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丨OE-06】他们在我国有840万人,我知道的一位,该怎么做?

 子術美学 2022-11-19 发布于广东
他们看起来时很正常
但只有他们才知道自己是否能撑得住


摄影丨子術先生

《好想爱这个世界啊》
(选段)
想过离开
以这种方式存在
是因为 那些旁白
那些姿态 那些伤害
不想离开
当你说还有你在
忽然我开始莫名 期待


序言

    在画室工作的几年里,我接触很多学生和家长,在这个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层出不穷的问题。当然,在这些年的经历里,很多事情都掌握了一定的规律,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或是预料到在某些工作过程中将会发生某些问题。然而,对某一些问题来说,我需要做的不只是凭借经验“系统”的程序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面对随机情况在做反应,那就是学生的心理情绪情况。而这一次我借着最近的事情写一写这个话题。

    在两年前,我在《暑假,一场生命的体验》一文中的第三部分里写到这个情况,因为两年前我也是从老师的角色渐渐转到管理这一块,逐渐接触到有各种情况的学生,开始的时候对每一位学生的情况都是非常深刻,但远远不及现在的理解会多一些,因为想不到会有这么多的学生“隐藏”起来,现在所遇到的学生越来越多,我的体会也就越来越深。

    本来这一年我已经不多去涉及高三学生的事情,好好打理基础部大小事,其他事情交给相应的老师,但我发现并不能完全撇下,因为我在很多学生刚开始接触美术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解他们,有些是非常深刻的,因此到了今天,学生实在没法解决内心的情绪,还是会找到了我,甚至会给我发很多信息,最近就是这样,所以我再次提笔来写这个主题,我感受到这同学一直在寻求帮助。我需要就这方面的内容发表一下。

【壹】

白枭的独白

    某天,白枭(学生)给我发了一张图片,图片上的文字是TA当下的情绪状况,并告诉我说TA看过医生,得知有轻度双相情感障碍。那时候TA在我旁边,但我当时并没有马上去理会TA,因为我手头上还有事情处理,跟TA说过我看完图片后再跟TA说。其实当时还有一个原因没有回应TA是我并不了解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对我来说这个太陌生了,在我还没有了解的前提下,我是不会去跟她展开详细对话的,因为聊不到点上就相当于浪费大家的时间,实际上帮不了TA。

白枭的独白(TA说希望我可以把这个独白发到公众号)

▲ P-OE01 白枭独白截图

     我曾试着将一些基本知识结合生活所见来演示解释,但她说即使讲了也不了解,例如透视(前大后小)、虚实(前实后虚),TA无法理解为什么会前大后小,为什么会前实后虚,即使举例生活中所见的也无法理解。而我也无法感同身受去理解到TA的感受。

 ▲ P-OE02 白枭独白截图

    这两段的红色线就是表明一种矛的出现,而这个症状会让TA非常痛苦,因为这些都不是TA本意,TA是想考好成绩,并且去努力做好,但实际上这种状态上是没办法做到。而TA的发泄口就是发脾气,扔画板,但TA忍住了。这时TA还能做的有两个方式,一是文字抒发,另一个是找人倾诉。

 ▲ P-OE03 白枭独白截图

    在这个独白文字里给我一个感受就是TA的状态——焦虑与无奈,而这个状态的背后就是抑郁,也是在向我发出一个求救信号,文中有两点尤为突出:一是TA有为这个考学一直在努力且认真地学,二是现实不能顺利地学。有一种情绪在干扰到TA,导致无法全心投入,而这个情绪并不是TA所能控制,不是TA不想做,而是做不到,这是抑郁症的普遍特征。

【贰】

TA·白枭·双向情感障碍患者

    在了解TA的这些基本信息里,我借着空暇的时间上网了解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从文字上说是病发时会有躁狂和抑郁两种情绪状态交替出现,有时狂躁作为主导表现,有时以抑郁为主导,这种情况比抑郁症的危害更大,因为有时躁狂和抑郁会同时出现,这个会让人非常崩溃。其实从文字上表述的是俗称躁郁症,据了解我国有840万人躁郁症患者,他们看似跟平常人一样,但他们的世界极需要我们去发现。之前我对躁郁症是有了解的,因为之前我就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但比较少,一般是抑郁症比较普遍。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情况我进入了测试网页,网页中的问题就是我想了解的答案,也在知乎里找到一些资料。

▲ P-OE04 图片截图抑郁测试网

▲ P-OE05 图片截图知乎

    这个症状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无法做到感同身受的,TA在很多老师看来正常的,但不敢跟其他老师交流,就怕不理解的时候反被泼了冷水。因为在TA在他人眼中是正常的时候,TA已经多次向我发出求救信号,到了现在,我担心TA会撑不下去了。因为我感受到TA每次来办公室会带有一些欲言又止的表现,TA很想找人倾诉,其实在这个状态下抑郁症为主导,在这种情况下,我不用跟她讲太多话,更不能讲大道理,或要TA应该怎样或那样的废话,因为这些TA都懂,只是身不由己做不到,而我也只需做一个倾听者即可。

