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打仗有东征、西征、南征,为何只有向北叫“北伐”?

 餐意院 2022-11-19 发布于福建

在看历史剧时常可看到“北伐”这个词,例如诸葛亮五次北伐、宋朝岳飞北伐等;不过,令人纳闷的是,古代其它方向的作战都叫“征”,如东征、西征、南征,为何唯独向北作战时叫做“伐”呢?这背后有何含意?令人好奇!

▲诸葛亮曾五次北伐。(影视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想要明白其中含意,就要从“征”和“伐”这两个字着手。中国自诩为礼仪之邦,周朝讲究礼数,哪怕是打仗也要先礼后兵。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交战时就要用“征”这个礼貌用词来称呼。《孟子》记载:“征者,上伐下也”,意思是说,征讨,是上级对下级的军事行为。因此那些使用“征”字的军事行为,可以看作是一种军事礼仪

▲看历史剧时常可看到“北伐”这个词。(影视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周朝因为分封制度的原因,各路诸侯都分布在周朝四周。若东边有人反叛,那么向东出兵的军事行动自然就叫“东征”,向西和向南也是这个道理,唯独向北不同。

因为当时北方是“狄”的地盘,“狄”是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也是一种蔑称。加上北狄部落作战不讲礼法,而且野蛮凶残,因此和他们作战,根本不用讲究军事礼仪,直接开打就是了。

由于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三不五时就侵扰边境,杀人劫货、抢夺资源,使得国家不安,百姓对于北方游牧民族是恨得牙痒痒的;因此,北上作战自然不会用军事礼仪的“征”字,而是用一个带有砍伐、击杀意思的“伐”字来表达愤怒和决心,誓要将其杀个片甲不留才甘心;这也是为何古代向北作战不叫“北征”,而叫做“北伐”的原因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过许多次的“北伐”,比如诸葛亮的北伐、东晋时期的北伐、南宋的北伐等等,但是这些所谓的北伐战争,其实很少有赢的,这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是北方士兵素质比南方高。其实南方士兵相比北方士兵来说,在士兵素质上肯定是差的,因为北方天天靠真实的战争磨练士兵的意志,而南方没有这个机会。

另外,南方的兵种不行。地理环境上,北方全部是平原丘陵地区,南方多高山盆地,不适合练兵,而且南方多江河,训练的水兵较多,北方没有需要用水兵的地方。

杜甫的诗:“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尤使大家对诸葛先生壮志未酬,满怀同情与惋惜。“出师未捷”,指诸葛亮北伐曹魏。三国的实力,曹魏最强,东吴次之,蜀汉最弱。以诸葛亮英明睿智,深通谋略,他明知北伐无胜算,却一而再、再而三,共北伐五次,究竟为什么?

蜀汉内部有三个集团,一是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集团,一是以谯周为首的土著集团,另一是以李严为首的东州集团。三方本就有矛盾,刘备在时尚未能统合,他一死冲突就表面化。诸葛亮北伐,是把国家重心移到战争上,使国内团结安定。但诸葛亮一死,蜀国也亡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