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征中的红军:“革命理想高于天”

 梦想童年594 2022-11-18 发布于江西

文/刘明钢

文章图片1

1982年,邓小平与傅钟交谈


研读长征的历史,人们常常会问:是什么力量把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聚集在一起,他们明知征途有艰险,却毫无畏惧,万死不辞,前仆后继地奔向一个目标?

崇高理想,坚定信念,是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伟大旗帜,是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力量源泉。正如《长征组歌》里的那句歌词“革命理想高于天”。

中国工农红军基本上由两个阶层组成:一是受过系统的革命理论教育,甚至有在国外留学的经历、懂得一两门外语的政治军事精英;二是来自中国社会底层、大字不识的赤贫农民。虽然来自社会的不同阶层,但是红军指战员都懂得,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工农苏维埃的阳光普照整个中华大地。为工农大众而战,为中华民族而战,为共产主义而战,已经成为广大红军将士的共同信念和自觉行动。为了实现理想和信念,他们可以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

中央红军渡过大渡河后,通过敌人封锁的林华坪时,遭到国民党军机的轰炸,警卫员飞身扑向毛泽东,胡昌保腹部中弹。毛泽东和医生一起为他包扎,但胡昌保已经气息微弱。毛泽东抱着这个不满18岁的小红军说:“会好起来的,我们抬着你走。”胡昌保说:“主席,我觉得血都流进肚子里了。我没什么牵挂,主席多保重。”小红军胡昌保死在了毛泽东的怀里。毛泽东的机要秘书黄有凤说,这是他第一次看见毛泽东流泪。

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罗青长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和我同班的一个小伙伴,生性活泼,平时总爱张着嘴乐,我们叫他“叉口”。过草地时,由于饥寒交迫,他倒下去了。临牺牲前,他拉着我的手说:“罗青长同志,我不行了,你们去把红旗插遍全中国吧!”几十年来,这句话始终萦绕在我的耳边,一直在激励着我,鞭策着我。

为了实现理想和信念不畏巨大的牺牲,长征就是历史上这样一项罕见的军事行动。

中央红军突破腊子口后,在甘南,红3军团军团长彭德怀受命担任陕甘支队司令员。这位红军将领潸然泪下,说:“三军团从第一次反'围剿’的几万人,现在只剩下两千人了……剩下的全是精华,是中国革命的希望。”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8.6万余人踏上征途,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时仅剩7000多人。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近10万大军开始西渡嘉陵江,到达甘肃会宁时只剩3万多人。

后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讲话时说:“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

一支平均年龄不足25岁的队伍,面对千难万险而无所畏惧,因为这支队伍每个人的心中都憧憬着绚丽的理想之梦,因为带他们冲锋的是共产党员和红军干部。聂荣臻元帅曾说:红军打仗打的是干部,打的是党团员。每打一仗下来,党团员负伤之数,常常占到伤亡数的25%,甚至50%。

在长征途中,党和红军的各级领导和指挥员,与普通战士同甘共苦,生死相依;很多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以身作则,冲锋在前,战死沙场。每次有战斗任务,战士们纷纷请战,共产党员更是抢在前面。在强渡乌江的战斗中,组织尖兵队。15个名额,全团几乎人人抢着去。三连连长毛振华直接找到团长耿飚请战。

耿飚说:“看看,又来了,我不是讲过嘛,这个任务非同小可。”

毛振华问:“那为什么不让我去?”

耿飚说:“毛伢子,这可是凫水过江,不同于地面作战。”

毛振华一听,当场把衣服脱了,跳到冰冷的江水中,扎两个猛子给耿飚看。

正是党员干部这种冲锋在前、吃苦在先的作风,激发了战士们的极大斗志和勇气。在当时国内的所有军队中,红军军心之团结和士气之旺盛无疑是首屈一指的。

文章图片2

钟赤兵

长征是什么?有位学者这样概括:长征是为了传播理想而进行的伟大远征,千万民众跟着共产党人穿越中国国土,他们坚信路的尽头就是一个崭新的中国,到那个时候,普天下的劳苦大众都能过上与苏联人民一样的幸福生活。

1935年1月,红军打下遵义,为了争取一段较为安定的时间,攻占了桐梓。桐梓是古代传说的夜郎国的都城,是贵州“土皇帝”王家烈的老窝。桐梓人在贵州军阀部队中当官的特别多,因此,桐梓的洋楼比别的城市多。遵义没有电灯,而桐梓却有,还有一个小发电厂。攻占桐梓后,红军的每个排都被安排驻扎在一座小楼里。战士们乐坏了,这里看看,那里摸摸,许多战士是第一次看到电灯,感觉特别稀奇。

