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村长的心情日记 2022 11 19

 朱福生 2022-11-20 发布于辽宁

村长的心情日记 2022 11 19

漫步北河公园随感

回家已经三天,忙完了眼前的事儿,心里总觉得还欠缺点啥。我知道该去北河公园看一看了。

每次回家都要去北河公园,如果去不成,总觉得回家的感觉不完整,意犹未尽。


时序快到了小雪,可是气温不降反升,天气居然还是晚秋的样子,温暖的天气,让空中氤氲着一片雾气,远处的景物多了一层朦胧之美。


路边绿化带上还有青色的嫩叶,柳树的叶子也只是在尖稍泛起一缕儿黄色,黄绿相间,比单纯的翠绿更好看,更妩媚。银杏树的叶子脱了大部分,在树下铺了一席金黄的地毯。法国梧桐的叶子变得枯黄了,在静谧中簌簌落下,给周边和暖安静的阳光增加了一丝灵动。


我把车停在北河公园的南岸,顺着步道东行。这里芦苇丛生,木栈道从芦苇丛中穿过。我喜欢这种感觉,小时候来这里玩都是在芦苇丛中钻来钻去,我喜欢听芦叶在风中的沙沙声。只是这时的芦苇已经干了,叶子枯黄,芦花灰白,没有了往日的生机。


远处的荷塘不见了,槎桠着的枯枝倒插进水里,偶尔也还有枯萎了的莲蓬浮在水面上,红红绿绿的繁华和微风中田田的婆娑都不见了,代之以清澈和枯黄,连阳光都不再热烈,这就是秋天的萧瑟吧。


北河公园的中心地带,有三个亭子,从西向东依次是:赏心亭,悦目亭,欣闻亭。

在赏心亭和悦目亭坐一坐,远处的风景尽收眼底。感觉用赏心、悦目命名是很恰当的。欣闻感觉有些抽象,更注重内心喜悦的感觉,会不会还有些佛家的色彩?

三个亭子是北河公园最早也是最核心的建筑。当年刚刚筹建北河公园时,只建了这三个亭子和一个大门,后来把环岛上的鱼美人移到了这里,算是多了一处景致,除此之外再没有更多的设施。
公园刚建成时没有更多的游人,那时北河大桥尚未建设,北河北边还是稻田,没有村庄也没有居民。如今则大不相同,步道上的人川流不息,经常会偶遇老同事老朋友。


一直向东走,穿过北河大桥,有一个叫劳动公园的地方。公园不大,或许叫主题展览更为合适。公园的主体是一座类似石舫的雕塑,石舫的平台上竖了风帆,石舫四周围画了浪涛浪花,有扬帆出海的寓意。石舫被命名为“劳动号”。
说实在的,这个雕塑有点粗糙,没啥艺术价值,但是我最喜欢的是它平台上的标语:“劳动最光荣”。其他表现劳动主题的雕塑散布在林荫里,也挺有意思的。


从劳动公园再向东,从公路边上的栈桥跨过北河,绕到北河北岸,这里也是一个小公园,以体育为主题。公园里有女排队员的雕塑,因为这里也是女排队长曹慧英的故乡,人们以她为骄傲,赞美她的拼搏精神。公园里到处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大男孩们在进行篮球比赛,小孩子们在排着队上网球课。我心里想着:再过二十年,说不定这里还会出个世界冠军!
我边走边拍照,景色真是很美,想着编辑成抖音,肯定会被好友点赞。又想起昨夜甘棠先生发来的诗词还没有仔细读,于是找了树下的座椅坐下,静心品读:
冬日湖上之二
但俟朝阳满,

烟销一望遐。

柳黄堪宿鹭,

芦白尚飞花。

亭倚望乡客,

舟横卖酒家。

何时脱拘束,

得泛是生涯。


真得赞叹甘棠先生的才思,虽然他写的是晨光中的北河,但是那烟霞,那黄绿相间的柳浪,那灰白的芦花,那亭子里瞩目远眺的游人,这都是看在我眼,蕴在我心的,他确实是写到我心里去了!该如何回应他呢?也做一首诗,叫《冬日湖上次韵甘棠先生》:
薄雾乡愁满
水天一望遐
柳黄尚啼莺
水白余戏鸭
亭边有旧梦
桥畔是新家
乐邀二三子
把酒话生涯

读诗的喜悦与和诗的欢愉难以言喻,躺在床上用手机记录下这段心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