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笔手绘素描拆分讲解:如何将一棵“柴火棍”设计成悬崖式盆景

 寒山壹翁 2022-11-19 发布于广东

Mid-Autumn Festival

图片

盆景是中国古老的艺术形式,起源最低限度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陕西乾陵的唐代章怀太子墓甬道东壁绘的侍女手托盆景壁画,则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早的盆景形象。

但对普通的台友们来说,盆景虽好,却并非人人可制、人人可得。

原因呢,简单又无奈:因为盆景艺术综合了园林艺术、文学艺术、绘画艺术、雕塑艺术、陶瓷艺术、根雕艺术、书法艺术……

这一长串的艺术形式累加,估计会吓跑99.99%的台友。

但是,台长要说一句:

管它啥艺术形式,但凡咱台友有需求、有喜爱,那台长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就是要帮助台友们盘它!

消息一传出,一位台友就给台长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

啥难题?

台友们自己上眼看看呗,说多了台长都是泪啊泪啊泪……

图片

举着这棵柴火棍般的植物,这位机智如神仙般的台友,给台长一连出了三道考题:

请问台长:这是啥植物?

请问台长:这个能做盆景吗?

请问台长:你能给我画出设计图吗?

台长瞬间感觉天旋地转,台友第一个问题,台长因多少还读过若干年植物学,还能勉强回答。(当然,台长内心深受后面两个问题的打击,所以卖个关子,请台友文末留言猜猜看是啥植物?猜对的台友,台长会免费给台友设计一种盆景设计图。台长说话算话,绝不放空炮!)

但是,这第二个、第三个问题,真真是要了台长的小命哇!

台长眼观这根骨骼清奇的“盆景素材”(台友说它是素材,咱台长也不敢反驳啊),但见其:

一根独干拇指粗,

光杆长得胳膊长。

一丛枝叶如蓬草,

只见直干不见弯。

各位见过大世面的台友们哪,你们评评理,就这幅尊荣,能把它改造成盆景???

但是这位台友说了:“你不是牛叉轰轰说'管它啥艺术形式,但凡咱台友有需求、有喜爱,那台长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就是要帮助台友们盘它’?”

天道好轮回啊!自己夸下的海口,台长含泪也得精卫填海!

话不多说,台长直接上分解步骤图,通过台长亲自手绘的盆景设计图,然后一步步讲解如何将这棵“柴火棍盆景素材”,打造成一盆真正的盆景。

以下所有图片均为台长一笔一划,亲手绘制,绝非网上扒拉。在此台长愿意征求台友们全网打假。

当然,也谢绝转载!

图片

第一眼看到这张分解图,台友们是不是牙都要笑掉了?

没办法,这棵“柴火棍盆景素材”是在太光棍了。它整体就是标标准准的直立干树形。实际上,它就是一颗大概一年生的小苗,但台友非要以此作为素材,那就考验盆景制作第一步,那就是——观形。

首先看主干,大约40厘米的主干笔直通透,这对中国盆景的基本要求即“一弯三折”相去甚远,主干的问题属于宏观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再好的素材也是白瞎。

正因为主干笔直、严重缺乏变化,且因其长度过长,所以台长苦苦思索七七一百零一天,决定扬长避短,将其改造成盆景技法中典型的“悬崖式盆景”。

悬崖式盆景,讲究的就是大幅度反转素材,形成主干蜿蜒直下、凌空探崖但又不屈不挠傲险独立的气势。

那么针对这一特点,首先就是要对这根“柴火棍盆景素材”进行180度大幅度“拿弯”。

至于拿弯的方式,蟠扎、吊重等等十八般武艺都可用上。因这个素材主干仅有拇指粗细,简单蟠扎即可胜任。

技术关注点:

