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论“学分银行”体系对于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的影响

 渐华 2022-11-19 发布于山东

摘 要: 本文从目前我国继续教育发展领域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入手,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引入“学分银行”理论体系,分析其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初步建立起“学分银行”体系的基本构架,并深入分析了在该构架下未来继续教育活动的具体实践方法和操作可能。最后,从制度层面和主体层面具体说明了该“学分银行”体系将对我国继续教育发展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以及对于这些影响应该采取哪些基本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继续教育 “学分银行” 体系构建 影响

一、国内继续教育现状

1.何谓继续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继续教育是指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以理解,广义的继续教育是指所有在学校教育之后所接受的教育活动的总称;而狭义上看,继续教育即为目前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成人教育。

2.国内继续教育现状。

纵观国内各类继续教育活动,概括起来总的有两大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

成人学历教育主要是仿照普通高校学历教育的管理模式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课程结束并且考核合格后授予国家承认的各类学历文凭,成绩达到一定标准的,学校还将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目前主要学习类型有业余大学(夜大学)、电视大学、网络教育和自学考试等。成人学历教育最大的特点在于,授予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毕业证书和相应的学位证书,而其准入门槛相对普通高等教育来说又低得很多,学习类型又非常多样,在我国目前这种注重学历的教育制度背景下,深得广大考生的欢迎。然而凡事都有其两面性,成人学历教育目前存在着诸多问题。

(1)学历至上。

国家承认学历,这本应是成人学历教育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却恰恰是成人学历教育的软肋。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可以概括为六个字:“传道,授业,解惑。”本与任何其他事物无关,然而学历文凭的存在,却使教育的目的发生了偏转。在学历至上的指导思想下,学生接受成人学历教育的目的从以前的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渐渐转变为获取高等教育学历的捷径。这种态度的转变,引发了连锁反应:学生生源质量逐年下降,上课出勤率一低再低,课程考试缺考作弊情况屡禁不止,考试及格率持续低迷。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成人学历教育的办学单位只得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门槛、降低要求,以牺牲教学质量来谋取生源的稳定,结果陷入恶性循环。

(2)课程僵化。

由于成人学历教育主要是仿照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模式来进行的,因此其课程设置基本上也是以普通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为蓝本。然而成人学生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在校生,他们大部分已经参加工作,或者已经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他们希望获得的是应用性强,专业关联程度高,和目前的工作或即将开展的工作直接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理论联系实践的需求要远大于普通高校在校生。然而目前成人学历教育各种学习模式基本上还是以书本知识的教授为主,较少涉及实践环节,并且专业课程设置的实际应用性也不强。加之成人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平时工作又忙,往往采用“划定范围—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全部遗忘”这种学习模式。

(3)资源分配不均。

资源的稀缺、优势资源的集中导致成人学历教育分配的不均。成人学历教育的办学单位,主要由普通高校、业余大学、电视大学和其他民间办学机构四大部分组成,其中,尤以普通高校占据着几乎所有的教育人力资源和绝大部分教育物质资源,而其他的办学单位只得直接或间接地依附于普通高校来开展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否则生源很难保证。从考生角度来看,在选择成人学历教育的办学单位时,也都希望挑选知名度较高的普通高校,一来能享受到知名普通高校的优质师资力量,二来感觉普通高校的成人学历文凭含金量更高,就业竞争力更强。

我国非学历培训主要包括干部培训、资质培训和考试培训。其中,干部培训主要的办学机构在普通高校,尤其是知名的普通高校,主要看中的同样是其优质的教育资源;资质培训和考试培训则被广大民办机构和部分普通高校共同经营。整个非学历培训已几乎完全市场化,因此导致非学历培训急功近利:干部培训看的是政绩,资质培训要的是证书,考试培训求的是分数,唯独没有知识的一席之地。培训逐渐沦为一种消费品,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概括起来,我国继续教育总的问题在于功利性太强,管理松散,缺乏一个平台对其进行整合。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继续教育一章的最后指出,要“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其中,“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和“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发展要求正契合了目前在教育学界所研究的“学分银行”体系的理论内涵。

二、“学分银行”的概念及其特征

1.概念

“学分银行”顾名思义,是将“学分”这一描述学习量的单位像货币一样,在“银行”间进行存储、兑换等活动。而这里的“银行”,即教育教学活动的办学单位。它借鉴了银行的功能特点,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办学单位间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以上对于“学分银行”的基本概念基本已达成共识,然而对于“学分银行”究竟能做什么,怎么做,在多大范围内做,仍存在一些分歧。因此,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学分银行”的特征。

