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书单精选(2)

 新用户9366MN2j 2022-11-18 发布于江苏

继续推荐2020书单

2020书单精选

11、《为什么是毛泽东》

一本新书。

我认为作者任志刚对毛主席的思想理解的深度是超越太多其他书写毛主席作者的,作者在本书提出“改变中国与世界”是主席一生没有改变过的主线。

作者提出他(毛泽东)把握的力量是枪杆子,基本方针是大联合,不懈的工作是教育民众,都是一语中的,让人认同。

地位的上下沉浮,并没有使他放弃使命,这是主席意志力的表现,自己同志给予的屈辱,敌人的极端残暴,并没有使他偏激报复,这是因为他拥有佛家的慈悲心怀,这使得中国革命具有最光辉的结果。

12、《穷查理宝典》


这本《穷查理宝典》基本上每年都要翻一遍,为什么?

因为经典。

《穷查理宝典》收录了查理差不多一生中黄金20年最主要的公开演讲,书中十一篇讲稿全面展现了这个传奇人物的聪明才智。

贯穿《穷查理宝典》全书的是芒格展示出来的聪慧、机智,以及庞大的知识体系。

他提出多元模型思维影响了国人很多牛人,甚至有人靠研究各种模型思维为生。

他热爱阅读,一直强调阅读给人能带来许许多多的好处,在中国影响了很多人,在金融投资界,热爱阅读的人比比兼是,谁说有一部分人是受他的影响呢?


13、《对赌:信息不足时如何做出高明决策》


总有些时刻面临关键决策。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在决策时时常面临信息不足、不理性和盲从的局面。一旦决策错误,就要用更长时间来为之买单。而这本书的作者 Annie Duke 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参考。

她是一名职业德州扑克选手,认知心理学博士,本书的核心观点是我们需要以概率化的思维,去进行生活中的决策。

《对赌:信息不足时如何做出高明决策》通过许多生动的案例,介绍了一套人人都可以采用的、强大(但易于操作)的方法。它让你了解决策背后是概率选择,真正关注决策质量而不以结果论成败;让你破除心理上的自利性偏差,让你在情绪不稳的情况下及时退出止损。

培养了科学的认知习惯后,加上各种思维工具的有效运用,如同伴制的求真团体和心理时间旅行法等,最终建立你强大且完整的科学决策系统。

14、《习惯的力量》


经典重读。书中提出了“习惯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替代”让我持续受益。

作者为查尔斯·都希格,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

我们每天做的大部分选择可能会让人觉得是深思熟虑决策的结果,其实并非如此。人每天的活动中,有超过40%是习惯的产物,而不是自己主动的决定。虽然每个习惯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习惯综合起来却对我们的健康、效率、个人经济安全以及幸福有着巨大的影响。

习惯是我们刻意或深思后而做出的选择,即使过了一段时间不再思考却仍继续、往往每天都在做的行为。这是我们神经系统的自然反应。习惯成形后,我们的大脑进入省力模式,不再全心全意地参与决策过程,所以除非你刻意对抗某个习惯,或是意识到其它新习惯的存在,否则该行为模式会自然而然地启动。你想改变习惯,先要了解你属于你自己的“习惯回路”。

《习惯的力量》融汇各行业数十个生动的案例,告诉我们:习惯不能被消除,只能被替代。

只要掌握“习惯回路”,学习观察生活中的暗示与奖赏,找到能获得成就感的正确的惯常行为,无论个人、企业和社会群体都能改变根深蒂固的习惯。


15、《空谷幽兰》

《空谷幽兰》是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在中国寻找隐士的记录书籍,主要围绕他在终南山寻找隐居的隐士而作,并对中国的隐士文化做了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全书多采用白描的手法,自由随性,又极富感染力。该书出版之后,引起了海外学习和研究中华文化的浪潮。

给我的启发是每个人的活法真的不太一样,你觉得呆在有暖气的房子打游戏、享受美食是一种活法,但也有很多人不以为然,比如这些隐士,精神上的追求永远是第一位的。

这本书影响颇多国人,一位女士受他影响寻找中国的女隐士并写成了一本书。所以好的书影响是巨大的,某种程度改变了某些人的生命旅程。

16、《至高权力》




这本厚厚的书在一些人眼中应该颇为枯燥。

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股市暴跌,银行倒闭,失业率飙升。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临危受命,上任总统后开始实施一系列新政,改善民生经济。

1935年,最高法院在多个判决中阻击新政,削弱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力,新政严重受挫。

1936年,罗斯福以绝对优势连任总统,登上权力的巅峰,开始酝酿反击最高法院,一场最高领袖与最高法院之间的对决就此展开:报刊和电台煽风点火,国会陷入没完没了的争吵,罢工和暴力事件此起彼伏;与此同时,海外法西斯势力崛起,有关罗斯福将通过干预司法以实现独裁统治的谣言四起,民主制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通过研究大量的手稿、信件、从未出版过的日记,以及对各种司法记录和新闻报道的详细调查,杰夫·谢索再现罗斯福、白宫幕僚、大法官、议员、政治投机分子、媒体大亨等人物,重绘1930年代美国最高法院的真实面貌,全面展示美国政府三大分支之间极具张力、互相制衡的角斗。

对政治或者对如何平衡各种力量人,重点推荐你阅读。

所谓的法律至上,你看了这本书你会知道,这是虚幻的,背后都是政治、权力和利益。

17、《春山好》


前面推荐的书都太专业一些了,故推荐一本刚刚出版的闲书。

《春山好》是苏枕书在京都十余年间的生活体验与求知历程,记录她有关东亚历史、社会的见闻与思索。

书中很多细节颇琐碎,但能感受到作者的真心实意。从这本书也可以看到日本人的一些性格特点,和国人差异颇大……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都希望到别人居住的地方去感受,而他人到我们居住的人旅行的意义所在吧。


18、《不存在的人》


我们大多数人都很幸运地有一种“正常”的自我感,但并非人人如此——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我感通常是支离破碎的。

科塔德综合征、身体整合认同障碍、阿斯伯格综合征、狂喜癫痫、精神分裂、人格解体、离体体验……在几乎每种精神疾病中,你都可以看到,自我感的各个方面都与身体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

作者阿南塔斯瓦米围绕精神疾病进行了大量深度采访,整合心理学、精神分析学和神经科学的知识,巧妙地审视了脑、身体、心智、自我和社会之间令人困惑的联系,揭示了人类自我感的强大力量。

读起这本书,让人颇有惊悚之感!


(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