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精读】阳明篇条文223-224

 阿尼古经方学习 2022-11-18 发布于广东


【伤寒论精读】阳明篇条文223-224

写在前面:条文依照宋刻版《伤寒论》顺序排序

【条文223】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小编解读:

223条和前面的221条和222条的条文都是说的阳明热证误下后出现的三种情况。221条:“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误下后外邪内陷由于胃中空虚而出现无形邪热热扰胸隔而产生虚烦。接着往下看条文222,阳明误下后,无形之热不仅没能减轻,而且津液严重受损,出现了口渴欲饮,口干舌燥的证候。再看223条出现了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若是从三焦辨证的观点来分析,栀子豉汤的病变部位主要在上焦,白虎加人参汤主要在中焦,而猪苓汤证由于邪热内陷膀胱出现水热互结,导致小便不利,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血尿等津血损伤的症状。由于三者病变部位的不同,治法也有异。热邪在上焦以清热除烦为主,热邪在中焦以清热为主同时用人参益气生津。在下焦,就要清热利水,育阴润燥。柯韵柏针对221、222、223三条原文,文气相连,自成一体,提出:“栀子豉汤所不及者,白虎汤继之;白虎汤不及者,猪苓汤继之;此阳明起首三法”程应旄说:“热在上焦,故用栀子豉汤;热在中焦,故用白虎加人参汤,热在下焦,故用猪苓汤。”称为上越、中清、下利三种治法,以针对阳明三个不同病理层次的病变。

【学习重点】五苓散猪苓汤的异同

两者均有水气内停的病机,均有小便不利,脉浮,发热,口渴的症候,均用利水之法,选用茯苓、猪苓、泽泻利水渗湿。但五苓散之水气内停是太阳病膀胱气化不利所致,其脉浮,发热是太阳表证,其口渴是膀胱气化不利,津不上承所致,其与猪苓汤的鉴别要点是舌质淡,苔薄白而润。治疗用桂枝茯苓、白术,重在通阳化气解表;猪苓汤证水气内停是因阳明误攻致邪热内陷下焦膀胱,并有津伤内热之证,故其脉浮,发热是阳明无形之热,非太阳表证,其口渴是热盛伤津及攻下伤阴所致,其与五苓散证的鉴别要点在于舌质红,苔薄黄,故治疗用阿胶育阴清热,加滑石泄热。

【条文224】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小编解读:

这段条文论述了猪苓汤的禁忌。阳明病燥热亢盛,法当多汗,汗多而渴,渴是饮水自救的生理反应,此时燥热内盛也导致脾胃功能受损,加上热邪作祟必导致胃内津液亏损较重,同时也会伴随小便少。本是津液损伤的阳明热证,治以白虎加人生汤即可。尽管猪苓汤有育阴润燥的功能,实以通利小便为主。若汗多胃燥之证,再用猪苓汤利其小便,轻则大便必硬,重则胃中热邪与糟粕相结成阳明结实证,可能热邪还会上越热扰心神出现谵语等证候。

【小结】今天学习的这2条条文也是非常重要的条文,针对阳明热证一定要详加辨证鉴别,选择正确的治法很关键。再就是重点掌握五苓散猪苓汤的异同,经方的效如桴鼓离开准确把握病程明辨病证。同时对条文中的疑问点也欢迎中医朋友们跟帖讨论,理解有失偏颇的地方欢迎拍砖斧正。

猜你还喜欢:

郑重光治经方误汗案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盗汗案
小柴胡汤与黄芩汤治疗妇人病之探究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运用体会(赖晓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