有人提出“学分银行”应首先应用在成人学历教育的招生环节中,“学分银行”可以解决我国成人教育生源不足的燃眉之急。“学分银行”只是一个招生平台,学生只要在平台上注册,获得“学分银行”账号,即可接受成人学历教育,其“学分银行”具有学分存储的功能。①也有人提出“学分银行”应是涵盖学历教育的一整套完整的体系,包括注册、学习、认证等教学的全部环节,其“学分银行”支持学分的存储,更支持学分的兑换,积累学分可以兑换学历,而其他资格证书也可有条件地兑换学分。②③还有人提出,“学分银行”体系应该更加具有普适性,应该包含目前继续教育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两方面,通过学分将两者贯通,将职业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结合起来。④上述是目前关于“学分银行”体系的主要观点。

2.特征

概括起来,本文认为“学分银行”体系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对于学生来说,应具有自主性和灵活性。

自主性体现在对于办学单位的选择上,学生可以选择任意选择办学单位进行学习,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可能地将更多的拥有教育教学资源的办学单位纳入到“学分银行”体系中去;灵活性体现在对于学习时间和方式的选择上,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进行调整。

(2)对于教学管理来说,应具有通兑性。

学分直接反映了学习量,在“学分银行”体系中的不同办学单位之间,学分应该是予以认可并通兑的,这是“学分银行”存在的核心。在“学分银行”体系中学习的学生,可以采取学分“零存整取”的原则来完成学业,不受学校和学制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3)对于教学过程来说,应具有诚信度。

“学分银行”如同普通银行一样,诚信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因为学分可以通兑,就意味着不同办学单位间的学分就是等价的。一旦其中的某个办学单位不注重诚信,不严抓教学质量,导致学分“贬值”,必将引起“学分银行”体系内的“金融危机”,导致整个“学分银行”体系的垮台。

(4)对于非学历培训来说,应具有普适性。

“学分银行”体系应该将目前继续教育中的非学历培训涵盖进去,通过其学分的通兑性,更好地沟通职业技能培训和成人学历教育,使两者无缝连接。这符合国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于继续教育发展的要求,同时也能更好地整合教育资源,使分散的教育力量紧握成拳,发挥更显著的作用。

三、“学分银行”体系的基本构成

根据以上关于“学分银行”的概念与特征,我们不难看出“学分银行”体系包含的三个主体,即学生、办学单位和管理部门,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下图简单描述出来。

图1 “学分银行”体系描述

建立“学分银行”体系之后,希望参加继续教育的学生无需再在名目繁多的教育模式中纠结选择,“学分银行”的通兑性最终将整合目前成人学历教育和成人非学历培训的所有教学模式和内容。学生需要做的是首先在“学分银行”的管理部门进行注册,随后即可在“学分银行”体系内涵盖的所有办学单位内自主选择进行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方法和模式可以是目前已有的各种教学形式,不同的是,学生不再分专业学习课程,而是直接选择自己希望学习的课程进行学习。完成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并且通过考核的学生,将获得该门课程的合格记录并获得相应的学分。对于希望系统地学习某一专业的知识体系,并且获得相应文凭的学生,只需根据管理部门制定的专业要求进行课程学习,获得相应学分并满足其他条件后,由管理部门授予相应的文凭。

建立“学分银行”体系之后,管理部门的监管将变得尤为重要。主要监管两大块内容:教学过程和学历认证。前者是对于办学单位的教学活动进行过程控制,严把教学质量关。在“学分银行”的特征中已经明确指出,教学质量、办学单位的诚信是“学分银行”的根基。后者是对于学生获得文凭资格的认定,管理部门将对于符合条件的学生授予相应的文凭并记录在案。

四、“学分银行”体系对于继续教育发展的影响

1.制度层面

“学分银行”的通兑性特征决定了该体系的建立需要自上而下地推动开展,整合现有的继续教育资源。从理论上来说,“学分银行”体系最终是将建立涵盖全国的学习网络,即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就可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自主选择学习,获得的学分全国通兑。当然,目前来看实现全国的“学分银行”体系的难度相当大,几乎无法在短期内实现。但是,在一些教育资源比较发达的地方,先进行区域性“学分银行”试点,随后将比较成熟的经验推广至全国,最终实现全国性的“学分银行”体系,这种推广方式大有潜力可挖。

