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 公馆名宅 - 老上海 - 旧上海有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两个租界,因为有了租界,于是,上海市区的中国地界才被叫做“华界”;上海的租界占了上海市区的中心位置,并把华界分割为南市和闸北两大块,于是人们以“三界四方”来形容旧上海政区割裂的现象。 侨民参照西方城市的模式规划、建设租界,防西方的制度经营、管理租界。极富裕者在自己的土地上兴建自己的私宅,许多达官贵人、豪门望族、巨商大贾都在上海拥有自己的豪宅。 ![]() 李鸿章的丁香花园 ![]() 沪西的华山路是上海知名度较高的马路。清朝官吏在华山路沿线建了不少豪宅,这些豪宅占地面积很大,进入民国后,随着这里地价不断攀升,不少豪宅就被房地产商重建为高档的住宅区,今华山路849号的“丁香花园”则是保留至今的清代豪宅之一。大多数论述称“丁香花园”是清末权臣李鸿章的花园住宅,如《徐汇区地名志》“原系清末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为取悦其宠妾丁香所建造的私人花园,并于院内亲植丁香,故名。”从已见到的资料可以知道,李鸿章的正妻为赵氏,他确有一妾,称浦氏,但无法证明浦氏叫丁香,或小名叫丁香。 在丁香花园的东北面约百余米处是“枕流公寓”,据说该地块也是原丁香花园的一部分,1930-1931年被建为公寓,有多户李氏后人居住在公寓内。 丁香花园内二层英国式小楼是花园的旧物,院内有完全曲折的琉璃瓦龙墙,今人也认为是李鸿章时所建,实际上稍有常识者就知道,龙是皇帝或玉宫专用图案,而李鸿章是大清权臣,他怎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自己的花园里建一龙墙,而是,丁香花园在民国时期一度归张石川所有,为拍摄电影《火烧红莲寺》而对花园进行改造,其包括增建了龙墙。 今丁香花园占地两公顷,内设有餐厅,部分对社会开放。 ![]() 顾梅君在丁香花园 ![]() 陆露明在丁香花园 ![]() 宋庆龄故居 公园1893年1月27日(光绪十八年十二月初十),宋庆龄出生于上海虹口朱家木桥的一幢民宅里,这幢住宅后来被定为“东有恒路(东余杭路)612号”。宋庆龄与孙中山成婚后,因孙中山是职业政治家,没有自己独立的住宅,婚后的几年里,宋庆龄也追随先生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1917年初,思维曾经鼎力赞助孙中山的加拿大华侨在上海拜见孙中山,发现他竟没有自己的住宅,而且每月要自己出65元交房租,大为感动,于是他们决定私人醵资在上海购买一套合适的住宅,无条件赠送给孙中山偕宋庆龄夫妇。这便是姚江路45号一幢两层楼英式花园别墅,孙中山夫妇1918年6月开始就住在该花园洋房里,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北京逝世,这里就成了宋庆龄住宅,一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 宋庆龄故居姚江路 当抗战胜利后,宋庆龄回到上海住所又成了一个问题。从1946年的《上海市行号图》中可以看到,今天宋庆龄故居所在的淮海中路1843号在当时是“林森中路1803号”,这是一幢拥有大块草坪的花园住宅。占地6.5亩,大门开在淮海中路1843号,建筑占地约700平方米,健在草坪的中间偏南。1949年至1960年代初,宋庆龄长期居住在此地,由于宋庆龄是国家领导人,政府在北京另置了宋庆龄住宅,她也经常往来于上海与北京之间。不过,出生在上海,对上海怀有特别情感的宋庆龄常常把去北京叫做“上班”,把回上海叫做“回家”。1981年5月29日,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在北京逝世,不久,原宋庆龄住宅被定为“宋庆龄故居”,并对外开放。 ![]() 宋庆龄故居 ![]() 蒋宋之恋说爱庐 《民国二十四年上海市年鉴·名人录》: 蒋正中,字介石。浙江奉化人。年四十九岁。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住贾尔业路九号。 蒋介石宋美龄住宅属于政府置产,占地约9300平方米,大部分是草坪和花园,正门开在东平路9号,主建筑占地450平方米,法国风格假三层砖木石混合结构,由两幢相连的楼房合称一栋,坐北朝南,东楼为主楼,南立面外突,主。次楼的底层均为略呈弧状的平拱的内廊,二楼改为内阳台,主楼设计为红瓦四坡顶,次楼为假三层,开有屋顶窗,以黑白相间的鹅卵石嵌入拉毛的灰色水泥为外墙,壁脚和窗框以较大的隅石作为装饰,显现出浓郁的乡村田园情趣。 主建筑南面为大彩屏,蒋。宋夫妻和睦,双方互以darling相称,据说花园内有一方太湖石,上镌蒋介石亲书的“爱庐”二字,故蒋、宋住宅被人们称之为“爱庐”。原石早已不知去向,今园内镌有“爱庐”的湖石是今人新镌的,但也有人认为蒋、宋住宅中根本没有“爱庐”之石,只是后人的臆想。 1949年后,东平路9号等住宅由上海市房地产部门接管,今为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使用。9号宅一度为女学生宿舍,今已修缮并得到合理的使用和保护。 ![]() ![]() 沙逊在虹桥路的伊甸园 虹桥路由沪西的徐家汇直通虹桥国际机场,在历史上它是由租界当局在租界以外修筑的马路,被叫做“越界筑路”,同样,它又是上海出现的一条最早的由市区通往市郊的等级公路;当虹桥路筑成后,上海的巨商达官又在沿虹桥路的两侧大兴土木,建造了一幢又一幢的别墅,于是,历史上的虹桥路又是上海别墅集中的“别墅区”,不少别墅已被上海市政府公布为上海市近现代优秀保护建筑。其中虹桥路底的2409号龙柏饭店内就有一幢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别墅,上海人大多知道,这是有“房地产大王”之称的英籍犹太巨商沙逊的产业,被叫做“沙逊别墅”,它还有一个美丽的英文名——Eden Garden。 ![]() 沙逊别墅的主建筑位于花园的中间,被环抱在草坪和绿化丛中,主建筑以朝南的主面为主立面,典型的英国villa(乡村建筑),坡度很窦的红瓦大屋顶几乎占据了立面的四分之三的时限,红瓦绿地,互为呼应,使整幢建筑显得十分耀眼。沙逊给这幢别墅取名“Eden Garden”。“Eden”通常汉译为“伊甸园”,即《圣经》中夏娃与亚当生活,并在其中偷吃禁果的原始村落,“Eden”也常被用于比喻远离城市喧嚣的安乐之地。 ![]() ![]() - 参考书目-
- 数据库推荐-
来源:“上海市杨浦区图书馆”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