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啥没有一个机构牵头,可以对新疆和田玉的价格进行估价?真试过,没成功...

 和玉大叔 2022-11-19 发布于新疆

玉石应该相信经验还是相信科学?从大叔的角度理解,业内其实更相信科学,实际上普遍大部分的客户更信任经验。以至于网上出现这样一种现象,许多新手玉友到处找人咨询为什么没有官方的鉴定机构,可以对玉石的价格进行一个评估?今天和玉大叔就来聊一聊自己的看法。

仔细观察,在互联网上对玉石价格体系进行评估,目前主要是一些第三方的从业者,其中一部分是玉雕师,还有一部分是所谓的“云鉴定师”,玉石行业很少有专职的所谓鉴定专家,大部分都是玉商兼职,或者是出于某种宣传考虑,以玉石鉴定的身份切入做一些估价的活。按大叔的理解,玉石鉴定中对价格的估计难度,远高于对真假的判断,这其中涉及到市场的深刻理解以及从业年限

传统的鉴定机构对和田玉的鉴定要遵循国标处理,国标其实只对玉石成分有所要求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羊脂白玉的标准。新疆地方标准中是这么描述的:“表示优质白玉,颜色呈脂白色,可略泛青色、乳黄色等,质地细腻滋润,油脂性好,绺裂较少,可有少量石花等杂质(一般10%以下),糖色少于30%”我们稍微阅读一下不难发现,这段描述中除了对石花和糖色有比较明确的数字要求,其他的实际上都是比较主观的人为指标。在具体的鉴定工作中,大部分新疆本土鉴定机构在鉴定送检羊脂白玉的过程中,一般都会提前准备一个羊脂白的实物色标。送检物肉眼看不到比较明显的脏杂瑕疵,且色度达到或超过色标,就可以出具“羊脂白玉”的鉴定证书。这与大家想象中使用多么高大上的仪器去确定玉石的身份,其实完全不一样的。

市场层面做出一些估价的指导性方案,在我们新疆本地的“和田玉交易联盟”也确实做过类似的努力和尝试。在一几年做过所谓的“新疆白玉交易参考标准”,当时是按月发布一个市场参考价,推动团体标准,对白玉按照等级划分,希望以数据来规范市场,让玉石有更好的保值指导效应。后来发现这样的报价其实没有太大的市场运作意义,就没有再坚持下去。

核心难点在于和田玉的产地是相对比较分散的,有青海,有俄罗斯,现在还有罗甸玉等等。不可能要求所有的供应商都按照统一的价格标准去供货,也就是说白度可以量化,市场没有统一。毕竟和田玉还没有达到像钻石百年垄断商——戴比尔斯那样强大的实力,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和商业考量,统一全球市场。玉石过于灵活定价,使得报价很难有标准的锚定物。

大叔可以再举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案例,在东北有不少民间典当行,这些机构会收一些比较贵重的抵押物(甚至是东北的小貂)一般给出的典当价也就是市场行情的2~4折不等,像这种向下估价难度实际上是比较低的,咱们玉石消费者都希望从鉴定人那里听到更值钱的信息,反而估价整体的思路特别像古董市场,真假古董价格混乱,大行其道的主要推手,就在于各种专家为了要鉴定费哄骗消费者,信口开河将普通古董的估价,锚定为高档拍卖会所出的顶级稀有品,实际上二者根本就不属于一个市场环境,完全没有相互参考的价值,罗甸白玉和籽料白玉都属于白玉,怎么可能用统一估价水平呢?

在大叔看来,四处寻求玉石估价本身就没有太大的意义,除非您买玉的时候,已经花费数万元,最起码对远景价值有个需求,按照现在玉石的价格,几千元主要买个饰品,还是不要报太大的希望了(原石玩家除外)。

喜欢大叔的文章,请帮大叔点一下方“在看”,非常需要你的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