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的富二代,一共有两种。 第一种,父母居安思危,给后代最好的教育,让他们成才,未来好接手自己的生意。 ![]() 这样培养出来的富二代,无论是做生意还是待人接物,都非常得体。 即使未来家族败落,他们也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和人脉,东山再起。 第二种,父母长期忙于做生意,从而忽略对后代的教育,只给他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 这样培养出来的富二代,性格嚣张跋扈,花钱大手大脚,不会赚钱,只会在外面为非作歹。 一旦家族事业倒塌,他们的生活,往往比普通人还不如,没有一点独自生存的能力。 生在天津的富二代“Chuck”,毫无疑问属于后者。 ![]() 父母年轻时便凭借经商,攒下巨额财富,“Chuck”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面对这么好的资源,“Chuck”并没有珍惜,而是选择荒废学业,整天在外面胡作非为。 父亲的生意轰然倒塌后,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连独自在社会上生存下去的能力都没有。 为了生活,他只能到餐饮店后厨打工,每天做最累的生活,还要倒泔水、洗泔水桶。 人生的大起大落,两年时间,“Chuck”尝尽社会中各种“酸甜苦辣”。 辉煌时,身为富二代的“Chuck”,到底过着怎样奢靡的生活? 落魄时,他又遭遇了什么,是否能实现对自己的救赎?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天津“最惨”富二代,“Chuck”的故事。 ![]() 在“Chuck”的认知里,钱就如同大风刮来的,金额不过是计数单位罢了。 “钱不就是用来花的吗,要不然跟废纸有什么区别?” ![]() 从小,“Chuck”的账户中就不缺钱,从小学开始,他便过着极其奢靡的生活。 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中,“Chuck”掌握到人生的第一个“真理”。 “学习,好像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有用!” 从这之后,“Chuck”开始荒废学业,一直到初中毕业。 中考那年,“Chuck”的分数令父母无法启齿,上不了高中,只能送儿子去北京读中专。 那一年,“Chuck”16岁。 “Chuck”倒觉得无所谓,上学对他来说,不过是换个地方花钱罢了。 那两年,是“Chuck”家族生意最好的时候。 ![]() 在他的记忆中,卡中一直有钱,他根本不需要知道金额,只需要刷卡就可以了。 大学前两年,“Chuck”就是这样过来的,用他的话来说就是。 “一直都处于纸醉金迷的状态!” “Chuck”的花钱方式堪称疯狂,他从不上学,也不住宿舍,每天住在15000元一晚的酒店中。 早上睡到11点钟,吃过午饭后,去商场买衣服,然后吃下午茶,晚上到工体的酒吧蹦迪。 这样的生活,“Chuck”一过就是两个星期。 “Chuck”不会开车,他也不需要开车,在北京的两年,他从不坐地铁,也不做公交、打车。 每天,他都会到租车公司去租一辆超跑,然后雇一位司机,帮自己开车。 ![]() 他只需要每天早上醒来,让司机开着车到酒店来接自己就可以了。 上学的两年时间里,他最喜欢做的,除了逛街、蹦迪,就是刷各种美食APP。 看到自己喜欢的,即使是在深圳,他也会坐飞机去吃,吃完之后再飞回来。 这样离谱的事情,一般只会发生在电视剧中,却是“Chuck”真实的生活写照。 因为有钱,“Chuck”所处的圈子也和普通人不同,他的身边,几乎全都是北京的富二代。 大家都有钱,全都心高气傲,并且喜欢攀比。 “Chuck”的好胜心很强,别人有的,他也一定要有,并且要比人家更好。 ![]() 他曾经在一个晚上,花200万购买了一枚钻石戒指,只为和朋友赌气。 但事实证明,没有谁的生活是一成不变的。 “Chuck”的生活看似奢靡,不过是镜花水月,月亮照耀下的一汪潭水罢了。 只需要轻轻一戳,便会支离破碎,失去往日的美好。 这一天,很快便到来了。 ![]() 一天,“Chuck”正在蹦迪,接到父亲的一通电话。 “家里的生意不太行了,你以后花钱注意点,不要在这样大手大脚了!” 从那之后,“Chuck”每个月的生活费越来越少。 5000元、3000元、2000元,这笔钱对普通学生来说,已经是一笔巨款。 但对“Chuck”来说,连他一夜住宿费的零头都不够。 ![]() 无奈,“Chuck”只能回到宿舍居住,没钱之后,他所处的圈子也开始排斥他。 事实证明,富二代只会和富二代玩,你没钱后,立刻就会被他们抛弃。 一开始,他们还会带着“Chuck”一起逛街、一起玩。 “那个东西挺不错的,我们买下它吧!” “我觉得不怎么样,下次吧!” 久而久之,没有富二代再愿意和“Chuck”相处,因为他们知道,“Chuck”已经落魄了。 “Chuck”也曾经尝试,再次融入富二代的圈子里,却发现没钱,他们根本不跟自己玩。 他每个月只有5000块钱,花光了,后半个月他就只能吃馒头就老干妈。 ![]() 为了赚生活费,他开始变卖自己之前购买的奢侈品,其中绝大多数,都被他卖给了典当行。 换来的钱,够他支撑相当长一段时间。 但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钱早晚有花光的那一天。 家里生意越来越差,如果他想在北京继续生存,唯一的方法便是找份工作,自己赚生活费。 于是,他在学校门口的麻辣烫店,找了份后厨的工作。 工作的第一天,他便将小时候自己学到的“真理”推翻了。 “S难吃,钱是真难赚啊!” 每天,“Chuck”都要在后厨洗大量的碗筷。 ![]() 快餐店的后厨谈不上多干净,工作服泛着难闻的气味,洗碗池随处可见客人吃剩下的食物。 第一次闻到这样的味道,“Chuck”几乎要将隔夜饭给吐出来了。 这还不是最恶心的,最让他无法接受的是,每天下班前,还要到垃圾桶倒泔水。 从小养尊处优惯了,这样的工作,“Chuck”自然无法接受。 因此只干了两个月,“Chuck”便从麻辣烫店辞职了。 之后,他进入咖啡店,成为一名小时工,继续自己的打工生涯。 ![]() 他本以为,咖啡店的工作能相对轻松一些。 却没想到,这里的工作并不轻松,跟麻辣烫店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 每天早上五六点钟,“Chuck”就要骑着自行车,到店里去开糕点柜。 咖啡店的工作非常忙碌,早上七点开门,低下头,等再抬起头的时候,已经到了下班时间。 身体上的累倒是其次的,最让“Chuck”受不了的,是在咖啡店,他依旧要倒泔水。 每天下班,他都要蹚着满地的泔水,忍受着恶臭,将泔水倒进垃圾桶。 倒完之后,他还要将泔水桶带回店中,然后进行清洗。 ![]() 这样的生活,让“Chuck”几近崩溃,他曾经不止一次,在出租屋内独自哭泣。 但如今,没有人再会惯着他,哭完之后,他依旧要爬起来,继续一天的工作。 他每天最幸福的时刻,便是下班之后,和几个好朋友一起到小酒馆喝酒。 一次,一个朋友给他提供了一个建议。 “你不可能在咖啡店打一辈子的工,你对奢侈品如此熟悉,为什么不去做内推?” 朋友的话给了“Chuck”启发,几天后,他辞去咖啡店的工作,到商场一家奢侈品店做兼职。 这份工作并不轻松,上班第一天,“Chuck”就遇到了麻烦。 ![]() 店铺还没开门,一位衣着奢侈的大娘就在门外不停抱怨。 “我都等了这么久了,为什么还不让我进去?” 大娘的咄咄逼人,让“Chuck”心里非常不舒服,于是回怼道。 “我们这卖的都是高单价商品,弄丢一个,我赔不起!” 这句话,彻底将大娘激怒,他冲上前去,一把抓住“Chuck”的衣领,抡起巴掌打他的脸。 “你再乱说话试试?看我不打死你!” ![]() 大娘的愤怒举动,引来不少路人围观,面对众人的指指点点,“Chuck”第一次在人前崩溃。 他蹲在地上,嚎啕大哭,好像要将这段时间受的委屈全部发泄出来。 但发泄之后,他依旧要站起身来,对顾客笑脸相迎,完成一天的工作。 ![]() 奢侈品店麻烦,远不止如此。 “Chuck”的状态,让店铺经理非常不满,甚至在第一天,就直言不讳地对“Chuck”说道。 “我真的非常非常讨厌你!” ![]() 虽然经理对“Chuck”十分不爽,但知道他是好苗子。 因此在工作上,他不留余力地帮助“Chuck”。 每次上面有公开课,经理都会叫“Chuck”去旁听,并在工作上,给予他非常大地帮助。 除了工作外,生活中经理也给予“Chuck”非常大的关照。 因为长期喝酒,导致“Chuck”患上非常严重的胃病,不好好吃饭,就会吐血。 一次,“Chuck”正在上班,突然开始大口大口地吐血,被送到急诊室抢救了两天。 醒来后,打开手机,经理的留言立刻跳了进来。 “工作忙,没时间去看你,自己照顾好自己!” 看着看着,“Chuck”的眼泪就流了下来。 ![]() 这件事给“Chuck”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他也第一次知道什么是“刀子嘴,豆腐心”。 在以往的奢侈生活中,身边的人不是富二代,就是迎合、恭维他的人。 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下,“Chuck”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将心比心”。 但来到奢侈品店后,他从经理身上学到了很多。 从这之后,他迎来人生的蜕变,性格也开始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 他开始学着体谅、照顾新人,尽自己所能,给他们最大的帮助。 看着他们由衷叫自己“师傅”,“Chuck”十分高兴,比他连住两个星期的总统套房还要舒服。 时光荏苒,“Chuck”彻底融入奢侈品店这个大家庭。 ![]() 舒适的工作环境,让“Chuck”甘之如饴。 以至于父亲打电话,让他回家照顾生意,也被他拒绝了。 “我在这很好,也许我找到我想做的了!” 父亲听闻后,心中有些无奈,但更多的是高兴。 因为他的儿子在饱受社会的酸甜苦辣后,终于长大了。 为让自己进入更大的平台,“Chuck”开始自学英文。 他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店长,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奢侈品店。 如今,他正在为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着…… “三毛”曾经说过:“成长是一种蜕变,失去了旧的,必然会迎来新的,这就是公平。” ![]()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也许会失去很多东西,并为之懊恼。 但在放下的同时,我们两手空空,反而能拾取更多的东西。 曾经失去的东西,即使丢弃,也会化作记忆,深深地刻进我们的脑海中。 因此,不必为此自怨自艾,真正值得我们珍惜的,是那些舍弃旧物之后,得到的新东西。 每多得到一点,便代表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又多前进了一分。 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成长”吧。 |
|
来自: 淡然3a89r15snv > 《(教育)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