上海市教委在“学分银行”的实践方面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已在本市中职校积极推行弹性学习制度,推动以学分制为核心的教学制度改革,建立“学分银行”,鼓励工学交替,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⑤目前阶段,上海市教委对于“学分银行”构建的思路主要还是类似于“免修不免考”的模式,即相应的工作经历或资质证书可以免修相应内容的课程,但仍需参加考试通过方能获得合格。⑥

如果真要在全国推广“学分银行”体系,那么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管理模式确有值得借鉴之处。可以类似自考建立全国性的继续教育管理委员会,统一制订关于“学分银行”体系的各类制度和专业规范,监管各地方的教学管理工作;建立各省市地区的管理部门,处理办学单位和考生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学生自由选择办学单位进行学习,统一标准获得学分。

2.主体层面

一旦建立“学分银行”体系,体系中的三大主体都将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和调整,以适应“学分银行”体系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1)管理部门。

对于管理部门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制订一套完整的“学分银行”体系教学管理规范,内容须涵盖以下几大方面:一是课程大纲的制订,即说明所有办学单位开设的课程必须达到的最低的教学目标和考核要求;二是课程学分的对应关系,即每门课程相应获得多少学分;三是学分的通兑标准,即学生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办学单位间获得的学分之间应该如何进行通兑;四是授予专业文凭的条件,即各类专业如需获得文凭所应达到的课程修读和学分获取条件。

其次需建立健全“学分银行”体系的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将和各个办学单位的管理系统直接互通,涵盖学生从报名注册、课程修读、学分获取、成绩记载、文凭认证等教学环节的所有信息。该系统也将是整个“学分银行”体系的真正载体。通过该系统,各办学单位将清楚地知道学生过往的学习情况,真正实现学分的通兑性,管理部门也能更为方便快捷地对于各个办学单位的教学质量情况进行监控。

(2)办学单位。

对于办学单位来说,“学分银行”体系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对于教学资源的再分配问题。目前我国成人继续教育一大问题就是教学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优势资源主要集中在普通高校,尤其是知名高校。教学资源的不均衡导致的就是教学质量的不均衡,而一旦教学质量出现问题,则将动摇“学分银行”体系的根基。从实际情况看,让普通高校退出继续教育领域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应该的,毕竟它们占据着绝大部分的优势教学资源,主要是人力资源。

一种可行的解决办法是,由管理部门对于优势的教学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将知名高校优秀的教师资源向其他办学单位进行输送。并可以通过建立相应教学评估体系对教师教学过程进行质量评价,开展相应的教师培训班分享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从而有效避免因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的教学质量问题。

(3)学生。

对于学生来说,“学分银行”带来学习自由的同时,更是对自身学习素质的巨大考验。更灵活的学习方式、更自主的学习时间,需要更坚定的学习态度,更自觉的学习习惯,以及更全面的对于自身专业水平需求的把握。对于希望获得文凭的学生来说,由于是进行课程学习,可以有多种专业的选择,在带来更多机会和可能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学生需对自身今后的专业发展有明确的规划,而非简单地遵循办学单位制订的专业学习路线进行学习获取文凭。从这个角度来看,一旦开展大规模的“学分银行”体系,在开展初期就须建立一个对于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的机构,指导学生如何根据个人需求选择课程,选择专业。

五、结语

综上所述,“学分银行”体系的建立将给我国现有继续教育模式带来巨大的变革。它能融合成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改善目前继续教育存在的一些弊端,整合教育资源,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学习的需求。然而实现“学分银行”体系任重道远,需从制度层面和主体层面理清思路,发展创新。道路曲折,然而前途光明,“学分银行”体系必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我国继续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向。

注释:

①宋东浩.“学分银行”在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改革中的应用[J].湖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29,(4):22-24.

②崔铭香,乐传永.成人教育建立“学分银行”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8):20-22.

③张王豆.关于成人教育建立学分银行认证支持系统的构想[J].继续教育,2011,(5):39-41.

④丁鹏.学分银行:构建继续教育立交桥的基石[J].湖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29,(1):18-20.

⑤新民晚报,2009-3-11.

⑥李艳岭.上海开展“学分银行”教学改革工作的启示[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8,23,(4):53-57.

参考文献:

[1]宋东浩.“学分银行”在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改革中的应用[J].湖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29,(4):22-24.

[2]崔铭香,乐传永.成人教育建立“学分银行”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8):20-22.

[3]张王豆.关于成人教育建立学分银行认证支持系统的构想[J].继续教育,2011,(5):39-41.

[4]丁鹏.学分银行:构建继续教育立交桥的基石[J].湖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29,(1):18-20.

[5]李艳岭.上海开展“学分银行”教学改革工作的启示[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8,23,(4):53-5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