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此次是针对如果成本中心预算和内部订单均启用的话,在凭证过账时同时输入成本中心和内部订单的一些测试,顺便把成本中心预算的后台配置和前台操作做一些补充说明,算是形成了一版更为详细的测试记录吧。
一、主要后台配置 
1.定义计划类别 
拷贝系统标准的BUDGET02为ZCCB。 
2.定义类别的预算检查  说明:同一个“类别使用”(比如都时成本中心预算),“可用性控制”只能勾选一个。
说明:建议单独配置一个用于成本中心预算的会计报表版本,用于维护成本中心预算使用。 此处不多说,参照系统默认的拷贝一个即可,用于成本中心预算调整产生的预算凭证。
注意:预算成本中心可以和正常实际过账用的成本中心不同,即可以达到多个实际过账的成本中心同时使用同一个预算成本中心。 注意:成本中心预算导入是覆盖的模式,即每次导入不会检查成本中心是否已存在,可以用新的值把旧值直接覆盖掉。这里除了成本中心预算外,也可以导入成本中心计划等其他计划数据,把计划数据整合了。
说明:测试中的内部订单为统计型,实际上,是否为统计型不影响测试结果。 1.同时输入成本中心和内部订单,内部订单预算金额小于成本中心预算,实际过账金额大于内部订单预算小于成本中心,比如内部订单预算金额为4500,成本中心预算金额为5000,实际过账金额为4501,则以内部订单预算金额(较小预算)作为预算检查使用。截图如下: 2.同时输入成本中心和内部订单,成本中心预算金额小于内部订单预算,实际过账金额大于成本中心预算小于内部订单,比如内部订单预算金额为4500,成本中心预算金额为4000,实际过账金额为4001,则以成本中心预算金额(较小预算)作为预算检查使用。截图如下: 3.如果实际过账金额既小于成本中心预算,也小于内部订单预算,则可以正常过账,相应的预算报表都会更新。如下图:测试总结:如果同时输入了成本中心和内部订单,且两者都维护了预算,则两个预算均不超过的情况下,可以正常过账,并更新预算报表,只要超过了其中任何一个预算,则提示超出预算。 1.如果成本中心激活了预算控制功能,未维护预算,系统认为预算值为零,凭证过账时提示如下图: 2.已经发生成本中心实际过账的,成本中心预算可以关闭,关闭后实际过账时不再检查预算,不过仍然更新预算报表,预算报表显示为实际值超过预算值。如下图: 3.再启用成本中心预算,系统会提示超出容差限制,无法再次激活成本中心预算,此时需要把成本中心预算补足,才可以再次激活成本中心预算。再激活成本中心预算时提示如下: 之所以进行这个测试,是考虑到在一些企业的业务中,存在凭证过账时同时输入成本中心和内部订单的情况。那么如果启用了成本中心预算,会对这种业务有什么影响。从测试角度来看,对于这种业务,建议如下:1.使用内部订单做预算控制,同时输入的成本中心的业务,这些成本中心均不做预算控制,以内部订单预算为准。2.针对仅输入成本中心的业务,则可启用成本中心预算进行预算控制。说明:上述逻辑是基于只要同时输入成本中心和内部订单(不管是否统计型)或WBS,系统都会同时占用或检查两个预算,这在业务逻辑上是存在冲突的,因为正常的业务逻辑,一笔业务只由一个预算进行控制是合理的。基于这个业务逻辑,凭证过账输入多个成本对象时,只能是一个成本对象有预算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