝为正统,但当时大陆的反清势力已然式微,再加上永历皇帝与郑成功相继去世,政治上失去了号召力,台湾逐渐成为了没有目标纲领的海外武装。

1669年,刚刚亲政的康熙,派刑部尚书明珠进入福建,主持与台湾的议和事务。此次议和,康熙带有很大的诚意,表示封郑经为藩王,允许其世代守护台湾

但郑经并不满足,提出:台湾要效仿朝鲜,做为清朝的属国,称臣纳贡

这一提案遭到康熙的断然拒绝,康熙答复说:朝鲜本就不是中国的领土,但你郑经则是中国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此次和谈不欢而散,而郑氏集团据守台湾的性质,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由政治理念的斗争,变成了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

文章图片3

和平统一与武力准备

“三藩之乱”是康熙朝的心腹大患,牵扯了清廷的全部精力。这一时期,大陆与台湾之间虽然也屡有冲突,但范围始终控制在大陆沿海及金厦、澎湖一带。台湾本岛享受了十几年难得的安逸祥和。

但康熙始终没有忘记台湾这座悬于海外的岛屿。随着三藩逐一平定,在平定三藩之乱中屡建奇功的姚启圣,被派往福建做总督,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武力统一的坚定支持者姚启圣,也不负“君恩”,到任两年便出兵攻克海澄,收复金厦,迫使台湾军队只得退守澎湖。

“以武促谈,争取和平统一”,是康熙一直坚持的对台政策。看到取得战果以后,康熙再次做出了和平统一的努力,他命令姚启圣主持与郑经和谈。

但郑经的条件并未发生变化,即:“请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奉朝廷正朔,受朝廷封爵。”

康熙也继续坚持底线,答复郑经说:“台湾人皆闽人,不得与琉球、高丽比。”

谈判再次无果而终,武力统一势在必行。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郑氏家族经营台湾将近20年,台湾岛兵精粮足,固若金汤。要想武力攻台,就要做细致周全的战争准备。在这一点上,姚启圣居功至伟,他提出的一系列举措和建议,为国家的最终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剿抚并用,分化瓦解

上任伊始,姚启圣就向康熙提出了“剿抚并用,分化瓦解”的战略主张。一方面,姚启圣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向台湾施压,另一方面,以高官厚禄招降台湾将领。

据不完全统计,战略实施以来,先后有陈士恺、郑奇烈、朱天贵等台湾名将,以及5万多名官兵向清廷投诚。双方实力此消彼长。

二.组建强大的水师

满州人善于骑射,却不善水战。清王朝建立以后,国家虽然也有水师编制,但大多游弋于江河湖泊,维护内河水道的治安。海战,清朝水师是非常业余的。

为此,姚启圣奏请朝廷,委派重臣专职水师提督,重视水师的建设。康熙采纳了姚启圣的建议,调拨水军万人,战船百余艘,又从湖广调来新式西洋火炮。一支强大的海军,悄然成型。

三.恢复沿海经济

为了制约台湾获胜战略资源,及对沿海的袭扰,清朝曾经施行“迁界禁海”的政策,将台湾离岛及沿海地区的民众迁往内陆,封禁海疆。

这个政策实际是一把双刃剑,固然给台湾的经济造成了影响,但大陆沿岸也是十室九空,荒芜人烟。

姚启圣认为,武力攻台,离不开沿岸及离岛民众的支持,而富庶的沿海经济,也能为武力攻台源源不断地提供战略物资。于是建议朝廷废除“迁界禁海”的政令,大力发展沿海经济。

这一建议得到康熙的批准。

四.举荐人才

兵精粮足,船坚炮利,是海战的基础。但深谙海战规律的优秀统帅,则是海战能否胜利的关键。

而清廷正好有一位被闲置多年的资深海战专家,此时不用,实在是暴敛天物。于是姚启圣联合大学士李光地联名举荐施琅出任福建水师提督一职

至此,施琅,这个统一台湾最为关键性的人物,隆重地走上了历史的台前。

文章图片4

万事具备

施琅本是郑成功父亲郑芝龙的部将,曾随郑芝龙一同降清。但不被清廷信任,过着寄人篱下、忍气吞声的生活。顺治五年,施琅再次反清,又成为了郑成功的部将。

施琅这个人不善于迎奉上司,而且傲慢跋扈,郑成功很不喜欢他。虽然在对清作战中屡立战功,郑成功却刻意不肯提拔,施琅积怨很深。

后来施琅借故杀了郑成功的一名部将,导致双方彻底撕破了脸,郑成功以此为由诛杀了施琅的父亲和兄弟。施琅侥幸逃回了大陆,再次投降大清。

依据史料来看,康熙对施琅的海战才能是认可的,也曾数次命其带兵与郑经作战。但由于武力攻台的时机一直不成熟,为避免施琅复仇心切,多生事端,所以大多数时间里,施琅都被赋予了闲职,无所作为。

