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造我们的学习

 新用户9366MN2j 2022-11-18 发布于江苏

继续读《毛选》,对第三卷其中一篇《改造我们的学习》深有感触。

文章主要说的是我们党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在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方法。主席认为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是我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在中国革命具体实践出现的问题。

主要的问题,第一种主观主义的态度。

为了单纯的学习理论而去学习理论,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

一些人对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空洞的“理论”上。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

推而广之,大家发现是不是现在这样的人也是不少见的。

不少人可能认为读书多的人牛逼,而不知一些人纯粹为了读书而读书,通过考试或者考证来证明自己,进入到了一个死循环。

第二种是有关如何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不是单凭热情去工作,而是要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重点在于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实际结合起来,是为了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

要有的放矢。

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列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引出正确的结论。

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夸夸奇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

……

是不是特别有前瞻性,而且在当下毫无违和感,拿来就可以用。这就是强大方法论的普适性。

就读书、学习而言,数量我认为并不是重要的,虽然我读的书也很多很多,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和我们的工作、生活相结合。

读再多的书,如果不能与实践相结合,不能指导实践,进而在实践进一步优化我们的理论是一件很让人遗憾的事情。

主席的《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文章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提醒,我们不要做芦苇、做竹笋,因为: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