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大屠杀大佐级元凶:第九师团第18旅团步兵第36联队长胁坂次郎

 兰州家长 2022-11-18 发布于甘肃

胁坂次郎是南京大屠杀大佐级元凶,时任日军第九师团第18旅团步兵第36联队长,该联队是日军主攻南京光华门的部队之一,南京沦陷后率部参与了“南京大屠杀”,实际上从上海至南京的一路进攻中,胁坂次郎和他麾下联队官兵,就已经开始了烧杀抢劫和屠杀无辜的平民。

文章图片1

胁坂次郎

胁坂次郎出生于1886年3月17日,是日本古代丰田秀吉麾下武将胁坂安治的后裔,因此常常以家族史上的“荣光”为傲,1907年5月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9期步兵科,与河边正三、今村均、本间雅晴、田中静一、阿部规秀、沼田德重、喜多诚一等人为同期同学,但他与阿部规秀一样,此后并没有考上日本陆军大学校,可以说是给“荣光”家族丢脸了。

1933年3月18日,胁坂次郎被调到日本关东军,以中佐军衔出任独立守备队第5大队长,关东军独立守备队是“日俄战争”后的产物,根据日俄签订的《朴茨茅斯和约》,日本取得了“南满铁路”的使用权,这是沙俄修筑的中东铁路中的一段,即长春至大连的铁路,双方约定在中国东北境内设置一定的守备兵力,以确保铁路线的安全畅通,并约定每公里守备兵力,以不超过15人为限。

文章图片2

关东军守备队

日本以保护“南满铁路”为名,组建了“铁道守备队”,从1907年开始又将“铁道守备队”改称为“独立守备队”,司令部设在吉林公主岭,司令官为少将军衔,下辖6个大队并直属1个重炮兵大队,沿“南满铁路”分段布防,而第5大队下辖4个中队,驻屯在辽宁铁岭地区,负责保护辖区铁路线的畅通和安全,并对沿线的抗日武装进行讨伐和镇压。

1935年3月15日,胁坂次郎被调回日本,在近卫师团司令部任职,先后辅佐了朝香宫鸠彦王和桥本虎之助两任师团长,近卫师团是日本皇室的“御林军”,担任东京核心区域的警备任务,而胁坂次郎在任内经历了“二.二六事件”,该师团也有一部分人参加了叛乱行动,但相比第一师团则要少很多。

1936年3月28日,胁坂次郎晋升陆军大佐,升任麻布联队区司令官,所在地在东京赤坂区青山南町,负责征募和训练新兵,“临时召集令”就是由麻布联队区司令部发出的,日本许多军事机构都设于此,其中第一师团司令部和陆军大学校都设在该地区。

文章图片3

临时召集令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胁坂次郎于8月2日调任第九师团第18旅团步兵第36联队长,其时第18旅团长为井出宣时少将,同属该旅团的另一支联队为步兵第19联队,联队长为下枝金之辅大佐。

第九师团被日军大本营投放到淞沪战场,增援松井石根统率的上海派遣军,该师团于1937年9月23日从大阪乘船向上海进发,并于9月27日在上海吴淞口登陆,当即参加了刘行之战和顾村塘桥之战,此后又先后在陈家行顿悟寺、蕰藻浜、大场等地与中国守军激战,直到柳川平助率领第十军从杭州湾登陆后,中国守军才开始陆续后撤,第九师团这才攻入并占领上海市区。

文章图片4

进攻中的日军

上海沦陷之后,第九师团又与第三师团协同,继续追击正在后撤的中国军队,相继攻陷了太仓、昆山、吴江等地,并于11月19日占领了苏州城,日军在城内实施了抢劫和屠杀,尤以第九师团的富士井联队最为残暴,11月24日又在苏州平门举行了入城仪式。

1937年12月1日,第九师团与第三师团鹰森孝的步兵第68联队,兵分两路向南京攻击,井出宣时的第18旅团沿太湖北岸进攻无锡,胁坂次郎联队在无锡犯下了许多反人类罪行,不但大肆劫掠财物,而且疯狂屠杀无辜平民。

文章图片5

日军攻占无锡

胁坂次郎联队所在的第18旅团与秋山义兑的第6旅团在常州汇合之后,又沿金坛、天王寺、淳化公路攻击前进,很快就打到了南京城外围的淳化镇,12月5日下午,胁坂次郎的步兵第36联队与中国守军第五十一师进行激战,这里也是整个南京外围作战最激烈地方,双方在此进行了反复争夺,此地至今仍然留存当年中国军队使用的地堡。

文章图片6

日军进攻光华门

第九师团又相继攻占了七桥瓮、中和桥、大校场机场、通光营房一线,12月9日拂晓,胁坂次郎率领步兵第36联队与人见秀三的步兵第19联队率先攻击光华门、通济门等地,而中国守军是王敬久的第八十七师260旅和桂永清教导总队第1旅的谢承瑞团,一场血战又就此展开。

百余名日军敢死队曾一度突入光华门,被中国守军围堵全歼,胁坂次郎麾下的第1大队长伊藤善光少佐也被击毙,双方持续对峙在光华门地带激战,但最终还是被日军调来的重型火炮,猛烈炮击光华门城墙,成群的日军从残破的城墙缺口涌入并占领了光华门,南京城最终于12月13日傍晚陷落。

文章图片7

光华门

1938年2月,第九师团被编入华中派遣军作战序列,为了打通津浦铁路,由寺内寿一指挥华北方面军实施主攻,并由畑俊六指挥华中派遣军担任助攻,日军这两大军事集团联手实施南北对进作战,以实现华东占领区与华北占领区连成一片,史称“徐州会战”。

第九师团协同第十三师团北渡长江向北进攻,在攻击至安徽池河东岸藕塘、明光一线之后,又向凤阳、蚌埠方向挺进,中国军队在逐次抵抗中后撤,日军又分别在蚌埠、临淮关等地强渡淮河,向北岸的中国守军发动进攻,双方最终相隔淮河对峙,尽管迟滞和延缓了日军南北汇合的速度,但寺内寿一和畑俊六还是会师在徐州机场。

文章图片8

畑俊六与寺内寿一在徐州机场

为了实施武汉会战,日军大本营于1938年7月4日临时编组了第十一军,由冈村宁次出任司令官,此时的第九师团隶属于华中派遣军直辖,而胁坂次郎于7月15日晋升陆军少将并调回日本,出任第三师团留守师团司令部部附,负责招募和训练新兵,为在中国战场作战的第三师团补充兵员。

1939年3月9日,胁坂次郎被停职待命,并于当月22日被转入预备役,至于是何种原因被退出现役,最大的可能是因为其资历及南京大屠杀,此后经历更是不详,最终死于1964年1月2日,曾经获得一枚功三级金鵄勋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