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慈航:怎样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说“不”?(137)

 慈航的园子 2022-11-18 发布于广东

成长故事

付理上小学一年级,聪明活泼、会讨家人喜欢,坏习惯是不讲道理、无理取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宠着她,从不拒绝他的要求。他常把爷爷当马骑,爷爷腰疼不答应,便放声大哭,爷爷只好让他骑。上周感冒,还在吃药,放学后,他缠着妈妈买冰淇淋吃。妈妈不同意,小脸马上“晴转阴雨”,大哭大闹。妈妈讲道理,他听不进,哭了半个多小时,嗓子都哑了。妈妈受不了,无奈地说:“只要你不哭,妈妈就给你买。”付理吃了冰淇淋,笑起来。妈妈生气、心疼又无奈。

家长困惑

妈妈生气,孩子怎么不听话,孩子大一点,懂事后,会不会听话些?妈妈心疼,为了孩子更高兴,为了孩子不受委屈,不忍心看孩子哭。孩子似乎凭借哭闹这一武器是对付家人。

妈妈无奈,为了孩子获得暂时的快乐,妈妈也获取暂时的轻松。妈妈只好妥协,答应孩子的无理要求。妈妈拿孩子没辙啊!妈妈困惑,一味的妥协忍让会让孩子更任性吗?下一次遇到不满意的事情时,会不会闹得更厉害吗?会不会提出更无理的要求吗?用全部心血和情感养育的孩子,会不会越来越陌生、敌对仇视父母呢?孩子习惯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今后走向社会怎么办?

家教之道

经常提出无理要求、任性的孩子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的成长模式:试探性地对父母提出不合理要求,遭到父母拒绝,继续提要求,父母再拒绝,于是通过哭闹、叫喊、耍赖、搬救兵和威胁等方式再提要求,利用父母的爱,使父母妥协让步,从而达到满足自己的要求。孩子常常出于好奇、好逸恶劳、趋乐避苦、占有控制欲和破坏攻击欲等原因提出不合理要求。

它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不利于孩子明辨是非。因为孩子的判断能力还不健全,如果答应了无理要求,孩子觉得哭闹是行之有效的,就误解“父母原来不答应的决定是错误的”,他的无理要求是对的。其次,父母的妥协让孩子变本加厉,让孩子养成投机取巧的习惯,也不利于孩子自我节制能力的培养。再次,一味的妥协忍让,腐烂了孩子成长的根基,埋下了无数隐患,任其发展会造成孩子离家出走、以死威胁等恶果。

那么,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说“不”,父母该怎样去做呢?

1.懂得爱的本质和艺术。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爱,爱不是为了孩子更高兴,不是为了孩子不受饿。爱孩子爱在心里深处,不只体现在表面。爱的本质、爱的艺术不仅仅是给予、满足,更不是百般迁就,不是让孩子永远享受甜蜜快乐。孩子在成长中接受赏识教育、快乐教育,但也必须经历挫折教育,必须让他经历心理上的“正强化”与“负强化”。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坚决地说“不”,就是“负强化”,就是让他有痛苦、难受、不如意等心里历程。

2.讲究说“不”的环境,掌握批评教育孩子的技巧。首先,讲究说“不”的环境。要让孩子单独地面与父母对峙,而不是在众人或其他亲属面前。所以,无论孩子在哪里大闹,不要急,把孩子带回家,将他置于卧室中,把门关上,让他单独面对父母,给他一种情景压力,然后讲道理。其次,讲究批评教育孩子的技巧。孩子犯错时,父母一味责备、打骂孩子,往往事与愿违,应掌握有低声、沉默、暗示、换个立场和适时适度等技巧。低而有力的批评声,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效果比大声训斥要好。父母保持沉默,孩子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过错。孩子接受父母的心理暗示,明白用意,就愿意接受批评和教育,也不伤害孩子的自尊。换位思考使孩子发现自己的过错,并反省自己把所有责任嫁祸他人的错误。孩子的时间观念比较差,转眼就忘,所以批评孩子要适时适度、趁热打铁。

