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地理赏析 河南鹤壁,因煤而兴
2022-11-19 | 阅:  转:  |  分享 
  
地理赏析 | 河南鹤壁,因煤而兴鹤壁的概述鹤壁,是河南北部的一个地级市,地处太行山东麓与华北平原过渡地带。鹤壁市的总面积为2140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为156.6万,下辖淇滨、鹤山、山城三区及浚(音通讯)县、淇(音同齐)县,市政府驻淇滨区。2021年,鹤壁市的地区生产总值
(GDP)是1064.64亿元。注意,华北(黄淮海)平原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北抵燕山南麓,南达大别山北侧,西倚太行山一伏牛山,东临
渤海和黄海,跨越京、津、冀、鲁、豫、皖、苏七省市。华北平原是华北陆台上的新生代断陷区新生代相对下沉,受诸多河流(黄河、海河等)影响
,具有较厚的沉积,但海拔多不及百米,地势平缓倾斜。鹤壁的历史鹤壁历史悠久,如殷商末期和春秋时期的赵、卫等国均在此建都,但鹤壁的地一
级行政区划历史较短,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于当地煤炭资源丰富,为便于煤矿的开发,故原为汤阴一集镇的鹤壁升格为地级市。1957年3
月,析汤阴县(今属安阳)地置鹤壁市(1956年设鹤壁办事处)。注意,商朝(约前1600年—约前1046年),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
时期的文字(甲骨文)记载的王朝。夏朝方国商国的君主成汤在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建都在亳。盘庚迁殷后,国都(位置)逐渐稳定
,故商朝又被称为“殷”或“殷商”。商朝的末代君主帝辛(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鹤壁的自然鹤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
阶梯状分布,主要地貌有山地、丘陵、平原、泊洼(低洼湖沼区)等四类。其中,鹤壁最高峰是三县垴,海拔1019米。鹤壁境内河流众多,主要
有淇河、汤河、卫河、共产主义渠(1958年开挖而成。原为引黄济津的灌溉工程,后变成防洪排涝河道)等。鹤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
半球中纬度大陆东岸,是亚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均温为14.2—15.5℃,年降水量是349.2—970
.1毫米。受季风影响,当地多气象灾害,如冬春季的寒潮(沙尘暴、霜冻)和夏季的强对流天气(雷雨、大风、冰雹)等。鹤壁的人文鹤壁境内资
源禀赋良好,属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工业以煤炭为主)和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区。当地土地肥沃,盛产粮食、棉花、油料。此外,鹤壁的交通
便利,京广(北京至广东广州)高铁、京广铁路和京港澳高速纵贯南北,晋豫鲁铁路(即瓦日铁路,西起山西吕梁,东至山东日照港)横穿东西。鹤
壁人文景观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如大伾(音同劈)山摩崖大佛及石刻、云梦山摩崖、玄天洞石塔等。鹤壁子馍(又名石子馍,因在鹅卵石上烘焙制
成而得名)、榆皮饸饹(音同和乐。“饹”字轻声)面(按一定比例在荞麦面里掺上小米面和榆皮面)、缠丝鸭蛋(切开可见内有缠绕的色环,故名
)等,都是鹤壁知名的美食特产。
献花(0)
+1
(本文系ldtsg195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