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百物 一把军号打退敌人一个营

 新用户0367amSK 2022-11-17 发布于江苏

战场上,军号能够下达命令、振奋士气,同时也能震慑、迷惑敌人,被称作“听得见的密码”。当年,“一把军号吓退敌人一个营”的传奇故事,就曾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广为流传。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着一把军号。它长33厘米、宽10厘米,金色号身上随处可见绿色铜锈,外形与其他军号并无二致。但这把普通的军号却被列为馆藏一级文物。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凤凰平台代理www.fh2023.xyz

这是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郑起的军号。郑起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司号员。1951年1月3日,在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釜谷里战斗中,郑起所在的志愿军三四七团七连奉命夺取和守卫釜谷里南山阵地。战至下午4时,七连班以上干部全部牺牲,全连仅剩7人。

疲惫和饥饿折磨着他们,弹药严重短缺困扰着他们。此时输红了眼的敌军又发起更加凶猛的进攻,战士们决心用生命捍卫阵地。战斗又一次打响了,大家将仅有的1根爆破筒和几枚手榴弹投出后,有的只剩下手中雪亮的刺刀!突然,一颗手榴弹在郑起眼前爆炸,“轰”的一声,郑起身负重伤,“嘀嘀哒嘀嘀……”郑起急中生智,顽强地站立起来,用足力气,吹响了军号!嘹亮的号声震荡在釜谷里阵地的上空,这号声,迷惑了、吓住了敌人,他们以为志愿军开始反冲锋了,纷纷向后撤退。这号声,把敌人从山上一直吹到山下。7连只剩下的7名勇士,以钢铁般的意志战胜了敌人,坚守阵地一天一夜,卡住了公路,堵住了敌人,为大部队作战赢得了时间。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郑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记特等功一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