3.要坚持原则、态度一致、树立威信、断然拒绝。孩子提出合理要求时,父母应适时满足孩子。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最初是以试探的方式,如果父母拒绝不彻底的话,孩子就会执拗下去,甚至用哭闹方式要挟父母,这一招灵的话,孩子的任性行就得到了强化。所以,当孩子蛮搅胡缠、哭闹和大发脾气时,父母讲明不答应的理由之后,断然拒绝无理要求,决不含糊,让孩子明白父母始终坚持原则,不因情绪好或事情小,就迁就孩子。让孩子明确地感受到父母言出必践,一切胡搅都是徒劳的。父母千万不要心慈手软,出尔反尔,失去威信。总之,要言简意赅地拒绝,温和坚定,以稳止躁,不和孩子争辩,事后再讲明道理,后来孩子就不轻易耍性子了。特别强调的是父母对孩子说“不”时,爷爷奶奶不要当“救兵”,意见不同,要避开孩子去讨论。

4.订立口头协议,实行家庭“股份制”。针对孩子的不依不饶特性,父母事先与孩子订立口头协议,争做守信之人,使孩子没有反悔的余地。如去超市前与孩子约定,只能买两样东西或只能花25元钱,什么东西决不能买。当孩子对一些他喜欢的东西时,父母也可以采取“股份制”的方式,比如父母出3/4的费用,孩子出1/4,孩子占股份,有利于控制想买就买的心理,也更加珍惜所买之物。

5.说“不”宜早不宜迟。最好赶在孩子6岁之前说“不”,最晚不超过10岁。在6岁之前说“不”,孩子会因为拒绝而感受痛苦,最多就是痛哭一场,严重的哭得气噎、脸上发紫、呕吐。若等他12-14岁之后说“不”,任性的孩子就可能离家出走,会以死威胁父母,甚至自杀。因为孩子掌握了应对父母的各种能力和多种选择。孩子知道父母爱他,就利用这种爱威胁父母,实际孩子不明白死的真正含义。

6.采用注意转移法,巧设障碍法,必要时来点“惩罚”。这虽不是权宜之计,但也管用,特别是针对幼小孩子。比如孩子吵着、闹着要条狗,可带他去公园看猴,顽皮的猴子会转移他的兴奋点,使他从任性中解脱出来。再比如孩子午睡时间要看电视,父母手拿遥控器,假装摁键,发出声响,并吃惊地说“怎么停电了”。让孩子知道是因为没有电导致他看不成电视,只好睡觉。再比如,孩子无理哭闹耍赖时,“惩罚”他,都不理他,他不哭不闹了,还不睬他,等他主动接近大人时,才严肃讲清说“不”的原因。这时的批评效果好。

7.帮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有些孩子的无理取闹是因为情绪发育不健全造成的。孩子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髓鞘尚未完善,表现为兴奋比较容易泛化,兴奋强于抑制,反应不精确,所以外界较小的刺激都极易引起孩子的兴奋而难以自制。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务必请心理专家指导,通过心理训练的方式改善孩子的感觉系统,使情绪与心理素质协调发展。孩子有压抑的情绪,出于发泄和寻求平衡,就不简单的是无理要求的问题,需要看心理医生,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

教育名言

读懂你的孩子,才能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事业与生活的成功者有98%得益于儿童时期家庭给予他的良好教育。

——美国教育家皮鲁克纳斯

父亲用他慈爱的眼泪,洗净我污浊的心灵,用爱心代替鞭打,他的眼泪胜过千言万语的训诫,愈加坚定我改过向善的决心。虽然当时我准备接受任何严厉的处罚,如果父亲真的责备我,可能会引起我的反感,而无益于我德行的进展。

——印度总理甘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