杨成武为了让全团开开眼界,看看“电”是怎么“放亮”的,就与电厂老板联系,协助他们把被国民党军破坏的电厂恢复发电,红军战士还为电厂运来了煤。电厂发电了,电灯亮了,战士们受到一次具体的理想教育。

红军长征翻越了20多座高山,其中的数座位于世界屋脊且终年积雪;渡过了30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险峻湍急的峡谷大江;走过了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面积几乎与整个法国相当。更重要的是,红军很多时候处在数倍于己的敌军的围追堵截之中,平均每三天就要发生一次激烈的战斗。然而,再困难、再艰苦、再危险,也没有动摇他们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中央红军抢占金沙江皎平渡口后,为了抢夺泸定桥,干部团一天一夜急行军120多公里,令人难以置信。总参谋长刘伯承说:“干部团一天走两百里的路程,又是黑夜,又是难走的山路,还有敌人。一个人怎么能一天走这么远的路呢?他们走到了,而且还打了胜仗。”

12岁参加红军的丁德山说:长征途中,我先后负了12次重伤,有肩膀、腿被打穿的,也有肠子被打出来的。孩子们问我为什么受这么多伤,我说,那是因为我打仗不怕死。我没有“李云龙”的本事,我就是想,你能走,我也能走;你不怕死,我更不怕死。所以我特别能吃苦,能挨饿,能战斗。

长征结束后,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总结道:“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

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红军在长征中屡克强敌、战胜艰险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也是红军具有严明纪律的最根本的原因。正如毛泽东所说:这个军队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所有参加这个军队的人,都具有自觉的纪律。

夹金山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雪山。山顶高寒缺氧、险象环生。当年,红5军团第37团的官兵艰难地翻越这座雪山,怀着激动的心情准备与兄弟部队会合时,突然接到中革军委命令:迅速重返夹金山南麓,阻击尾随之敌。军令如山。全团官兵毫不迟疑地掉过头,忍着饥饿、寒冷和极度疲劳,重新翻越雪山,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使党中央和红军主力摆脱了敌军追击。

长征途中,红军经过数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少数民族群众对共产党和红军不了解,再加上国民党和当地封建势力的欺骗宣传,不少群众对共产党和红军存在着怀疑和恐惧心理。因此,宣传并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严格遵守纪律,进而赢得各少数民族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就成为红军战胜困难、顺利实现战略转移的关键。

1935年5月22日清晨,中央红军先头部队进入彝族聚居区。不久,就看到彝民千百成群地挥舞着土枪、长矛,呐喊着出没于山林之中,企图阻止红军前进。

这时,一个战士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杨团长,工兵连连长的枪被彝民下了,衣服也被抢走了!”

“人呢?”杨得志问。

正说着,连长王耀南赤身裸体地走了过来。要在平时,谁见了都会笑,但在当时,没有一个人笑得出来。杨得志问:“部队呢?”

王耀南说:“都撤下来了。”

“他们怎么放了你们呢?”

王耀南说:“碰到一个彝胞,说他是什么头人的代表,要见我们首长。然后,他跟彝胞们叽叽咕咕说了些什么,就把我们放了。”

杨得志说:“人回来就好,赶快找衣服穿上,把部队带好,前面还要你们开路哪!”

“请团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王耀南说,“我看彝族同胞不错,他们光扯着嗓子喊,却不开枪。可惜语言不通,不然,讲清道理,我看他们会让我们通过的。不过——”王耀南摇摇头,又说,“我们工兵连,这还是头一次打这样的'败仗’哩!”

看到此情景,杨得志心中赞叹:真是些好同志。被“缴了械”,甚至剥光了衣服——这不仅是在工兵连,在红军战史上以前也是没有的事——不但没有怨言,而且坚信党的民族政策一定会得到彝族同胞的理解,一定会取得胜利。

1936年2月,红2、6军团进入乌蒙山区,敌军切断了通往黔西南的路,将红军包围在大山之中。危急关头,贺龙下达突围命令,要求部队隐蔽行军,不准点火;马蹄裹布,不能发出大的声响。万余名红军官兵严守行军纪律,神不知鬼不觉地从敌军防线中钻了出去。

