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见上篇) 五:治疗: 治疗目标:①原发性临床甲减:甲减症状体征消失,血清TSH、FT4、TT4维持在正常范围。②继发于下丘脑和/或垂体甲减:治疗目标非血清TSH,而是FT4、TT4达到正常范围。 1:一般治疗: 注意保暖,避免感染等各种应激状态。贫血者可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和叶酸,缺碘者应补碘。 2:临床甲减治疗: 主要用左甲状腺素(L-T4)单药替代,一般需终生用药,桥本甲状腺炎所致甲减有自发缓解报道。L-T4治疗剂量取决于甲减程度、病因、年龄、特殊情况、体重和个体差异。临床甲减、甲状腺功能明显减退,成人L-T4替代剂量按标准体重为1.6~1.8 (μg/kg/d),老年人约1.0 ,儿童约2.0 ,甲状腺癌术后者约为2.2 ,妊娠时替代剂量需增加20%~30%。甲状腺功能完全缺失:甲状腺全切术后和/或放射碘治疗后、中枢性甲减患者,替代剂量较高;自身免疫性甲减和亚临床甲减剂量较少。 起始剂量和达完全替代量所需时间要据年龄、心脏状态、特定状况确定。年轻体健成年人可完全替代剂量起始;一般起始剂量25~50 μg/d,每3~7天增加25 μg,直至需要量;老年人、有心脏病者应小剂量起始,如12.5 μg/d起始,缓慢加量,如每1~2周增加12.5 μg。妊娠妇女则应完全替代剂量起始或尽快增至治疗剂量。 L-T4半衰期约7 d,口服L-T4吸收约70%,故可每天服药1次,早餐前30~60 min服用,或睡前。不应与干扰L-T4吸收药同服,服用间隔应>4 h,以免影响L-T4吸收和代谢。肠道吸收不良及氢氧化铝、碳酸钙、消胆胺、硫糖铝、硫酸亚铁、食物纤维添加剂等均可影响小肠对L-T4的吸收;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利福平、异烟肼、洛伐他汀、胺碘酮、舍曲林、氯喹等药物可以加速L-T4清除。甲减者同时服用这些药物时,需要注意调整L-T4剂量。L-T4替代治疗后4~8周监测血清TSH,达标后每6~12个月复查1次,或根据临床需要决定监测频率。原发性甲减据TSH水平调整L-T4剂量治疗目标个体化,中枢性甲减据FT4水平,而非TSH调整治疗剂量。替代治疗过程中要避免过量致临床甲亢或亚临床甲亢。碘塞罗宁是人工合成三碘甲状腺原氨酸钠(T3)作用快/持续时间短,适用黏液性水肿昏迷抢救。干甲状腺片是动物甲状腺干制剂,因甲状腺激素含量不稳定和T3含量过高,已很少使用。 3:亚临床甲减治疗: 亚临床甲减致血脂异常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部分亚临床甲减发展为临床甲减。重度亚临床甲减(TSH≥10.0 mIU/L):予L-T4替代,目标与临床甲减一致。轻度亚临床甲减(TSH<10.0 mIU/L):如伴甲减症状、TPOAb阳性、血脂异常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应予L-T4治疗,治疗过程中监测血清TSH以免过度治疗。老年亚临床甲减治疗目前存争议,治疗应谨慎选择,治疗后TSH控制目标要适当放宽。甲功正常而单纯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者:如果是普通人群,无需L-T4或应用免疫调节药治疗,需每年监测甲状腺功能和抗体。 4:妊娠期甲减治疗: ①首选药物:L-T4是治疗妊娠期甲减和亚临床甲减首选药物。②对计划妊娠者:应用L-T4治疗的甲减者,调整L-T4剂量使TSH<2.5 mIU/L后再妊娠。妊娠后L-T4剂量通常增加20%~30%。③妊娠期初诊的甲减者:应立即予L-T4治疗,据TSH升高程度决定剂量,TSH>妊娠特异参考值上限起始50 μg/d;TSH>8.0 mIU/L起始75 μg/d;TSH>10.0 mIU/L起始剂量100 μg/d。TSH控制目标为妊娠期特异参考范围下1/2或<2.5 mIU/L。④产后及哺乳期甲减者:临床甲减产后L-T4剂量恢复到妊娠前水平,继续服用L-T4,据普通人群TSH及FT4正常范围调整剂量,⑤妊娠期甲减和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在妊娠前半期每2~4周监测血清TSH、FT4和TT4,TSH平稳后延长至每4~6周1次,L-T4剂量根据TSH水平变化调整。