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的五四青年节。 不知不觉,我做了这么多年的人,我好像从未有过对这个节日有着念想吧!记得刚认识这个节日,是在初中的时候,老师在讲台上讲着:“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放假了!” 当时,一听到放假,我便会特别地想欢呼起来!然后,每年地五月,都会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恍恍惚惚,一年又一年,终归抵不过岁月的摧残,我始终还是踏入了社会。 在单位上班,除了五一劳动节,周末之外,很多时候几乎在办公室待着,连同事偶尔的闲聊,提到“五四啊,今天。”我仍然好奇地看着她,“咦,这算是一个节日吗?”他回答,“青年节啊!” 我的心才隐约记起这个节日,问了问自己,“我还算青年吗?”那一刻,好像连空气都在说:“不是吧!”就这样,这个节日,她就像空气一样,消失了! ![]() ![]() 却很偶然的在2020,这一年被记了起来。 “青年”二字泛指20几岁的样子吧。按字面上的解释来说,我算是一个超龄的青年吧!但仍然磨灭不了我对她的好奇,甚至连坐地铁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到底什么样的才算是青年呢?” 其实,始终没有什么满足的答案,我还是习惯地征求网上的网友,看下她们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 其中一个网友是这样说的:1.按国际上的“青年”标准:据悉,联合国曾在一份文件中把14岁至25岁的人称为 “青年人口”。而世界卫生组织的年龄划分是:44岁以下的人被列为青年;45~59岁的人被列为中年;60~74岁的人为较老年(渐近老年);75~89岁的人为老年;90岁以上为长寿者。 2.按照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青年是指十五六岁到30岁左右的人生阶段。这应该算是一个比较权威的说法。但是,这个解释无法得到压倒性的支持。在某知名门户网站,开设了“您认为青年上限多少岁合适”的互动。粗步统计了一下,在参与其中的5万多名网友中,支持28岁的占18%,支持30岁的占28%,支持35岁的占29%,支持40岁的占25%。 3.从各省市来看,对“十大杰出青年”的年龄上限更是各不相同,陕西省是39岁,江苏省是45岁,武汉市是45岁,深圳市是40岁。就河南省内评选“十大杰出青年”的年龄限制而言,各地也不尽相同,基本控制在39岁——42岁之间。 ![]() ![]() 青年,是立志高远,追求真理,不断改造自我、提升自我,燃烧青春激情,创造无悔人生;敢于接受挑战,改变命运,勇于承担责任,坚忍不拔,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迎头赶上; 人生字典里没有“满足”,敢想敢做,勇于突破和创新,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让世界听到青年人的声音; 坚信——挫折就是是成功的摇篮,尽自己所能,引领时代潮流,成为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主力军。 ![]() 照这样看来,应该是属于追梦的人了。 说到这里,我和它倒有几分相似吧。正如从认识写作到现在,当我面对别人的言论,曾经不开心过,就会想过放弃的那一刻,可到了最后,我的内心还是把我拉回了坚持的底线。 很多时候,它像是在告诉我,想想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因为这些,过去就像一面镜子,它是对生活的写照,是人想过改变的瞬间。就因为这些点滴,让我隐约地记起江南的生活。 那时候,我同样什么都不会,连远行都不敢的人,却意外地在远漂地生活里,学会认识自己、学会安静地和自己相处等等,再到结交好朋友,这些都像在告诉我,认识自己(永远)是最重要的! 一个人要深知的是,不管在做什么事情,都要从我做起,才能认识更好的世界,交游广阔,我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其实,记录自己的成长,一点也自恋,也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就像在街头,我收到好友的微信。 她说:“又辞职了。”我会回答她,“没关系!上海这个地方,想工作的话,生活照样撑得起来!何况她就是一个世界,不管从哪里来看,她都会给你不一样的收获,这就是我们选择一线城市的缘由。” ![]() 坦白说 这样的对流 在于过去 我是怎么也说不到的地方 所以,正是因为写作,她就像梦想一样 催促着我看着自己一步一步走来 我才会对它格外热情的坚持写下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