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亚洲最美Yan星!风月片开山之作,征服数人!

 Daweb_YN 2022-11-18 发布于云南

图片

说起香港风月片,第一反应想起的大概率是八九十年代风靡一时的那些香艳大片。但作为港产风月片前身,香港风月片正经开始成为一种电影类型,至少还要往前推十几年。那就是邵氏的第一部风月片。

《大军阀》图片

1971年,从邵氏出走台湾创业失败的李翰祥再度返港。

当年,在嘉禾电影的王牌——李小龙功夫片的重创之下,邵氏也正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图片

为拯救危机中的邵氏,邵逸夫主动请回了曾经的摇钱树,开创过一代黄梅调电影热潮的李翰祥。

图片

而1972年上映的风月喜剧《大军阀》,正是李翰祥回归邵氏之后的第一部作品,也是李翰祥向邵逸夫证明自己在全新领域的票房号召力的作品。

图片

剧情讲述土匪庞大虎因帮助俄国抗击日本而成为北方的大军阀。目不识丁的他却常自命不凡,闹出了不少笑话。

图片

当地大旱,求雨不成的他大骂龙王,命令炮兵对龙王爷开炮,结果误撞下雨,他为此沾沾自喜。

图片

他审理高白氏因夫死不甘寂寞,勾引小叔子不成,反诬他强暴一案。庞大虎命两名士兵在公堂上试行无法得手,于是把诬告的高白氏拉出枪毙。

图片
图片

民国18年北伐军统一全国,日本人为破坏中国统一,支持已下野的庞大虎东山再起,不料当年曾被他无端杀死的戏班老板之女兰芳出现,枪杀了这个阴谋卖国的坏蛋。

图片

李翰祥其实志不在风月。

对于自己被誉为香港风月片代表这件事,他曾说:我拍的那些喜剧呀,风月片呀,完全是为了卖钱。

图片

虽然是一部由一大堆军阀段子拼凑而成的大杂烩电影,但《大军阀》利用折子戏结构,故事主线清晰,中间笑料不断,对军阀庞大虎的刻画也惟妙惟肖。即便放到现在看,依然觉得嘲讽逗乐十分过瘾。

图片

图片

对于大胆试水风月电影《大军阀》来说,其中的风月桥段其实只能算是作为点缀的生财噱头。

图片

将喜剧和风月杂糅,一部李翰祥出品的捞金之作,却横空出世地成为当年三大卖座华语电影之一,顺手摘得第19届亚洲影展描写人物最成功喜剧片奖,还捧红了之后20年里香港最重要的喜剧演员——许冠文。

图片

同时这部电影里狄娜也成了港片经典之一,根据狄娜一方的说法:当时,李翰祥找到了狄娜,称自己事业正处在低潮,希望狄娜捧捧自己。

图片

出于“义气”的因素,狄娜接拍了《大军阀》,而且剧本中对于部分敏感的镜头只字未提。

图片

狄娜当时拿到片酬,就买了一只镶嵌着钻石的小马,刻上“马到成功”的牌匾送给李翰祥,还自备服装道具等,表示自己是来帮忙的。

图片

图片

直到开拍这部分戏的时候狄娜才得知真相,但李翰祥再一次欺骗了狄娜,承诺“只拍远景的腰肢部分,会挂轻纱”。

图片

哪里知道李翰祥在暗处设置了隐秘机位,偷拍了整场比较敏感的戏。换来“义气博儿嬉”。

图片

然而根据李翰祥一方的说法:当时狄娜山穷水尽,主动过来求角色。现场大大方方出演部分镜头,还送了他一个纯银的四匹马拉车模型:“哇,我给她的片酬根本不够买这么贵重的银马车!”

图片

图片

狄娜后来将自己拍摄的经历,用“荒谬”二字做了极致的概括。

图片

毫无疑问,《大军阀》虽不是香港历史上第一部风月片,却绝对是第一部票房口碑双丰收的电影。

图片

它大胆开启了邵氏和香港电影的风月片浪潮,也让邵氏坚定了风月片这条全新的生财之路。

《大军阀》当年在票房上正面硬刚李小龙的《精武门》,年度票房第三。


《大军阀》

喜剧|92分钟|中国香港|1972

导演: 李翰祥
编剧:
 李翰祥
主演: 许冠文/何莉莉/何莉莉

豆瓣 7.5     IMDB  6.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