老红军唐建能说:“你们问长征那么苦,为什么能坚持下来?我告诉你,最主要的一条,就是我们有着铁一样的纪律。长征初期,蒋介石集中了几十个师的兵力,围攻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为了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我们常常每天要走100多里。在突破大容河、永顺一线时,我们一天一夜跑了180多里,按时赶到了大容河北岸。急行军时,来不及吃饭,更来不及休息,有时饭还没熟,就用洗脸布包着边走边吃。再累也没有人说个不字。”

“不管条件有多艰苦,那各项纪律执行得真是呱呱叫!急行军时,白天敌机轮番侦察扫射,有时正巧躲在橘树林里,不能生火做饭,再饿再渴也没有人违反纪律,有时吃生米也没人去摘橘子吃。正因为纪律遵守得好,眼看着马上要丢掉性命也没有人当孬种,爬雪山过草地没有人软腿。”

文章图片3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作报告

在长征的队列里,有年过半百的老一辈革命家,也有稚气未脱的红小鬼,有男同志,也有女同志,还有少数民族同志。大家为了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同甘共苦、团结友爱、扶老携幼、生死相助,汇成了一股无坚不摧的革命洪流。

长征时,罗青长刚满16岁,长途跋涉使他疲惫不堪,有时走着走着就睡着了。一次在草地暂时休息后,他懵里懵懂地跟着部队出发了。走到半路才发觉枪丢了,吓出了一身冷汗。正要回身去找,忽然看见大队指导员傅崇碧帮他扛着枪。傅崇碧看到小战士终于发现枪丢了,严肃而又和蔼地说:“死人也要守着四块板板嘛!你这个当兵的,怎么敢把家伙丢了?”当时,罗青长又羞愧又感激。这件事让他终生难忘。

罗青长在回忆文章中还写道:记得过岷山时,大雪弥漫,寒风怒号,有些红军战士被冻死在那里。与我同班的姜钟同志由于年小体弱,又得了雪盲症,行动十分困难。班里的战友们发誓:“决不让一个人掉队,就是背也要把姜钟背出雪山。”高山缺氧,空气稀薄,一个人行走都气喘吁吁,再搀扶一个人,困难可想而知。但我们就是凭着阶级友爱,共同战胜了困难。藏族同志天宝(桑吉悦希)也是这样依靠相互扶携挣扎着过了草地。直到后来见面时,他仍称呼我为“老班长”,可见战友感情之深。

红一方面军在翻越雪山后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红一方面军的干部战士几乎都是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红四方面军准备了大量的粮食、衣物,热情地迎接长途跋涉的战友。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的邓小平也亲身感受到了战友的情谊。过雪山的时候,邓小平的马死了,只能徒步行军。会师后,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傅钟慷慨地送给邓小平一匹马和衣服、食品。邓小平几十年后还念念不忘地对子女们说:“过了雪山后,傅钟送了我三件宝:一匹马、一件皮大衣、一包牛肉干。这三样东西可真是顶了大事呀!”

1936年6月,贺龙、任弼时率红2、6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于甘孜。来自湘西的红军每个人都领到一件毛衣或一双毛袜子。指导员说:“这是四方面军慰劳我们的。人家怕我们到草地受冻,全军上下几天几晚没睡觉,剪羊毛、洗净,捻成细细的毛线,又一针一针织成的。”

由于有了红四方面军的接济和支援,红一、红二方面军才得到充分的休整,这对走完以后的长征路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鼓舞着红军战士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也感动着与红军打过交道的人。

丢失了东北的张学良被迫率部到陕北“围剿”红军,开始自以为红军不过是疲惫之师,一打就垮,没想到在榆林桥、直罗镇,东北军被红军打得大败。被俘的东北军军官看到红军中有老人、妇女和儿童,非常惊叹和佩服,说:“你们真是有主义的啊……难道徐特立、林祖涵先生,邓颖超、蔡畅等女士都是因为没有饭吃才来革命的吗?”

张学良也大为震惊。被俘的高福源团长被红军放了回去,向张汇报红军长征的经过,转达了红军抗日的主张。张学良对身边的军长、师长们感慨地说:“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途疲惫,还能击败东北军,是值得深思的。我们都是带兵的,这万里长征,你们谁能带?谁能把队伍带成这个样子,带得都跟你走?还不是早就带没了。”因此,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想亲自了解一下共产党和红军到底是些什么人。张学良秘密前往肤施(今延安),与周恩来举行会谈。双方达成了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共识。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迫使其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开创了国共合作抗日的新局面。

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重访长征路,写下了轰动世界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他写道,在过去的20世纪里,“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红军的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文章图片4

责编:王喻

编审:郑国伟

制作:王喻


本文为《党史博览》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