第一个只需要拿弯,不需要对其余枝枝叶叶做任何修剪、定型。

因为植物向上生长的特性,决定了如此幅度拿弯后,其所有枝和叶的生长,都将自行向上调整。

这样等待最终定型剪枝时,其余的二级枝叶,就会以最自然的悬崖式盆景模样生长,从而达到浑然天成的境界。

否则,完全靠人力强扭,那就会出现叶背朝天、叶面朝地的奇葩景象。

所有的盆景素材,都是靠天和人的共同努力完成,缺一不可。

所谓天人合一,莫过于此。所以,任何盆景,都别指望一天之内塑造完毕。

图片

这第二步的盆景造型,或许就能满足大多数台友的审美意趣了。

主干拿弯经过一段时间后,基本形态已经定型。台长就开始考虑对主干下半截进行精雕细琢。

当然,说是精雕细琢,到那时考虑到该植株整体高度并不低,因此具体操作时应该秉持那种自然、粗犷的尺度原则。

台友细看,台长对弯曲的40厘米左右的主干,进行了非对称性的三次弯折。

这种弯折的距离、尺度、走向,完全没有定规,只能是各位台友根据各自的审美意趣和植株本身的特点,在不同的部位进行不同的弯折。

例如,喜欢重心较低、盆景敦实的台友,则可以将这三道弯折,整体下移,使之成为重心更低的形态。

同时,对原植株过于单调简单的根部,在充分培育后,进行提根操作。

选择植株根系中较为粗大的副根,通过适当修剪,与主根一道形成人字形根系造型。

不用担心提根操作危害植株,这属于盆景制作的基本手法。植株主要营养吸收均在毛细根上,提根操作并不影响植株生长。

技术关注点:

在进行三次弯折时,台友必须充分考虑植株本身的生长态势、生长纹理。

如果植株主干某处有一处瘤疤,那么就该充分展现这出瘤疤带来的沧桑感,将其通过旋转扭枝,转向主要观赏面。

仅此一项,就会给这个盆景增色极多。

另外,提根操作也要因势利导,不可拘泥于一种模式。如有两根、三根较粗副根,一样可以予以保留,甚至形成盘根造型。

图片

到这第三步时,台友们应该已经发现,一株“柴火棍盆景素材”,已经发生了令人惊艳的蜕变,初具一盆盆景该有的基本形态。

在这一步时,需要对植株的副枝进行大规模的修剪。选择那些长势粗壮且良好的副枝予以保留,然后毫不吝惜地减去多余副枝。

按照盆景设计的基本大原则,这些副枝的留取,一般采用奇数原则。即留下的副枝,多是以三枝、五枝、七枝为主。

台长出于疏朗挺峻的原则,最终选定了三条副枝进行培养。

副枝达到一定粗细程度后,就可以着手进行蟠扎。

蟠扎副枝的基本原则,也是尽量遵循植株原本的生长形态和气势,努力做到与原植株相得益彰。

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令其疏密有度,且能体现悬崖式盆景的那种冷峻和气质。

至于保留的二级副枝数量,基本沿用二三、三二原则,使其呈现出某种原始形态,做到人力不夺天工之效。

技术关注点:

大规模的修剪,指的是副枝,对于那些决定予以保留的副枝及其枝叶,一根都不要剪掉。

因为大规模的修剪之后,整个植株的生长形态已经发生重大改变;加上经过蟠扎副枝后,树液传输点都已经被重构,植株生长会呈现一种脱胎换骨的改变。

保留的副枝及其枝叶,将会重新开始又一轮生长,以适应新的树冠形态。这其中,就不排除会有新的枝条迅速成长为更优质的副枝。

这叫做给未来留下美好可能性。

图片

当第四步到来时,植株还没有被台友折腾致死,那么恭喜台友,你们是你们那条街上最拉风的园艺老手,一个崭新的盆景艺术即将诞生。

在这一步上,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副枝、二级副枝和各种枝枝叶叶进行艰苦卓绝的博弈。

首先根据各自审美意趣,剪短各个枝条上的枝叶。

同时,进一步细剪、塑形每一个不满意的枝条,达到自己所想呈现的形态。

最后,基本剪掉所有长势不对的叶片,等待新芽萌发。

当然,还要根据植株根系的发展,选择一个美观又合适的盆景盆,给其安置一个新家。

在移盆时注意,带枝叶基本长齐整之后,再适当地去修剪多余树根。

否则,台友们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的盆景根系之庞大,大到一锅炖不下的地步。

技术关注点:

最后的修剪定性费时较长,不要试图通过某个下午的想法,就修剪掉关键位置的枝条,很可能后面会非常后悔。

如果真的错剪了某些关键枝条,也不要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