临床甲减产后L-T4剂量恢复到妊娠前水平。妊娠期诊断的亚临床甲减患者产后可停用L-T4,均需在产后6周复查甲状腺功能及抗体各项指标,以调整L-T4剂量。 5:甲减危象—黏液性水肿昏迷的治疗:甲减者得不到合理治疗,又遭遇感染、创伤手术、高冷、口服过量安眠药以及水、电解质失衡等应激情况,病情会进一步加重出现低体温、低血压和心率减慢的症状,进一步发展呼吸浅慢、嗜睡、意识不清,甚至昏迷的症状。这就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危象,简称甲减危象。以冬季发病为主,因冬季对甲状腺激素需求量增多原有剂量明显不足所致。 ①补充甲状腺激素:首选碘塞罗宁静脉注射,首次40~120 μg,以后每6小时5~15 μg,至清醒改为口服。或首次静注L-T4 200~400 μg,以后每日注射1.6 μg/kg,待苏醒后改为口服。如无注射剂,可L-T4片剂(200~400 μg/d)或碘塞罗宁片剂鼻饲(20~30 μg/次,每4~6小时1次)或干甲状腺片(30~60 mg/次,每4~6小时1次),清醒后改为口服。有心脏病者起始量为常规用量1/5~1/4。②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甲减时多伴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所以补充)200~400 mg/d,待患者清醒及血压稳定后减量。③对症支持:保温、吸氧及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据需要补液并监测心肺功能、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尿量等。控制感染,治疗原发疾病。 ![]() 社区医院甲减管理 六:筛查及预防: 1:高危人群定期检查甲功(计划妊娠及妊娠早期<8周的妇女还应检测FT4和甲状腺自身抗体)甲减高危人群包括: ①有自身免疫病者或一级亲属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者。②有颈部及甲状腺的放射治疗史,包括甲亢的放射性碘治疗及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外放射治疗者。③既往有甲状腺手术或功能异常史者。④甲状腺检查异常者。⑤患有精神性疾病者。⑥服用胺碘酮、锂制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药物者。⑦有恶性贫血或高催乳素血症者。⑧有心包积液或血脂异常、肥胖症者(BMI>40 kg/m2)。⑨计划妊娠及妊娠早期(<8周)的妇女、不孕妇女。 2:分级预防: ①一级预防: A:甲状腺功能正常、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者是甲减高危人群,建议保持碘营养适量:碘缺乏:地方性甲状腺肿缺碘地区,食盐加碘可消除碘缺乏致甲减和克汀病。碘过量:碘过量能致TSH升高进而致亚临床甲减。B:避免长期大量食用致甲状腺肿食物(影响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及吸收):如卷心菜、芜菁、甘蓝、木薯等。服用致甲减药物: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状态)、硫脲类(包括丙硫氧嘧啶及甲巯咪唑)、磺胺类、对氨基水杨酸钠(抗结核菌药)、过氯酸钾、保泰松(非甾体消炎药)、硫氢酸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白介素-2、γ-干扰素等,应用时监测甲功。 ②二级预防(治疗甲减): 在高危人群中一旦筛查出甲减患者,即给予规范化管理,控制病情,使甲状腺激素水平和TSH达标,减缓并发症的发生。 ③三级预防(预防并发症及延长寿命):加强甲减患者康复及护理,减少诱发甲减急性并发症的因素,防止甲减病情加重,避免发生黏液性水肿昏迷。对于老年人,尽量减少发生药物性甲亢,减少甲减或甲亢导致心血管死亡风险。 丰台区西罗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李雪峰)2022年11月1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