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地处江西西北部,素有“江南山水窟”之美誉。为了将优质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武宁县委、县政府探索出了一条以全域旅游发展推动生态价值转换的新路。2016年至2019年,武宁连续四年获评江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县、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美县域、中国候鸟旅居小城、中国十佳避暑康养小城、全国乡村旅游夏季精品线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30余项“国字号”荣誉。 致力顶层设计,精心绘就全域旅游“路线图” 3000多年前,武宁即为商朝艾侯封地,东汉建安四年建县,武则天时期正式定下“武宁”之名。 2016年,武宁县委、县政府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确立了“始终坚持生态立县,全面推进绿色崛起”的发展主题和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域旅游示范县、城镇建设示范县“三个示范”的发展战略。武宁首创了“林长制”并在全国推广,为全域旅游大发展谋局定向;把全域旅游作为旅游产业延链补链壮链的有力抓手,着力提升旅游供给能力、综合效益和服务质量。 致力改革强旅,充分激发全域共创“内生力” 武宁坚持党政统筹、高位推动,成立书记、县长任双指挥长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指挥部,组建旅游产业开发公司,构建起全域旅游网格化推进体系;突出规划引领,县乡同步发力,高起点、全方位修编完善全县旅游发展规划和7个重点乡镇及特色村庄的旅游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主动融入“江西风景独好”形象推广活动,突出资源禀赋和最美小城的特点,全方位宣传武宁旅游。凤凰平台开户www.fh2023.xyz 致力环境提升,精准打好全域共建“组合拳” 为推动全域旅游各要素精准落地,武宁聚焦环境提升,下足绣花功夫,围绕公共设施、服务环境、产品打造等方面拿出硬招实招:以“武宁绿”为底色,坚持山水联动,充分发挥“两山夹一水”地理优势,把城区当景区建、把农村当园林建,精心打造“山岳武宁、水上武宁、夜色武宁、乡村武宁、康养武宁、空中武宁”6条风景线,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3A级旅游景区9个,省3A级以上乡村旅游点16个,省级旅游风情小镇2个;以全域旅游集散中心为“总站台”,构建通达庐山西海各景点的“水上公交”,常态配备直升机,实现10分钟通达所有景区;坚持5A级标准、5A级理念、5A级服务,在做好“安全游”“快乐游”“惠客游”“国标游”“回头游”上下功夫,完善旅游功能配套设施,旅游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致力多业融合,牢牢抓住全域共融“关键点” 武宁始终把全域旅游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以“各行各业+旅游”作为开局的“金钥匙”,发挥全域旅游在现代服务业中的龙头带动作用。武宁围绕“春赏浩瀚花海、夏游万顷碧波、秋登九岭幕阜、冬泡原汤温泉”四季乐游主题,持续推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深挖武宁农耕文化、饮食文化、传统文化等特色题材,将国家级非遗打鼓歌、省级非遗采茶戏植入景区;始终按照景区标准打造新农村,建成以“生态旅游+养生养老”示范村庄53个,罗坪镇长水村获得“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多项荣誉。 |
|
来自: 新用户0367amSK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