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至少,我开始觉得自己还有点用

 小张最生活 2022-11-18 发布于上海

当我拿起《做你喜欢的自己》这本书。从活出喜悦的人生开始,就像在告诉我,喜悦就是意味着必须是让自己开心、快乐的事情。

我问了自己,如何才算是这样的满足呢?当时,脑子里最多的是渴望获得关注,或者是自由自在的生活。那么,就会觉得特别满足,因此觉得幸福多了一点吧。

这时,"幸福"二字,一次又一次地敲醒了我沉睡的记忆,总是希望自己不断地去思考着关于它的意义,以及自己渴望理解地多一点,正如成长这件事一样。

我发现,原来成长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就像小孩子玩泥沙一样,如果不让他们成长,会容易困入僵局;反而,是愿意选择成长的人,会体会到它在生活的角色,令他们会感觉到这也是一种幸福。

所谓的成长,大概就是接纳自己,信赖他人,成为有用的人。说起接纳自己,在我发理解范围内,它不止是指的缺点,也有优点。

当然,"人无完人",哪能没有缺点呢?正如前不久跟朋友聊天,他说:我发现现在的人都是看缺点多过看优点的。后来,我回答了,"那也未必!"

"只不过是你还没发现而已",我说。
懂得欣赏,那不是常常发生的事情,也不是谁都会做的事情,但却一定会发生在你身边。就拿我来说,就是这样的。

大抵要从"只要心静下来,就可以看到人的内心"说起吧,初遇这话之时,对它的理解不深;后来,透过书本里的经历,我更是明白其中含义。

从不爱回家到常常回家,在那个安静的自己,逐步走到喜得颜开的自己。记得有些时候,侄子险些被被打被骂,我明知他们不太理解我的话题,当我还是坚持自己的意思,说出心中的话题。

或者是在侄女的单车后座,只要我想踩车了,刚好她也要踩车了,我们就约好下楼了。虽然,坐在单车的坐骑上,踩着踩着,有点搞笑、尴尬,当我没避讳地自顾自己的时候,并告诉她,"幸好有你,带着我回到时光",回味着《你笑起来真好看》的美好。

让我明白了,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子,压力是自身的,能不能调整好,也是自身的,而在生活里,跟有意义的事,是长大以后,还有机会当个小孩子。

我想,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事情。在他们的眼里,大人就是大人,小孩子就是小孩子,始终不记得大人也是小孩子而来的,就像教育这件事一样,父母才是第一老师,父母要教会的不是思想,而是表达。

时隔多日,我也逐渐明白了,其实我的缺点就是我的优点。或者我曾失去过,但我也得到过,再怎么计算,都不过是过去式。所以,学会长大的第一步,是活在当下。

努力做个有用的人。对于"有用",我觉得首要因素,在于有个自己喜欢的方式,就拿文字这件事来说,它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当初,我认识它,并不是因为什么文学爱好者,更不是因为梦想,多半是因为记录。记得某一天,搭乘巴士,看着笔记本,就像看到过去的日子,我开始觉得有趣。

就这样坚持了下来。数十个月过去,依然如此!不管在家里,还是在户外,使我不再觉得无聊、烦闷,我知道在这些走过的路就是我想看的风景,而自己就是那道风景线,是最美的!

哪怕是听一首歌,我都会感觉到文化的重量,就好比读一本书,透过思考,去找到答案。就像邓超的电影,有过这样的一句话,"只要不停止思考,就会找到答案"。

特别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我会觉得说话就是一种艺术,而你的谈吐就是自己的一张名片,他们愿不愿意和你做朋友,就看你怎么应对,比如在25楼的数十天里,有幸认识了报社的姐姐,偶尔借着她的课,和她聊天,让我明白了自己的旅途,就是自己与生活的博弈。

不管在窗前的晨曦,还是庭前的灯光下,或者在马路上的阳光下,我就是那一抹微笑的向日葵。直到走进车厢,听着林颐的《车站的女孩》,我像是一个找到方向的女孩,令我偷偷地想起《特别的女孩萨哈拉》这本书。

因为萨哈拉的遭遇与自己相比,颇有几分相似。在我茫然若失的时候,总能让我捡起那些散落一地的鸡毛,装束起来,渴望着它化身翅膀,走出生天,想要往努力的方向前进。

说到这里,美好的人生,是怎么样的,我还没真正的理解到;唯一希望的是:保持着现在心中的爱和快乐,一直下去。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我想,应该是会笑的样子。

有人会问我,我想这是我的答案。

看着我的一句又一句,有几分像日记吧,没关系,这就是生活。有时候回过头一看,发现了它的本真,那么现在的这些,就是自己的收获,何乐而不为!

至少,我不再是一个"没用"的人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