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奶引:16岁时因长得太美出现在1元纸币上,如今怎样了?

 云语禅心 2022-11-17 发布于河南

1987年正式发行的第四版人民币,很多人至今都记忆犹新。

这一版纸币背面是中国的名胜古迹,正面则是各个民族的人像。

其中一元人民币上,有一个美丽的侗族姑娘的侧脸。

她就是石奶引,曾是寨子里有名的一只花。

在她16岁的时候,外出赶集,因为当时长得很美,偶然吸引了一个画家,从此她就被定格在了纸币上。

如今,时光穿梭,已经61岁的她现在怎么样了?

文章图片1

画像奇遇

1978年的一个晴天,微风和煦,万里无云。洛香镇的集市早早开市,商贩们都想趁着今天的好天气多挣点钱。

在集市攒动的人群中,一个16岁的年轻姑娘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

这个姑娘明眸皓齿,笑起来眉眼弯弯,挺翘的鼻子,无论谁看到都要称赞一声漂亮。

文章图片2

姑娘正在和旁边同村的伙伴聊天,突然感觉有人在后面拉了她一把。

她吓了一跳,疑惑地转回头看,却是一个完全不熟悉的中年男性。

这个中年男子脸上挂着笑,用手指指她,又指了指自己拿着的画板,意思是想给她画一幅画。

文章图片3

姑娘看明白了他的意思,虽然心下有点疑惑,但还是按照他的要求脸朝着侧面站好。

男子看她站好了,就拿着画板开始给她画。

不知道等了多久,姑娘有些着急了,她还想和伙伴们一起多逛逛集市。

文章图片4

正在这么想的时候,男子终于抬起头放下了笔,看看她,又看看画板,长舒一口气,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姑娘也如释重负,泯然一笑,跟男子摆了摆手,就赶忙去找她的伙伴们了。

除了那个中年男子,姑娘和谁也没有提起过,只是把这件事当成了一个生活中的小插曲。

文章图片5

1987年4月27日,第四套人民币在中国正式发行,纸币的正面画着各个民族的人像,包含着中国民族大团结美好愿景。

而其细致的作画和纸币上各个民族代表性的花纹,也引来了不少人的研究。

在这套人民币中的一元纸币上,其中一个人像梳起来的发型只有庆云地区的侗族人才会,耳环也是只有侗族人才戴。

但在那个年代,要凭着一个侧脸人像找人有如大海捞针,想要拍照留念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文章图片6

直到2010年,这件旧事又被人重新提起来。

说这个一元纸币上的头像其中之一,是他们村的一个人。

当地政府听到了消息后,赶忙组织人去找。

在仔细询问了本人和周围的朋友后,政府才确定,那个一元纸币人像,正是当年被叫住画像的侗族姑娘——石奶引。

文章图片7

平凡的生活

石奶引原名石婢学,1961年出生于庆云镇的寨锦村。

她家里有六个孩子,身为老大,石奶引早早地开始和父母一起劳作养家。

她每天起早贪黑,只想着可以让父母的负担减轻一点。

13岁,她放牛、做饭都已经会了,还能跟着父母下地干活。

14岁,就能自己独立织布、染布、做衣服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一点不差。

文章图片8

活泼美丽,又勤劳能干的石奶引,从小就很热心。

她织了一手漂亮的布,吸引着很多慕名而来的小姐妹,大家纷纷踏破门槛前来找她学技术。

而她也毫不吝啬,不收取任何好处,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遇到学不会的更是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教。

于是她结交了一帮交心的小姐妹。

文章图片9

时间就在她劳作的一早一晚中过去,等回过神来,石奶引已经16岁了。

16岁初长成的姑娘,五官比小时候更开阔、明媚了一些。

她已经出落成了一个落落大方的美丽姑娘,吸引了不少爱慕她的小伙子。

她的脸上洋溢出来一种淳朴与光芒也吸引了一个人的目光。

文章图片10

候一民

当时的候一民为了设计第四套人民币,已经在西南考察了三年。

这三年里,他的足迹踏遍西南的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寻找符合自己心中设计的形象和装饰纹样。

1978年的一天,候一民踏上了洛香镇的土地,这一天正好赶上了洛香镇赶集,集市会有很多附近村镇的人赶来逛。

候一民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他觉得自己说不定能在集市找到自己给一元纸币上的设计形象。

