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百练:战国策·燕策二

 一中大语文 2022-11-18 发布于福建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余城,尽郡县之以属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欺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城以复齐燕王悔,惧赵用乐毅乘燕之弊以伐燕。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振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者,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郄,遂捐燕而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畜积,及至弃群臣之日,余令诏后嗣之遗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施及萌隶,皆可以教于后世。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二》)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欺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城以复齐/

B.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欺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城以复齐/

C.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欺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城以复齐/

D.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欺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城以复齐/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与“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两句中的“让”字含义相同。

B.“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与“度道里会遇之礼毕“(《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遇”字含义相同。

C.“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与“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两句中的“报”字含义不同。

D.“收八百岁之畜积”与“鸡豚狗彘之畜”(《寡人之于国也》)两句中的“畜”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乐毅投奔赵国后,燕惠王非常后悔,主要原因是他意识到自己被左右侍臣蒙蔽了,竟然让骑劫代替乐毅的职务,这说明他善于自省。

B.乐毅在给燕王的同信中写自己之所以同信,是想让燕惠王明察先王任用爱护自己的理由,并进一步表明自己事奉先王的拳拳之心。

C.乐毅在给燕王同信中写道:古代的君子在交情断绝时也不说对方的坏话;忠臣离开本国时,也不为自己的名节辩白。由此,我们可见其对先王的忠心。

D.乐毅在给燕王的同信中,对新主燕惠王听信谗言、用人不当提出了委婉的批评。从中可见,无论是才干还是忠心,乐毅都堪称一代名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郄,遂捐燕而归赵。(5分)

(2)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施及萌隶,皆可以教于后世。(5分)

【参考答案】

1.(3分)C 【解析】译文:燕惠王即位,因为齐人的反间计,怀疑乐毅,惠王派骑劫代替乐毅领兵。于是乐毅逃亡到赵国,赵王封他为望诸君。后来,齐国大将田单设计骗骑劫,最终打败了燕国,收复了七十多座城邑,恢复了齐国。

2.(3分)B 【解析】A项,两个“让”均为“责备”。B项,第一个“遇”,知遇;第二个“遇”,与“会”字相同,会谈。C项,第一个“报”:回复,回信。第二个“报”,报答。D项,第一个“畜”,积蓄;第二个“畜”:畜养,饲养。

3.(3分)A【解析】错误有两处:一是主要原因是齐国打败了燕国大将骑劫,燕惠王害怕赵国任用乐毅趁燕国疲惫时来攻打燕国;二是燕惠王这样说是为了打动乐毅,并非善于反省。

4.(10分)(l)将军误解了我,认为和我有了隔阂,就抛弃燕国归附了赵国。(关键词:过听、郄、捐。关键词各1分,语句顺畅2分。“过听”译为“错误听取”,“捐”译为“丢弃”或“离开”,也可给分。)

(2)执政管事的大臣,凭着先王的旨义并按照法令,施恩于平民百姓,这些都可以成为后世的典范。(关键词:任事、所以、萌隶。关键词各1分,语句顺畅2分。“所以”译为“凭借”或“用来”也可给分。)

【参考译文】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率五国的军队攻打齐国,攻下七十多座城邑,并把这些地方全部作为郡县划归燕国。只剩三座城池没有攻下,燕昭王就死了。燕惠王即位,因为齐人的反间计,怀疑乐毅,惠王派骑劫代替乐毅领兵。于是乐毅逃亡到赵国,赵王封他为望诸君。后来,齐国大将田单设计骗骑劫,最终打败了燕军,收复了七十多座城邑,恢复了齐国。燕惠王后来深感后悔,又害怕赵国任用乐毅趁燕国疲惫时来攻打燕国。于是燕惠王派人责备乐毅,并向乐毅表示歉意说:“先王把整个燕国托付给将军,将军为燕国打败了齐国,替先王报了仇,天下人无不为之震动,我怎么敢轻易忘记将军的功劳呢!现在,适逢先王不幸离开人世,我又刚刚即位,竟被左右侍臣蒙蔽了。我让骑劫代替将军,是因为将军长期在外奔波辛劳,因此召请将军回来,暂且休整一下,以便共议国家大事。然而,将军误解了我,认为和我有了隔阂,就抛弃燕国归附了赵国。如果将军为自己这样打算还可以,可您又拿什么来报答先王对将军您的知遇之恩呢?”于是乐毅派人送去书信回复燕惠王说:“我庸碌无能,不能遵行先王的教诲,来顺从左右人的心思,又惟恐遭杀身之祸,这样既损伤了先王用人的英明,又使大王蒙受不义的名声,所以我才逃到赵国。我背着不忠的罪名,所以也不敢为此辩解。现在大王派使者来列举我的罪过,我担心大王不能明察先王任用爱护我的理由,并且也不明白我之所以事奉先王的忠心,所以才斗胆用这封信来回复您。我听说贤明的君王,功业建立后就不会被遗忘,因而才能名垂青史;有先见之明的人,获得名誉后就不会被毁弃,因而才能被后人所称颂。像先王那样报仇雪恨,征服了拥有万辆兵车的强国,收取它们八百年的积蓄,等到离开人世之际,仍不忘发布旨令,向后代宣示遗嘱,执政管事的大臣,凭着先王的旨义并按照法令,施恩于平民百姓,这些都可以成为后世的典范。我听说,古代的君子在交情断绝时也不说对方的坏话:忠臣离开本国时,也不为自己的名节辩白。我虽不才,也曾多次接受有德之人的教诲,我担心大王听信左右的话,而不体察我这个被疏远人的行为。所以才斗胆用书信回复,希望大王您三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