1681年,郑经去世,冯锡范与郑哲顺发动了东宁之变,绞死了郑经长子郑克臧,拥立次子郑克塽即位。台湾岛陷入政治内斗,人心惶惶。

1682年,眼见攻台时机成熟,康熙批准了姚启圣的举荐,任命施琅出任福建水师提督。

赴任后的施琅废寝忘食,整船练兵,督造器械。历时8个月的准备工作,福建水军万事俱备,只待一声令下,便可万舰齐发,决胜海疆。

然而就在这个档口,施琅和姚启圣之间,却发生了一场意想不到的龃龉

说起来,姚启圣对施琅有举荐之恩,双方并无私怨。两人的争端源于攻台时间的分歧。姚启圣认为应当在冬春时节,利用北风进攻;而施琅则坚持应在夏至时节,利用南风攻台。

二人争执不下,官司一路打到了康熙的龙案前。

施琅首先向康熙上书,要求“专征”之权,就是说打仗的事情我说了算,不要别人干涉。

姚启圣知道之后急了,史书上说他“心中如焚如溺”,也上书康熙,要求“同征”,也就是共同决策。

起初朝廷是倾向于姚启圣“同征”的。你施琅“专征”?开什么玩笑,军事大权全归你一个降将,谁敢保证你不是第二个郑经?

但两人的争执愈演愈烈,施琅通过“密折专奏”的特权,把奏章直接递给了康熙本人,表示:绝不跟姚启圣一起领兵,建议自己负责打仗,姚启圣负责后勤

姚启圣也不示弱,说自己“惊异欲死”,“宁愿死于海”,也要“与施琅戮力同心,剿灭郑氏集团”。

最后姚启圣表示,实在不行,自己就与施琅各自带兵出征

大战在即,将相失和。面对这种情况,康熙也傻了眼。为避免贻误战机,经过再三思忖,康熙决定采纳施琅的建议,委屈一下姚启圣。

施琅如愿地成为了攻台战役的全权总指挥。然而,权力和风险是同时存在的,此战若有闪失,施琅也将万劫不复。

文章图片5

自古知兵非好战

1683年7月8日,福建水师2万余人,在施琅的率领下驾乘200余艘战舰,浩浩荡荡直扑澎湖列岛。

而台湾名将刘国轩早就率领精锐水师,在澎湖列岛严阵以待,整个澎湖列岛“缘岸筑短墙,置腰铳,环二十余里为壁垒”,固若金汤。

惜言如金的史书,并没有刻意渲染战役的惨烈。但对几名参战将领经历的描述,仍可带领我们走入澎湖海战的战火硝烟,一窥端倪:

  • 总兵朱天贵,率十二艘战舰冲入敌人用战船构筑的堡垒,奋力焚烧敌舰,杀伤敌众。不料身中流弹,仆倒于地,仍然大呼杀贼,最后以身殉国。
  • 游击兰理,小腹受伤,肠子流了出来。兰理将肠子塞进腹中,用布匹扎紧,而后继续率军进攻。
  • 就连最高统率施琅,右眼都负了创伤。

澎湖血战,打了7个昼夜,终以福建水师的大胜而告终。此役共击沉台湾军舰159艘,歼敌1万2千余人。刘国轩仅率31艘战船撤往台湾本岛。

澎湖失利的消息传回台湾,在岛内引起了极大的恐慌。从郑克塽到普通军民,惶惶不可终日。

然而就在此时,施琅却停止向台湾岛发起总攻,而是安抚被俘的台湾兵将,给伤者医治。随后,施琅给这些人发放钱粮,释放回了台湾。

回来的这些人,在岛内大肆宣扬清廷的招抚诚意,台湾民众“莫不解体归心,唯恐王师之不早来《海上见闻录》”

仗打到这个份上,台湾也实在无力支撑了。7月27日,郑克塽、冯锡范等人向 清军献表纳降,割据二十年之久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此次攻台战役,有两件事情值得一提:

  • 姚启圣并没有因与施琅的不和,而消极怠工。他尽心尽力为战役筹措粮草物资,任劳任怨,是此次战役重要的幕后功臣。
  • 施琅并没有因私仇报复郑氏家族,他说:台湾刚刚依附,一旦发生杀戮,很可能引发新的反叛。我忍受着心中的伤痛,优待仇人,是因为国家利益为重,不取因私废公。

古人说“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康熙收复台湾的始末,恰如其分地诠释了兵者的意义:

以最大诚意争取争端和解;以万全准备迎击一切挑战;以雷霆手段震慑跳梁宵小;以广袤胸襟接纳归家游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