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提到台灣的「國病」,大家都會想到肝病、腎病,但隨著糖尿病患人口突破 200 萬,糖尿病已經成為新一代的國病。但到底糖尿病是什麼?糖尿病有什麼症狀?要怎麼預防糖尿病?糖尿病有什麼併發症、會造成什麼後遺症?這篇文章可以給你一次的解答。 為什麼會得糖尿病?糖尿病原因是什麼?一般人在進食之後,食物在消化分解的過程中會產生葡萄糖,胰臟感受到葡萄糖的刺激,就會分泌「胰島素」讓葡萄糖進入細胞內、轉換成能量,讓我們身體有足夠的能量可以進行各種活動。 而「糖尿病」簡單來說,就是血液中的糖分變多,但糖分沒辦法變成熱量、也沒辦法被身體利用,等於讓整個身體都泡在糖水裡,卻沒辦法獲得糖水的熱量,所以會一直覺得很餓。 ![]() 而身體之所以會沒辦法使用糖分,有幾個原因:
當這些原因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之後,身體再也無法恢復到可以正常「利用糖分」的狀態,就會形成糖尿病。 但如果身體缺乏胰島素,或是細胞無法使用胰島素、產生了「胰島素阻抗」,血液中的糖分就無法進入細胞中,造成身體缺乏營養、同時傷害血管,就形成了「糖尿病」。 所以產生糖尿病的關鍵原因,就在身體有沒有「分泌足夠」的胰島素、能不能「正確使用」胰島素,除了飲食之外,其實體質、運動、壓力,也都會影響。
多吃、多喝、多尿就是糖尿病嗎?糖尿病症狀有哪些?糖尿病最常被提到的症狀就是「三多」,也就是多吃、多喝、多尿,不過剛剛有提到,糖尿病會讓整個身體都泡在糖水裡,所以不是只有這些症狀,而是會造成全身性的不舒服,但這些症狀可能是從很輕微的症狀開始。
![]() 什麼人特別容易得到糖尿病?15 條糖尿病風險,你中了幾條?而在糖尿病的 3。大因子中,還可以再細分成 15 條風險,除了體質無法改變之外,生活習慣、壓力都是可以靠自己來改善的;如果 15 條因子中有 3 條符合,很可能就是糖尿病患的「候選人」,如果符合 5 條以上,可能已經是糖尿病前期而自己不知道了。
如果發現自己中了 3 條,建議開始針對自己中標的風險進行改善,比如調整晚睡的作息、開始運動減肥等;如果中了 5 條以上,建議去新陳代謝科看診,看看自己的血壓、血糖、血脂是不是正常值,觀察內分泌的狀態,按照醫師的指示來設計自己應該要遵行的生活作息規劃,避免真的惡化成糖尿病。 驗血糖都正常,為什麼也可能得糖尿病?糖尿病需要做什麼檢查?不過有些人可能很疑惑,明明自己健康檢查的時候,血糖值都正常,為什麼還會確診糖尿病?其實這有 2 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血糖值在「正常」跟「糖尿病」中間,還有一個「糖尿病前期」的範圍,但在健檢報告上看不到紅字,其實代表血糖已經開始不穩定了。 第二個原因是,一般人在做健康檢查的時候,多半會檢驗「空腹血糖值」,但因為糖尿病是「把高血糖調降回正常值」的能力變差,所以「飯後血糖值」更容易了解自己是不是有糖尿病。 所以有些人可能飯前血糖值正常、甚至過低,但飯後血糖值會過高,建議做糖尿病檢查時,應該 2 個數值都要測,會比較準確。 ![]() 糖尿病會好嗎?當發現糖尿病的時候,負責製造胰島素的胰島細胞通常只剩下一半。而這些胰島細胞是沒辦法再度復原的,所以目前還沒有辦法讓糖尿病「痊癒」。只能用藥物來讓血糖控制在一定的範圍。 什麼是第一型糖尿病?什麼是第二型糖尿病?第一型糖尿病負責分泌胰島素的胰島細胞,被免疫系統或其他原因破壞,導致先天性缺乏胰島素,必須透過注射胰島素來維持身體的糖分代謝,避免酮酸中毒;通常是幼兒居多,發病年齡最常見是剛出生到 10 歲左右,但也有可能成年才發病。 第二型糖尿病最常見的糖尿病型態,通常是因為某些身體狀況,像是肥胖、其他疾病,而導致胰島細胞壞死,或是胰島素無法發揮作用,讓身體處在高血糖狀態。 得到糖尿病會死嗎?糖尿病的併發症對身體有什麼傷害?其實「得到」糖尿病並不會馬上死掉,但全身泡在糖水裡,還是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常見的糖尿病併發症
![]() 得到糖尿病的治療方式?我該怎麼辦?得到糖尿病雖然代表身體的胰島細胞出問題,但還是可以透過控制血糖、良好的生活作息來保住健康,也有不少人控制了20、30 年,都跟正常人差不多。
糖尿病需要吃保健食品嗎?可以幫助降血糖嗎?其實許多天然食物本身就有「降血糖」的功效,如果要吃保健食品,不如選擇天然的食物來吃。 當然有些時候,保健食品可以幫助補足糖尿病患不足的營養,但通常保健食品不會只有一種成分,有些成分反而可能加重糖尿病的狀況,建議可以跟醫師、營養師討論,再看是不是需要吃。 文/盧映慈 圖/巫俊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