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次逛博物馆的时候都在想:“如果只能挑一个带回家,选哪个好呢?

 雨萌小站 2022-11-18 发布于辽宁

Nov.

18.2022

旅顺博物馆坐落在太阳沟,馆藏大多是日本搜刮中国的古董,他们选了风水最好的地方以为会长久地居住于此,将喜欢的中式器皿作为自己的收藏,可如今人去楼空,古建筑墙外残留的大和文化气息,让这座城市有了日寇铁蹄的痕迹。

来过这里很多次,每次驻足都会对这片土地加深认知。说起来这里的格局和氛围很有意思,广场上树立的中苏友谊塔给人严肃自由的感触,双重月台很具仪式感,石栏雕砌,白玉生温,视觉从洁白延至四周,火炬松与龙柏的翠绿交相掩映着,加之蓝天白云的映衬让视野层次感十足。博物馆的建筑则更考究了,有关东军司令部的旧址,有俄清银行旅顺分行的旧址,还有苏联政府管辖时的东方文化展馆旧址,多个“旧址”聚在一起,已经从建筑上有了博物展览的价值。

其实旅顺最不缺的就是“旧址”,走在太阳沟里,随便一栋楼前就会立个介绍牌,一些居民楼里也藏着名人故居,有的商铺就开在旧址上,除了建筑外墙的异国风情,里面已看不出半点历史的痕迹,如此行走其中恰似穿越时空,巍峨的楼群带着旧时代的压迫与流离,让这座城市虽行至今日仍与一件器物般,有着随流年磨损、变形的草木犹怜。

每次逛博物馆的时候,零圭断璧的器物总和这片土地惺惺相惜,我行走其中,很难掩盖内心的波澜,尤其是那些陶、铜、瓷、布、皮、纸等材料以坚固或柔软的质感静置在眼前时,除了欣赏之情还一并萌生在脑海里的竟是:“该带走哪一件呢?”

或许是购物的习惯在这些展品琳琅满目的背后默默滋生了邪念,我以这份狭隘的占有欲给自己的观赏增添了一丝趣味。于是常给这些瓶瓶罐罐赋予价值,觉得要找到一件镇馆之宝,以盗贼之心想着将其占有。

挑选如意之作也是逛馆的一大趣味,青铜器吕鼎,内底铸有铭文符箓;西汉时期的马蹄金;元代刘秉谦“竹石图”;还有新疆出土南北朝至唐代 9具木乃伊和丝织品、绢画、陶俑、货币等汉、唐文物,以及印度犍陀罗石刻和日本绘画。当这些文物成为了眼前发光的“宝物”时,对其每一件物品的喜爱都应运而生了。在众多“宝物”中,我比较青睐带有独特纹理的器物,比如蝙蝠纹或莲花纹的搭配,既有“福寿连年”之意又颇具生趣,传递着各个时代人们生活的点滴。

器具的纹理大概在诡谲到敦厚的过渡中积累了人类文明的力量,从简单的符号到复杂的图文,与材料的烧制冶炼融合贯通,使装饰的点缀功效与日常生活相结甚密。其中,一件象牙制章在几次游览后成为了我最想带走的“文物”。纹理上虽没有与时代紧密贴合的意义,但刻在印章头顶的“晴雯撕扇”却生动有趣。除此之外,印章的外壁上刻着《大学》全文,蝇头小楷并非浪得虚名,肉眼只见碎星尘沫,只有在放大镜下才能看出一笔一画的锋韵。最有趣的是此印的内容:“快哉”。这也解释了为何顶部的雕刻是“晴雯撕扇”了,果真快哉!

如此一件袖珍又巧夺天工的印章,可谓是百花丛中我最怜爱的一朵珍稀花卉了,它就绽放在旅顺这片土地上。旅顺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这座城市哀悯的命运,缠绕着中国近代的屈辱之始,如今正以一件件优美的历史器品作请罪还物,压制着那段极端偏执的年代。

想来,博物馆的存在各有缘由,可这里的展馆不止为展示历史变迁,更以一种凝重的心态接受着百年沧桑变迁的图腾。

灿烂千秋业,临海嗅松香,浓墨风情在,看遍皆过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