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永宁文学大家刘象鼎

 古蔺同乡会 2022-11-19 发布于四川

清末永宁文学大家刘象鼎

罗树

古蔺地属乌蒙山脉大娄山系,山高路陡,沟壑纵横,旧时交通不便,文化教育十分落后,历史上没出现进士。据近年来的田野调查,举人也仅有六位,贡生、廪生也不多。就连秀才,很多家族两三百年来数十代后裔中都没出现过。

古蔺桂花河

刘象鼎是古蔺桂花场和叙永敦梓场交界处的雷宫背人,今属古蔺县黄荆镇汉溪村。雷宫背在桂花河流经楼阁崖和汉溪的险峡之河边,古为古蔺到泸州的大道。刘象鼎的诗文在其去世八年后的光绪三十四年,官府所编撰的“官书”《叙永永宁厅县合志》收录多篇,可见其在叙永永宁一带之影响不是一般,说其为“清末永宁文学大家”应不为过。

刘象鼎字元章,榜名刘铭,生于道光二十三年癸卯(1843)年腊月初四,桂花场雷宫背(今田坝雷背)人。同治四年乙丑入学,迁碧云庄,后在桂花楼阁岩和尚坪、沙坝头等地居住过。同治九年(庚午)补廪,光绪四年(戊寅)参加会试,光绪二十年甲午入贡,任教于叙永丹山书院,后任蓬莱书院院长。刘象鼎在叙永任教期间,置业房产于东门湾48号,侨居叙永。

刘象鼎居住过的桂花故居雷背老屋

刘象鼎学识渊博,功成名就,作为一代文化名人,在川南影响极大,当地能请其提笔挥毫那是无限荣光的事情。
据笔者掌握的资料,一是水尾刘家,他们不同宗,但修祠堂请了刘象鼎作序,其文之精深,说理之透彻,收录于《永宁厅县合志》;二是古蔺东部㮟溪场(今古蔺县皇华镇),光绪六年(1880)创办会文义塾。这所义塾,由以李天爵为首的当地众多社会人士捐赠资金创办,免费教育蒙童。关于这所义塾的由来和规模,及其运作机制,光绪十六年(1890庚寅)应聘执教的同治九年补廪(秀才)、叙永丹山书院教授的古蔺桂花人刘象鼎《溪创建会文义塾记》云:
“㮟溪场旧无义塾,里人朴斋李君慨焉,乃于场西购陈地起屋,可容三数十人,即今所谓会文义塾,其原名修文者也。君先捐钱三十余万贯,岁入其租为馆谷。既成,以授乡望海波王君董其事,笃行者十年于此矣。岁庚寅(光绪十六年,1890),余应海波聘来溪,而义塾子弟附焉。”

刘象鼎在桂花一带的家乡应该写了不少碑文,但由于这一带系丹霞地貌,石质很快会风化,故在这些地方很难见其博学且具文采的文字。
刘象鼎下辈三子,分别为刘成武、刘宗閭、刘宗庐,均为当地文化人。刘成武、刘宗閭守祖业,刘宗庐教学私塾,和子刘克修(人称刘三老师)在大蜡沟海沙庙(今新乐)教书,置办田地携子定居新乐马儿垇口。到刘三老师这一辈,弟兄之多意见不统一,嫌到叙永收房租太远才卖掉刘象鼎所置叙永县城里的产业。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七月初三去世,落叶归根,墓葬于桂花田坝头兰花大路坎上,所著有《云鹤山房诗文集》,其孙重新抄录,至今保留。
1998年古蔺县所编《古蔺文存》,收录刘象鼎诗文多篇。

| 罗树

| 罗树

投稿微信 | gulin9876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