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报了小郁儿课程时,曾问过她:公众号运营,一般都有怎样的流程?她给出的建议:是建立属于自己的IP,找到属于自己的专长。当我听到她这么一说,我的第一反应,除了懵逼,还是懵逼......谁知道,因此,关于这个问题,一直从6月影响到了7月,似乎从未中断过!听师北辰讲过:我很喜欢伍老师的个人使命:“帮助每个有一技之长的人,拥有1000个铁杆粉丝。” 因此,吸引了我对《1000个铁粉:打造个人品牌的底层逻辑》的阅读兴趣。尤其他在讲述着:当时怎么看我的文章,他说他完全看不懂,根本不知道我讲了什么!突然,我被治愈了,又把想放弃的心思给拉回到了电脑前。我回顾了一下:其二:比起追求爱情,我更渴望追求事业了,正如李筱懿这本《先谋生再谋爱》的名字一样,这是我对人生的渴望。对我来说,上课真实太累了!或许,要我讲点打造IP的心得,想必我是可行的,对于IP的打造,我算是经历过打磨的、思考过,算起来,我是个有经验的人。避免太过枯燥的内容,脑子里出现的是---不行,我一定要让文字活泼起来,最好像《超级小熊布迷》里的“米娅”一样会跳舞的,最为不过了!本来就像李白的“桃花潭”一样深千尺。以我为例,如果没有想过“运营”,我想,到现在为止,可能我连<简介>都不知道是什么。自从运营以来,我自知:好多事情,真的是从不会开始的。回想起刚开始的那一会,群友问起我要“简介”时,我傻头傻脑地回了他一句:怎么写呀?(我没接触过)热心的他向我发送了模板,并告知我:和这上面内容差不多就行了。记得那天晚上, 我开始坐在电脑前,一边打量着公众号,一边打量着简介模板,然后我用笔记录了下来。不一会儿,还真的给我写了下来,并以微信的状态给他发了去。后来,他回复了我,并告诉我:嗯!这个可以的。由于这是一个推广的活动,在他审核完成之后,就得付款了,准备给博主大大安排时间推广了。这一次,我就开始公众号的运营之路。再到后来,听着群友说:现在运营公众号,不单单是内容了,还得靠推广了,也就是所谓的“报团取暖”。在这里,我们可以选择3块钱的,也可以选择1.5的,或者是上百的,甚至上千的都有(基本是按流量来计费)。为了分担各自的经济,号主在谈单时,都是以组织人员的方式来组织的。其次,则是互推和抽奖,这些都是运营公众号常见的手段。直到遇到小郁儿之后,感觉我连看群消息都变得懒了,而在我的心里,我似乎更相信她说的:树立自己的IP,往了解自己的方向去谋思路。在这一个月以来,当我再次翻看公众号上的推文,我发现:3.还真的有“涨粉”的效果(虽然总体来说,慢了一点,但总归是“好的开始”)这些,都像是在表达了:IP的重要性,学会打造IP,更是打破了我对知识的欲望和渴望。听王一九这样讲过的:个人IP,它是一个又给别人留下的整体印象,他(她)有什么特点,说话风格如何,是否有诚信,口碑怎么样?②外表形象:他是个喜欢穿牛仔裤和黑色套头衫、长着满脸胡子、目光深邃的男人③文化特质:他是个极其专注、极其崇尚简洁、对工作要求极高的人①核心价值:经历育儿(等同于个人成长),是成长型魔法学徒,创造了少女生活②外表形象:他是个相貌普通,喜欢扎马尾、满脸笑意的女人③文化特质:她是个极其少女、极其减龄、对工作要求执着的人虽然普通人打造IP,无法做出特别优秀的知识体系,我通过自己建立的简单体系,让个人核心价值得到10倍、100倍,乃至1000倍的提升。尤其是:在自媒体时代,普通人都可以设计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再小的领域也能从不同的点切入,打造出不同的知识体系。正如伍老师所言:从来不是成名、吸粉、搞钱,而是借助于互联网媒介去呈现你的一点才能,有点意思的自己,去影响、帮助他人,让他们变得更好。你的目的越是纯正,你的IP之路就会走得越轻松,拥有铁粉的概率也相对越大。就像在6月,初遇小郁儿时,曾问过她:类似她这样的“打卡营”一般多久可参与呢?她给出的建议:依旧是建立属于自己的IP,学会让人认同,再创造出对人有利的信息或者活动,是最好的。这里的“IP”,即是找到自己,意味着认识自己,这也成了6月到7月不眠不休的作业,从未间断过,感觉:两眼一睁,我就想做的事情。