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逢利 | 关于疫情的一点反思

 滕州文学 2022-11-18 发布于山东

图片


2022年10月中下旬开始的这波疫情,来得有些突然,让人猝不及防。疫情就是命令,突然间各个小区开始封控,又突然间全城封控。在封控前的恐慌氛围笼罩中,有市民开始急匆匆购买生活必需品。紧接着就像一辆正在高速行驶的货车,“咔哧”一脚刹车,整个城市又按下了暂停键,顿时原来熙熙攘攘的街面上寂静无声,唯有路口的信号灯像受惊的怪物,不停地眨巴着眼睛,加之路旁在北风中簌簌落下的片片黄叶,给本来冷清的街道陡增一分无以言表的恐惧和不安。

本来,从新冠病毒开始传播至今,已经过了三个年头,按照古人的“大疫不过三年”之说,这种新冠疫情也该结束了。即使目前还未结束,人们似乎也已有所适应,普遍感觉这种病毒已成强弩之末了。因此,针对这轮疫情,作为社会的一分子,笔者感觉也没有什么新鲜内容可记可写。但静下心来,围绕这次疫情,全市各行各业,每个社会成员,包括其他兄弟地区的援助,还是想把这些点滴记录一二,以资将来的回忆,以免时过境迁,把这次抗击疫情的努力抛之于九霄云外。

这次疫情依然搅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让整个城市基本停止了运转。无论是政府人员、医护人员、其他各行各业人员,都在几乎同一时间,放下手头的忙活,转而奔赴共同的抗疫战场。

由于原来疫情并没有在我们的县城大面积传播暴发,因此,虽然民众心理上是紧张的,但在紧张的同时又暗含着一丝侥幸,认为疫情只在兄弟省市,离我们山东——枣庄——滕州,还很远很远。而这一次就显然不同了——新冠疫情已像幽灵一样悄无声息地扑到我们身边,其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在我们这个县城还是前所未有的。陡然严峻的疫情形势让我们闻之无不色变。
图片

此轮疫情暴发后,不断听到身边与疫情有关的各种不安的消息:哪个小区封啦,哪个熟人是密接,又哪个亲人被确诊啦……每一条消息都像一块石头压在胸口,让人紧张得不能正常呼吸,闹得人心惶惶,忐忑不安。我们基层一线人员,特别是男同志,从疫情开始后,就全部吃住在了单位。因为天天面对高风险区域,时时刻刻如临大敌,处于高度戒备状态。说不担心那是假的,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迎难而上的平凡者。形势就是这样不容乐观——不能回家,也不敢、不愿回家,恐怕万一封在家里无法工作,也恐怕给家里人增添麻烦和恐惧心理。后来,机关的同志来辖区增援了,宿舍一时紧张,只好用简易折叠床或直接铺垫子睡地铺。再后来,外地区的同行也来增援了,连外地的医务人员也来滕增援了。之后便是一个小区一个小区分批次往外地转运密接和核酸阳性人员。街上除了与抗疫有关的人和车外,再没有搞其他活动的人员和车辆。人人身心处于高度紧绷状态。

虽然是这样的处境,我又是一个医学方面的门外汉,但我还是认为,只要不和确诊病人密接,人员密集区域戴好口罩,做好个人卫生防护,一般是不可能被病毒感染的。再者,与现在被隔离的确诊熟人通话,听说也并没有什么特别可怕之处,或许和一场普通的流感无异,也没有什么特殊治疗手段。还有专家提出,感染了新冠病毒的患者也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听到如此论断,我更感觉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了。既然是自限性疾病,如同流感的话,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判断,没有什么其他严重基础性疾病和并发症的情况下,不吃药不打针也能恢复到正常的健康状态。
图片

另一方面,通过这几年的疫情,也让我在心里反复苦思冥想。在自然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人类都已经登上了月球,又发射了火星探测器,已经够聪明的了。但疫情方面,现在已经将近三年的时日,绝大部分民众都已注射了疫苗,但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拿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无可奈何,只能被动地人为物理空间隔离,采用原始的封门堵路的方法。加以大面积消杀,又造成次生灾害和大量医疗垃圾,让整个社会人人惶恐不安。最起码,这是我们这代人从没经历过的一种瘟疫,大概从建国以后也没有这么长时间、这么大范围的传染性疫情吧。

再往深层次想想,人类无节制地利用自然资源,包括森林、空气、水土,大自然会不会报复我们人类?我曾经看过这样的论断,说我们人类才是地球最大的害虫。听起来有点滑稽、不可思议,但仔细琢磨,又似乎不无道理。现在凭我们的常识就已经知道,我们呼吸的空气有污染,水土有污染,食品中含有这着色剂那防腐剂,电子产品充斥着生活的角角落落,等等等等……高科技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又像一把双刃剑,无时无刻不在破坏着环境,伤害着我们而不能自拔。

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物种生存环境受到威胁,都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每年的天气极端现象似乎越来越频繁地发生着,越来越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及农业生产、收成。老家地里种植的花生,由于天气原因,已经不像原来我小时候的那种收成了,且根部时不时能发现难以腐烂的塑料碎片。更有一种说法,新冠疫情就像是地球的一种自救平衡,惩罚着贪婪、自私的人类。有句话叫“人类最大的教训是从来不汲取历史教训”。比如说,尽管全球气候异常变暖已成不争的事实,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对空调、汽车的依赖和钟爱。原来我们小时候无空调,但并没有听说因为无空调而热死过人的现象发生;现在处处有空调,反而有了热射病。并且用长远的眼光来看,使用空调只会使地球的整个气候变暖加速加剧。而我们有了汽车之后,更是连腿也迈不动了,出则奔驰,入则宝马,看谁坐骑豪华。但反过来看看我们已经岌岌可危的生态环境,如果说我们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中还能够“苟延残喘”的话,那么,我们的子孙后代呢?又有谁敢保证他们依然像我们一样能“寿终正寝”!?这种假设我不敢想,也不能想……人微言轻,想多了也是白想,或者叫杞人忧天罢了。
图片

疫情也像一场战争、一面镜子,清晰地反衬出了人们在面对共同困境时的恐慌和无助。居家隔离,出入没有了自由,生活秩序被完全打乱了。天天除了固定地做核酸,似乎茫然不知所措。以致于人人自危,人人都是携带病毒的嫌疑人。在因天灾人祸失去自由、失去自由选择的情况下,人们居家老少只求平安,只求吃饱,对吃好吃孬已经没有那么地挑剔和介意了。想想出入豪华酒店时,肉山酒海、山珍海味的风光时刻,是不是觉得对于我们自己是一种辛辣的讽刺!

总而言之,我们每个人,以及每个社会组织和单位,都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怎样合理利用而不是挥霍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保护好造物主留给我们的蓝天、碧水和绿地吧!

——E N D——

图片

作者简介:赵逢利,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滕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自幼酷爱文学,“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变成铅字”一直是他不懈的追求和梦想。虽年过半百,仍奔波于治安工作一线。工作之余,偶有短篇文字见诸《滕州日报》、《抱犊》杂志、《今日头条》、《小警之家》、《铁道警院管理系》等媒体、公众号。《日新月异看发展》一文在枣庄市委宣传部、枣庄市文联组织的“建国七十周年征文比赛”中荣获三等奖;《浅议选择》一文曾荣获枣庄市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优秀奖。2020年被推荐为“滕州市十大阅读推广人”之一。



“滕州文学”投稿邮箱:tengzhouwenxue@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