    在了解“双相情感障碍”的概念后,我便开始跟TA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我了解到很多信息,关于TA的过去,生活的环境包括校内的情况,这个并非先天,而是更多的是TA曾经在校园里经历的一些事,给TA带来的阴影一直走不出来,影响到现在的言行举止与心理情绪。我以听为主,听且努力做到在TA的言语中找到关键词作为话题突破口,挖掘她内心被需求的点,在交流的后段部分,我发现TA的情绪渐渐有好转,处于平静状态,在TA的描述里,我知道TA曾经的是被言语击垮的,从我点亮她的需求点后,她很努力地追问我关于她发光点,目的是希望从他人口中得到她曾经失去的信心,一种认同感。但我知道在她这种逐渐高涨的状态下,我需要收住一些言语,否则很容易引出TA的躁狂状态。

    那个晚上我跟TA聊了两个小时,但我知道,从这个时间里是很难做到真的能让TA走出来,但起码当下的状态是调整过来了。那么,以后呢?

【叁】

我·曾经的我是否也这样?

      在我接触的学生中,有这方面影响的一般是源于后天环境所影响的。在跟他们交流当中,我发现自己的过往经历跟他们所说到的有类似的地方,比如家境的变化,校园暴力事件,我也亲身经历,曾经一度封闭自己,不敢社交,甚至不相信任何人,也不知该跟谁说,甚至连生日都觉得是不可透露给任何人的秘密,一段时间甚至不想去上学,害怕上学面对“可怕”的人,也会有认为这样的日子不知何时是个尽头的感觉,从而非常悲观,甚至封闭自己,直到上了初中才慢慢走出来,慢慢接纳了“外界”变成了好好先生,这算是抑郁吗?但是,我很庆幸,我的家庭环境,家人是很正能量的,也许是因为还有家庭的守护,并没有让我走到抑郁这一步。所以我也并不没能真正感受到抑郁或躁郁具体是怎样。现在思考起来,也许只是一种情绪的变化。比如有时候我比较逃避一个场景——一群人的狂欢,安静下来后的孤独感让自己觉得可悲和可笑,我也不知为什么。

▲ P-OE05 图片截图子術先生朋友圈

我的调整方式

      上面说的这些都是我小学到初中的事情,我认为没有让我真正走到抑郁这一步除了我有一个正能量的家庭外,还有是上了初中后所遇到的同学,便慢慢去接纳身边的一切,慢慢打开自己,到了高中就直接改变了我的状态。其实从初中到高中这个阶段是一个过渡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切明白是需要去吸收和释放的,就是一个情绪的输出口。当时我的吸收的方式是看书,书中很多内容会给自己思考和引导,从而认识自己和看待事物,而情绪输出口就是写作,只有写作才能让我觉得安全,才会让我有归属感。因此初中到高中这个阶段,我基本每天都要写东西,一天不写都不舒服,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写了之后心里就非常踏实。

      高中那时候是十七八岁,也许时之前那段时期经历的事情,写的文章确实很多忧愁很伤感,例如十八岁那年写的《写在十八岁》这篇文章,我称为作文,我现在看回到都不知当时为啥会写出这么伤感的文字,现在看了都起鸡皮疙瘩,这样的文字我现在怎样都写不出来。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对事物变得很敏感,联想非常丰富,也变得非常感性,其实是非常柔弱,那会写的短篇小说看似荒诞滑稽,但结局实在悲剧讽刺。后来上了大学,有了时间写作,但也很少写了,更不想写那些很个人的伤感文字,因为我不需要这样消极宣泄。

写在末端

    在我接触到的学生中已经有很多抑郁情况,而躁郁在目前来说比较少。很多时候他们都是正常上课,只不过有时候情绪来了没办法专注到课堂,需要寻找一个空间来调整,他们不是不认真学,而是暂时做不到。在这个激烈的考试学习中,他们很多时候成为不被理解的人,但就是最怕是这样,看起来认为是挺正常的,但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还能不能撑得住。

很多时候,我们做老师的都会抓几个学生来讲道理,但是,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道理都懂,跟学生讲大道理是没用的,老师还没真正了解学生,抓住心结,是很难去引导学生的。因此才会出现无效沟通。真的不要以为学生矫情,脆弱的,因为我们不去了解的话,根本不知道学生曾经经历过什么才会这样,哪怕是我们看到表面那种大大咧咧的学生。

子術美學馆编辑部,公众号:子術美學馆【空丨OE-02】暑假,一场生命的体验

他们曾经发出过求救信号,我们能否收到?


文丨子術先生

End
【本文为子術美學馆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内容

【空丨OE-05】联考结束,我有封未曾送出的信

【空丨OE-04】美术生,如果在逐梦路上累了,请看一下这篇短文

【空丨OE-02】暑假,一场生命的体验 

【空丨OE-01】:一首歌可以穿越时空,那是一场青春

【物丨OE-01】“画我吧,儿子”一位母亲的声音,成就了伟大的他,她就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