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徽州古城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府衙广场。始建于元末明初的“徽州府衙”,作为历史上徽州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数百年来历经多次扩建,在明代中期成为全国气势最雄伟的府衙建筑群。然而随着岁月流逝,府衙的大部分建筑损毁严重,据记载,徽州府衙最近的一次大修约在清道光末年。为了再现悠久而厚重的徽州文化,2009年歙县投资,按照明代建筑格局和史籍图纸,采用“原工艺、原材料、原规制”的模式在原址对徽州府衙进行了修复。修复后的府衙,总占地面积2.4公顷,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并且将古城的城墙、牌坊、谯楼、钟楼等建筑连成线,再现了鼎盛时期“规模宏敞,面势雄正”的旧貌。
公主明碑 息民亭
衙府最重要建筑大堂
正堂

清慎勤 工房 徽州六县城垣图
户房
户口 · 户籍 吏房
明朝府官官阶与职责
承发科
一府六县
勘合科
兵房 刑房 礼房
祭祀礼器
东架阁库
徽雕雅韵
墨都砚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