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真金国的百年风云-第二部(完颜亮篇50)张中彦和张中孚

 东吴春秋 2022-11-18 发布于江苏

不过正是在完颜亮实施自己一生中第二个国家级重点工程过程中,金国历史上继卢彦伦之后的第二位优秀杰出的工程专家终于隆重登场了,只不过他的工程专业和卢彦伦还略有不同,卢彦伦的专长是建筑规划,而这位仁兄的专业则是道路桥梁。

论起这位工程专家,他的出身和阅历和卢彦伦还有着几分相似,卢彦伦是武将出身,他也是武将出身,卢彦伦是辽国降将,而他则是南宋降将,卢彦伦搞建筑工程是半路出家,这位仁兄修路桥也是半路出家。

如果大家无法猜出这位路桥专家的姓名,那么我可以进行一下提示,在前面金宋富平大战之际,我曾经提到过这位仁兄,只不过当时他和兄长第一次出现在宋金的政治军事舞台之上,并且他的人生也经历极具传奇色彩。

金国的一代名将贤臣张中彦再次隆重出场,张中彦字才甫,陕西安定人,后定居张义堡,父亲张达曾经是北宋的太师,兼庆国公。

天会五年(公元1127年),张达战死于金宋太原大战中,张中彦和兄长张中孚义愤填膺,率领几十名部属,居然杀入当时不可一世的粘罕大军中,抢回了父亲张达的尸体,哥俩一度被称之为少年勇将。

天会八年(公元1130年)九月,完颜宗辅、兀术率领的金国西路军精锐同张浚率领的南宋四路大军在富平展开大战,最终以金国的大胜、南宋的惨败而告终。

但在当时纷繁复杂的政治军事环境下,张中孚和张中彦兄弟两人却做出了一个令后人们都无法理解的选择,选择向他们的杀父仇敌金国投降,成为完颜宗辅攻取陕西的向导和急先锋。

至于张氏兄弟选择向完颜宗辅投降的原因,史书上的记载似乎是把几乎所有的原因都推给了张浚同志。

张浚同志在富平大战失利后,大搞政治军事大清冼,把平时看不惯的将领们撤的撤、杀的杀,结果是逼迫陕西一带的大量将领要么投降西夏,要么投降金国,正是在这样恶劣的恐怖环境下,张氏兄弟为了自保,而选择了投降金国。

这个理由也确实算的上是张氏兄投降金国的理由之一,但和金国有着深仇大恨的张氏兄弟难道仅仅是为了躲避张浚的威逼和迫害,而会选择向仇敌金国投降吗?

我的理解是原因很复杂、很难测,张浚的原因仅仅是个很小的因素,最主要的原因据我猜测,可能和张氏兄弟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取向有着重要的关系。

张中孚和张中彦可能是属于信仰“水往低处流,人向高处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的人生信条的实用主义者,而并不属于愚忠类型的人物。

在他们哥俩看来,与其死心塌地地为一个窝囊废皇帝赵构卖命,还不如改天换地,为更加新兴和强盛的女真金国金朝工作,在南宋工作可能永远碌碌无为,甚至可能遭受生命的威胁,而为金国服务,才有可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创造一番大事业。

张氏兄弟正是怀着这样的理想和信念选择了更换工作单位,最终他们终于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成就了在金国的一番事业。

投靠金国后的张氏兄弟果然得到了吴乞买的重用,哥哥张中孚被任命为镇洮军节度使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安抚使,而弟弟张中彦则被任命为彰武军承宣使,兼本路兵马钤辖,参加了兀术和撒离喝对陕川的多次大战。

陕川大战的弥漫硝烟消散后,张中彦接替李彦琪担任秦凤经略使,在这段难得的和平岁月中,我们的张中彦同志也没闲着,他似乎预料到陕川战场的和平必然是非常的短暂,因此他在空余时间到处视察、查看地形,发现有比较险要的地方,便要求士兵们建筑防御城池。

如果大家还有印象的话,在金国和南宋的第二次陕川大战中,吴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未能攻取的剡家湾腊家城便是张中彦同志的杰作之一,腊家城中的完颜习不住和蒲察胡盏能够死里逃生更多应该感谢的其实是张中彦同志。

天会十年(公元1132年)春,吴乞买慷慨地将整个陕西地区交给“儿子”刘豫来管理,时任泾原路地区最高行政长官的张中孚和弟弟张中彦突然在一夜之间又一次被迫更换工作,变成了刘豫的手下、齐国的官员。

刘豫在齐国的统治只能用残暴不仁来形容,为了满足自己穷凶极恶的贪欲,刘豫想尽了各种方法折磨和压榨齐国统治下的百姓们,比如实行保丁法,什一税法,五等税法,舆论封锁等诸多令人非常恐怖的独裁政策。

但刘豫的所有政策到了泾原路张氏兄弟面前,就等于一纸废文,张中孚兄弟根本就不把刘豫这个傀儡皇帝放在眼里,泾原路还是实行和以前北宋一样的保甲法,张中孚为了忽悠刘豫皇帝,还特地编造了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泾原路地瘠田贫,不太适合实行齐国的特殊税法,还是按照原来的政策来管理老百姓吧!

面对张氏兄弟的非暴力不合作态度,身为齐国皇帝的刘豫也是敢怒不敢动,因为张氏兄弟是金国皇帝完颜亶所深爱的将材,要想对张氏兄弟下手,刘豫可能还得经得自己主人金国的同意。

张氏兄弟冒着丢官弃爵的极大风险,维护了泾原路百姓们的利益,使得泾原路的百姓们免去了遭受刘豫的残暴统治,这也为身为南宋降将的张氏兄弟在金国的百姓中间赚取了大量良好的印象分。

天眷二年(公元1139年)春,张氏兄弟的命运又一次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金国和南宋之间实现了第一次和平谈判,原属齐国的陕西、河南两地重新归属南宋,作为泾原路高级官员的张氏兄弟居然被金国连同土地一同送还给了南宋,张氏兄弟在事隔十年后居然重新成为了南宋的官员。

重新回到南宋阵营的张氏兄弟终于得到了赵构的重用,被赵构召入临安府,张中孚的官职是检校少傅,张中彦的官职是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清远军承宣使,提举佑神观,靖海军节度使。

如果这个故事就此结束的话,那么张氏兄弟很可能就将在南宋终老一生,因为在人才辈出,将星纷纭的南宋军政界,像张氏兄弟这样的人才是很难再有出人投地、大展才华的机会了。

但历史就是如此的精彩和难以预测,皇统二年(公元1142年)正月,金国和南宋经过两年的打打杀杀又签订了第二次和平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非常滑稽,就是把三年前送给南宋的陕西、河南两地重新归还了金国。

而完颜亶和兀术在得到土地和钱财的同时,也不忘记向赵构要回两个原金国的员工,那就是张氏兄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