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珅是有名的大贪官,然而,他有3不贪

 四季视野 2022-11-19 发布于北京

和珅是历史上有名的大贪官,甚至他的钱财比国库的还要多,有句话叫“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然而,和珅有3不贪。

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他祖籍福建,父亲是都统常保。按理说和珅的出身还是不错的,可是他三岁丧母,九岁丧父,没有了父母之后,他的生活自然也就大不如前了。



不过和珅聪敏好学,自律勤奋,所以他从小就熟读诗书,并且精通满、汉、蒙、藏4种语言,可以说早期的和珅还是很励志的。

和珅貌若潘安,乾隆见到后,很是喜欢,于是便选他进入了乾隆的仪仗防队,后来多次被乾隆提拔,成了乾隆最宠信的大臣,也是朝中一品大员。和珅27岁时,被提升为户部侍郎、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一年后,又兼任了步军统领,这让他“日进斗金”。

乾隆喜欢和珅,不仅是因为他会说话,更因为他能帮着乾隆“办实事”。乾隆喜好南巡,但每次南巡都要花费很多金钱。乾隆六下江南,明面上的花费就有2000万两白银,当时户部库银在5000-7000万两之间。和珅为此提议乾隆创立了议罪银制度,若是朝中有官员犯了事,只要交一定额度的银两,便可免于处罚。

他的这个提议确实帮着乾隆挣了不少的银子,只是这也让清朝的官员越来越腐败,毕竟只要有足够的银两,再大的罪过也不用受刑,这样只会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地敛财。看到有了银子,乾隆也很高兴,对于和珅也就更加宠信了。在乾隆的庇护下,和珅从事行政就为所欲为了。

和珅的目标可不只有官员,对于那些商人,他也想到了办法对付。他为商人立下了许多规矩,无非就是想要借机敛财。若是有商人对他定制的规矩存有异议,不愿意将钱财上交朝廷,那这个商人家就会被“强盗”洗劫一空。其他商人见此情况,自然明白这些“强盗”的真实身份,从此对和珅也不敢再反抗,只能乖乖服从。

乾隆作为一国皇帝,或许是睁一眼毕业,又或许是真的压根不知道。总之,和珅日子过得越发不错,没人敢惹。不过和珅确实善于察言观色,他对于乾隆的需求也了如指掌。甚至到了乾隆晚年,许多朝臣都不懂得乾隆在说些什么,只有和珅能够心领神会。

那个时候和珅便成了乾隆的传声筒,每次都是经由和珅来传递旨意。那时的嘉庆已经开始学习处理朝政了,但因和珅的存在,让他这个太子没有了存在感,甚至臣子也只听和珅的吩咐,这也让嘉庆更加怨恨和珅。

不过,和珅虽然贪污了很多的钱财,但他也不是什么钱都贪,有些钱他是不贪的。

1、科举钱不贪

自隋唐有了科举制度,之后的历朝历代也都对科举很重视,即使这样的选材标准未必公平,但运用这样的科举制度,也确实为朝廷输送了很多的人才。



和珅明白科举制度对朝廷的重要,所以他从不贪科举的钱。而且乾隆毕竟是一国之主,即使在和珅的挑拨下,乾隆也变得很贪财,但科举制度关系到国之根本,就算乾隆再爱财,也不会拿这件事开玩笑,和珅更是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自然是不会贪科举钱的。

2、赈灾款不贪

自从满清入关建立王朝以后,一直对赈灾很重视,若是有谁贪污了赈灾款,那可是要斩头的大罪,即使是不能如实上报的官员,也会被查办,可见清朝对于赈灾是多么重视。乾隆早期,自然灾害频发,而他在赈灾上投入的款项更是超过雍正年间的十余倍。和珅既知乾隆如此在意赈灾,自然也就不会在赈灾款上动心思了。

3、办不成事的款不贪
托人办事得用钱,甚至给了钱,这事也不一定能办得成。和珅自然也是如此,虽然他是朝中一品大员,但也不是说他什么事都能办。不过和珅也不会让找他办事的人吃亏,他若是能办成事,那钱他照拿;若是办不成,那就如数归还,在这一点上,和珅可以算得上是言而有信。

也正是他有这样的“诚信”,所以找他办事的人越来越多,那他贪污的银两数额自然也就越来越大了。



所以,和珅才初期,虽然仕途走的坎坷,但后期他的生活真的很滋润。不过乾隆去世后,嘉庆帝便赐死和珅,并抄了和珅的家,共抄出8亿两白银。这相当于清朝15年,甚至20年的财政收入。所以才有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句老话。自此一代贪官终于陨落,只是经由他搅动过的清廷,气运大伤,开始走起了下坡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