文章图片11

功夫不负有心人。

候一民在集市上到处寻找素材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一个明媚的笑脸。

那张笑脸的主人在和她的朋友聊天,在人群中仿佛发着光。

候一民眼睛一亮,几乎是一瞬间就确定,这个笑脸就是他要找的人。

文章图片12

于是他马上跑过去,直接上前拉住了那个女孩,告诉女孩自己想给她画一幅画。

石奶引吓了一跳,但天性善良的她,觉得候一民并无恶意,还是同意了她的请求。

他让石奶引按自己要画的侧脸站好后,立刻拿起了画笔开始作画。

候一民越画越满意,最终画完后,露出一个相当满意的微笑:可算是找到了。

文章图片13

对于候一民来说,石奶引是他苦苦寻找的一块符合心理预期的拼图。

但对于石奶引来说,这只是今后漫长人生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

候一民在西南考察完成后便回到了北京。

仅仅数月,他就完成了第四套人民币的主景设计。

1987年,石奶引的侧脸就画在了一元纸币上,侗族的民族服饰随着人民币的发行,传到了全国各地。

文章图片14

而石奶引结婚后,完全不知道自己被印上了人民币,只想着之后的柴米油盐要怎么办。

有的媒体在确定石奶引是人民币的头像后,曾写过石奶引的婚姻。

而文中,石奶引和老公石学文是经过媒婆牵线,相互见面后互生情愫,23岁时在双方父母的主持下举办了婚礼。

听起来像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然而石奶引却说她和石学文的婚姻完全是她的父母单方面的决定。

文章图片15

当时石奶引身边有很多追求她的人,她自己也有了心上人,可父母早就已经把她许配给了石学文。

而且石学文家里条件甚至不如有六个孩子的石奶引家,这些事都让石奶引感到十分委屈。

“我们直到结婚,两人连面都没见过一次。”石奶引说。

文章图片16

没有见过面的两人,根据当地的习俗“走婚”了两年,才慢慢有了感情。

有了感情后,两人便有了一儿一女两个孩子。

两人很高兴,想给儿女一个好一点的生活环境。

靠着他们的辛勤劳作,孩子们好歹是吃饱穿暖了,可生活条件依然艰苦。

即便如此,石奶引家里每年的人均收入不超过2000元,依然靠着低保度日,一晃就是16年。

文章图片17

这样的生活直到他们的儿女长大,可以外出打工,日子才好过了一点。

直到2010年,石奶引被认出是一元纸币的女主,她的生活开始慢慢地改变。

善良的回报

2010年,有人发现一元人民币上的头像越看越像石奶引。

但石奶引已经49岁了,她的一双手长满了老茧,因为常年劳作,指头甚至有些变形。

脸上也布满了生活的痕迹,不再是纸币上那个16岁的美丽少女了。

再三追问下,石奶引终于承认那个人就是她。

这个消息一下炸了窝。

许多媒体也闻风而来,各种各样的文章、采访、视频和图片就五花八门地出来了。

文章图片18

石奶引一家面对成名都很平静,他们认为这些名气并不能带来什么。

他们只是芸芸众生的其中之一,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她之前发现自己就是纸币上的少女时,并没有张扬,依旧忙碌在田间与农活。

“知道了又能怎么样,还不是一样要种地,该咋生活还是咋生活。”石奶引说。

文章图片19

一些贫困户得知石奶引成名后,给她写信。希望石奶引看到后可以资助他们,随信件寄过来的还有自己的户口、贫困证明之类的证件。

他们以为石奶引有名气,肯定是有钱人,但实际上石奶引和他们一样。

石奶引没有办法帮助这些人,但还是会把这些信件好好收起来,时不时拿出来看。

“要是有能力,我们肯定帮他们。”

文章图片20

远离城市与网络的石奶引还不知道,“名气”,也是一种能力。

石奶引“成名”后,家里的现状也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政府在了解到石奶引的家庭情况后,特别邀请了扬州大学的帮扶团队,专门制定了一项针对她的帮扶计划。

专家在考察之后,打算在石奶引家的六块稻田收完稻谷之后,种上蔬菜,可以稍微增加一点收入。

把水稻里养的鱼,换成泥鳅、黄鳝这些商品价值比较高的种类。

文章图片21

团队又以石奶引的家庭为例,向当地其他村民推广。

石奶引也把从专家那里学来的技术,全都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其他人。

碰到不懂的或者出了问题的,石奶引也会专门下功夫去解决,直到他们清楚怎么操作。

文章图片22

她还把自己多年来染布织布的技巧传授给村里的女人,提高手工制布的质量,也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石奶引一家虽然并不在意名气,但这个东西最终还是帮到了他们,也帮到了整个镇子。

她的梦想就是可以一家子平平安安、幸幸福福地生活,其他的东西对她来说都没有那么重要。

如今,镇子里所有人的生活,在帮扶计划的指导下越来越好,生活也有了盼头。

石奶引家也从年收入不足几千的低保户,变成了年入几万的家庭,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了。

文章图片23

结语:

时过境迁,一元纸币上的少女已经变成满脸皱纹的老妇。

对于失之交臂的“名气”,石奶引并不在意。

她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生活,不因为名气冲昏头脑,而是脚踏实地地慢慢前行。

石奶引没有上过一天学,却比很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看得更清楚、更明白。

她淡泊名利的态度,勤劳善良的品格,都值得一句夸赞,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