正如某天,鲸鱼找我了。他拿着我的充电线,问道:借我用一下。介于充电线仅有一根,我回了他一句:如果你取走了,那我用什么呢?他回答:待会还你,并和我分享:一会和我做一道菜吧?他回答:对呀!借着这个事情,令我有了点感慨,对他说了几句:没关系!你想做的要努力去做,我希望你是你自己!!!以这次为例。坦白说,有时候,我并不是很喜欢陪着你做饭的,但我不拒绝你,也不反对你,是因为我认为做饭可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爱你的方式,并不一定捧你在手心。这个“是你自己”,并非代表你会孤独的,而且,随着成长的痕迹,你也会越来越懂事的,所谓“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秒懂”,大抵就是这样的!!!在经历中,我们可以明白:其实,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的世界,本来就有感情、有生活、有情绪、有不讨喜的行为,但所有的“负能量”同样不值得我们去讨厌的。在相处上,我们也能学会了包容和理解、尊重,是和谐的关键。为了化解纠纷,我们因此对学习产生兴趣,这才是我想看到的,也是创办【小张生活学园】的目的。看,为了运营,我开始确立目标,并将它们列入小张的“行程表”。以网店为例,它也正式更名为:小张の时光站。这里以减龄、青春、少女为主的服装,适合儿童、女装、校服团队服、毕业班服、职工扩展集体服等等。我是一个过气超龄少女。虽然我没有其他女孩一样有家庭、有伴侣、有朋友的陪伴,甚至和家人的三观不太统一,所幸:和孩子们的相处,真是句句戳心,简称一派和谐!!!我有机会嘚瑟:敢情!孩子的世界是在给我的生活施魔法了,我住在TFBOYS的《魔法城堡》里,挺欢愉的!!!所以,此前惟一的目的:即是用我和孩子的相处方式和个人成长塑造属于我的IP价值。我认为:算是一件<集思广益>的事情。分享正如伍老师所言:是最好的学习方式,通过分享不仅能给予别人知识,更能提升自己的表现力,加深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如同卖货一样,我以为它就是品牌,直到接触了自媒体,我才发现:形式不一样。所谓“IP”,其实是专注一个细分领域,成为细分领域第一名,是一种战略选择。还有她的想法:其实,写作不能有顾虑,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就要接受被公开,即使经历的难以启齿,我们可以让读者看到真实的自己。“我不是光得一个机器人在写,必须有血有肉,让人家知道你是一个重感情、爱生活,充满正能量的人。”的确,从公众号开启🔛之后,它注定和我的生命有关联。在这一生中,该有的、该面对的,一样不会少!!!有人给我的建议:卖东西挺好的。依我之见,买东西的人,始终有点“神经大条”。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不懂得尊重别人工作,以为要求客服待他(她)如上帝。”1.容易受评论影响,爱有小动作(比如中差评、随意退换货),这一类型的人主要是不自信(自卑),总以为模特儿穿的就是最好看的,却没有正视自己的勇气,去尝试喜欢它们。2.爱划清界限,比如在咨询某个商品时,不愿意接受过多的建议,一旦客服讲的多了,他们会比客服还先来吐槽你“态度”,甚至出动官网客服。敢情这样的“闹剧”,像<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类型的人,认为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我告老师去!”意外的是---这一次,我又敲定主意:希望它和公众号一起联手,打造属于【小张生活学园】的梦幻乐园,尽心尽力给大家推荐每一款好用的、好玩的、舒服的宝贝,愿:生活待我们如“少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