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言的结局,无声的进步

 新用户9366MN2j 2022-11-18 发布于江苏
丰言君


2015年5月,丰言君写了一篇关于小贩与城管的文章《本分与分寸》;2016年1月,丰言君写了这个系列的第二季《无言的结局,无声的进步》;

现增订为新文《无言的结局,无声的进步》,生存比意义更重要!

     无言的结局,无声的进步

文/丰言君

1、

2015年5月的一个早上,丰言君看到一件城管与小贩(后面简称F)之间发生真实的事,分享给大家。

F是位中年妇女,脸上有很深的皱纹,年龄看起来偏大,一看就是饱经风雨的样子。

我有时等车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她在一个商住一体的大楼门前广场卖早点,主要卖卷饼和豆浆,生意看起来还不错。

丰言君正在公交站台听音乐陶醉等车的时候,突然抬头看到一辆面包车停下来,冲出几个年轻男士,原来是城管。

一眨眼的功夫,已经来到小贩摊前,一个城管一把夺过小贩的正在做卷饼的铲子等工具,小贩一看不妙,拖起三轮车就跑。

城管也没急着追她,过了大约一分钟,F回来了,我正纳闷怎么回事。

F突然跪在一名城管面前,边哭变喊求他把工具还给她。

城管问她:“为什么屡教不改,还是在这里卖早点”。

F边哭边喊道:“我求你们放过我,我没有办法,没有其它活路。”

公交站台的男男女女都默默看着,十分安静。

城管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工具递给了小贩。

这一刻,阳光明媚,清风拂面。


2、

2016年1月,深冬。

天气预报预测今夜有暴风雪,年轻的情侣们有暖气的房间里吃着火锅、唱着歌,而小贩们在凌冽的寒风外面拖着三轮为生活奔跑。

丰言君去上班途中,在熟悉的老地方,一下子看到了F,她正熟练的做着卷饼,周边围着不少人,生意看起来不错。

为什么代表公权力的城管搞不定看起来弱不禁风的F,大半年过去了,F为什么依然可以我行我素?

3、

先从城管说起,热门电影《老炮儿》里一段城管的戏受到南京城管赵阳的质疑。

他写道:

其一,城管队长会扇小贩耳光吗?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我不敢说这样的事绝不会发生。但是现实中,……,带队的城管队长打人极为罕见。张队明显带有侮辱性质地去扇小贩耳光,这就不仅是嚣张,而是缺心眼了。

其二,“没收”真的合理合法吗?张队向老炮儿解释:“他无照经营,就得没收,这合理合法。”这句话从老炮儿、编导、普通群众口中说出,都很正常,但唯独从城管“张队”口中说出,乃是极大笑话。……城管“没有罚没的权力,只有暂扣的权力”“这些经营工具扣下了,只要交了罚款,回头就能领走……”老百姓有误解,城管一直在解释,影片中张队竟然口口声声“没收合理合法”……。

其三,执法车辆被砸能现场收钱私了吗?执法车辆被砸,稍有常识、头脑正常的城管第一个反应都会是报警、报保险公司,确定责任和损失,怎么会像张队一样随口报出损失金额?更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会接过不相干的第三方(老炮儿)送上的三百元赔偿款,并且不写任何协议和收条?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个可以理解。但此类情节设置为突出“老炮儿”,却无形中伤害了城管。

2006年,北京的一位城管队长李志强,因“没收”小贩三轮车引发的冲突,李志强被小贩崔英杰刺死。

崔英杰一审被判死缓,后减为无期、有期徒刑20年。

当时媒体几乎一边倒为小贩崔英杰求情对判决结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情与法拿捏的尺度的确耐人寻味。

城管设立之初,因为个别城管暴力执法并受到媒体渲染后,老百姓对城管的印象就处于非常差的状态。

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首因效应”或者“第一印象效应”,指的就是这么一回事。意思是:普通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第一印象形成后,个体的认知要发生重大改变相对就会难一点。所以,改变老百姓对城管的不良印象是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似乎城管合法行为也会受到普通民众的不理解。

媒体为追逐眼球,也会时不时爆出城管“暴力执法”的新闻,虽然这只是假象或者是很少的个例。

群体的狂欢,需要的往往并不是真相,而是类似在酒桌上可以宣泄的快感,正如美国媒体传播大师尼尔·波兹曼 在《娱乐至死》中惊呼:我们从印刷时代变为电视时代(媒介方式的改变)以后,不理性、娱乐至死类型的信息越来越多的霸占了我们的思维。

所以,当我们看到城管下跪执法时并不会感到特别讶异,而是一笑而之。在这样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面对这样一群相信“吃人血馒头”可以治疗肺痨的民众时,城管的选择虽是无奈但不失为一种保护自己的选择。


4、

接下来探讨小贩。

“是市容市貌重要,还是生存重要?”大家可能会捣糨糊式的回答:“都重要。”

的确如此,都重要。

但,何为先?

对小贩来说:当然吃饭重要,而且很多人都是上有老,下有小。

但凡有更好的选择,小贩也不会拖着三轮打游击。


冯小刚的电影《1942》讲了一个逃荒的故事。告知我们在饥饿等生存压力下,什么“法律”、“主义”、“意义”都会黯淡下去!

那城管怎么办,毕竟他们是代表政府执法的主体。

古人讲:一张一弛,中庸之道。这个执法权的确挺难的,城管拿捏“本分与分寸”、“情与法”的平衡感就会特别重要。

而分寸感不到位的城管和小贩发生冲突也就在所难免了。

5、

那F为什么就是不换地方呢?

这就是老百姓朴素的智慧了,她选择的点人流量大,生意相对好。

换了地方就不会有这么好的生意了。

所以,即使容易撞城管的枪口,她也要死撑下去。

力量和坚持从来不是看外表的,真正有力量的人往往会有一种类似本能的执着!

当执着如斯的小贩碰到本就同情他们的城管(毕竟人心都是肉长地),再加上来自外部的各种压力比如媒体的监督、老百姓的手机视频,城管的退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对小贩和城管,这何尝不都是一个无奈的选择,无言的结局?

那么,有解吗?其实,并不需要天下大同那一天。

中国梦必然包含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必然需要一个让老百姓“吃饱饭、穿暖衣”的实践来落地。

否则,说什么都是扯淡!

因为生存比意义更重要!

来源:丰言丰语(微信号fyfyfx)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