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口感染的风险不只有破伤风,还有丹毒!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2-11-19 发布于黑龙江

生活中因为磕磕碰碰,难免会受到一些小伤,但即使是小伤口,也不能放任不管,不然轻则可能造成伤口感染,重则可能引起疾病或危及生命。

提到伤口感染,我们最先想到“破伤风”,其实,还有一种感染也很常见——丹毒。

什么是丹毒?哪些因素会引起丹毒?生活中,如何预防丹毒呢?

认识「丹毒」

「丹毒」虽以“毒”命名,但和中毒、毒气没有任何关系,它是 皮肤、皮下组织淋巴管和周围组织的一种急性炎症反应。主要由 溶血性链球菌(常见是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偶有C、B或G组),入侵皮肤黏膜的破损处引起感染后导致的。

丹毒 好发于小腿、颜面部皮肤及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周围软组织,临床表现为病变部位红、肿、热、痛,逐渐向四周扩展,并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丹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闷热潮湿的夏季发病最多。因夏季天气炎热,人们睡眠减少、出汗多、食欲减退、精神不振,导致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减弱。

丹毒起病急、诱因多

起病急

丹毒起病急,和其他皮肤病有所不同的是, 丹毒发病前常会出现持续数小时的前驱症状,如发热、寒颤、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不适。

数小时到1天后,出现一小块红斑并进行性扩大,皮损与周围未累及的皮肤界限清楚。

通常 患处皮温高、紧张发亮,并出现硬结和非凹陷性水肿,受累部位有烧灼、触痛感,淋巴结肿大常见,伴或不伴淋巴结炎。

诱因多

丹毒的诱发因素有很多,丹毒患者发病前多有皮肤黏膜破损史,如一些 小伤口和创口,还有足癣、趾甲真菌病和鼻炎,如果处理不当,可继发细菌感染, 尤其是因瘙痒而抓破皮肤后更容易引起丹毒

其中,最常见且易被忽视的易感因素是足癣,致病菌可潜伏于淋巴管内,引起反复发作,导致败血症、血栓、下肢象皮腿样改变。

有的患者是因为 抠鼻子、挖鼻屎、掏耳屎、搔抓头皮,不小心损坏皮肤黏膜,潜伏在周围的病菌便侵袭皮肤伤口,扎根生长,大量繁殖。

另外, 患上糖尿病、慢性肝病、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可使机体抵抗力低下而增加丹毒的发病风险。

治疗丹毒需早诊断、早治疗、坚持规范治疗。治疗首选青霉素,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或喹诺酮类药物。同时,采用紫外线照射、超短波、红外线等物理治疗均有一定疗效。

预防丹毒这样做

首先, 保持皮肤的完整性,避免皮肤擦破碰伤或溃疡。一旦皮肤有破损,一定要快速处理,不让细菌有可趁之机。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被足癣、鼻炎、湿疹等缠身的患者,应尽早治疗,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以避免复发。

皮肤清洁保湿也很重要 。做好皮肤清洁,加强洁肤意识,勤洗澡。洗澡之后,可在全身或者局部涂抹保湿霜。这对于皮肤干燥的人群,尤为重要。

改正不良习惯。千万不要忍不住去抠脚、抠鼻、抠痒痒,这些行为会增加丹毒的患病风险。

END

有用就扩散

参考文献

[1]赵淮波,范斌.足癣与丹毒[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7,第12卷(1):49-51.

[2]姜立媛,普雄明.丹毒的临床研究进展[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5,(1):22-24.

图:稿定素材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