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文化之糟粕——浅谈孔子与《论语》

 若悟369 2022-11-19 发布于安徽

前几天,回应支持头条上“黑格尔认为《论语》无哲理性”的一篇问答,很多网友认同点赞,但也有一些网友反对和批驳。在此补充几个观点以回应:

1、作为交流平台,自由表达个人观点,都应支持和尊重。本人认为,如果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站在反对阶级压迫的角度,大多数人是反孔的,毛主席更是明确批孔。

2、孔子之《论语》,主旨宣扬等级制度下的行为规范,构建了一套“礼”制,并上升为修养和道德,实质作用被夸大。面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是有醍醐灌顶之感,还是认为是一堆废话?对“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是认同还是不认同?现在有人解说“此君子非彼君子,此小人非彼小人”,那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怎么理解,不能自圆其说。如果这里的“君子”、“小人”还是他们认为的大宗、小宗,那就说明了一个更大问题,此论断太狭隘、太片面,现实中也是不符合的。在这里,只有站位没有是非,或把等级和站位等同于是非,这是一大糟粕。

3、孔子的等级思想,封建统治者与其一拍即合,危害也无限放大。理论的价值不仅在理论本身,更在其实践中的发展,儒学走到极端,必然是愚忠愚昧、相互倾轧、保守贪生。社会发展裹步不前,人亡政息成为历史周期律;内斗内卷,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成为社会现实;仁变成假仁,善变成伪善,伪君子真小人横行。一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揭示了多少人的价值观偏颇和扭曲,吃苦的目的在于压人一头,人生的意义在于奴役更多人。但凡掌握一丁点的权利,就充分利用来压迫、为难周围的人,现实中何其常见。自由、平等,以创造社会财富来彰显人生价值,与其毫无关系。

4、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塑造和影响我们文化性格的不仅仅是儒家。中国人的智慧、思辩、圆滑来源于道家,战略战术思想来源于道家和兵家,侠客心肠、侠义精神来源于墨家,权术策略来源于法家和纵横家。遵儒者批判道家保守“小国寡民”,批判杨朱“一毛不拔”,批判墨家“兼爱非攻”,实属一叶障目。在笔者看来,道家思想的精义是辩证逻辑、天地人合精神,按理论的发展衍变,“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等思想的极端,一定是“一人一花一世界,我的世界我作主”,并同杨朱的“一毛不拔”一样,变为“个人权利不容侵犯,个人财产不得侵占”。以上这些先进思想文化的火花,正是统治阶阶级尊儒的打压,才不断湮灭,只在民间流传,无法成为王朝正统。如若不然,这得领先欧洲多少个世纪啊。

5、大家公认儒家的最大贡献是维护了大一统的国家,以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从历史实践看,在面对外族、强敌入侵时,孔家的嫡传后人往往是最先投降和妥协的族群,国人的气节更多来自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的热爱与自信。同时,笔者认为在维护国家大一统问题上,如果没有尊儒者的打压,以道家的天道智慧,以兵家法家的纵横捭阖,以墨家的胸怀天下及工匠精神,中国人极大可能早早走向了世界各地。试想一下,发明了火药,火炮还远吗?有了指南针,探险天下的脚步会停止吗?如若这样,儒家是贡献还是危害呢;如若这样,现在的世界,可能不只有14亿中国人,而是40亿中国人;不只有一个中国人的中国,而是遍布世界各地的几十上百个中国人建立的国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