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中期工笔重彩原始天尊画像

 johnhake 2022-11-20 发布于山东
1995年,一老者途径山西闻喜,遇一农家办白事,两个道士正做法事,突然,他发现法坛上原始天尊画像很特别,走近一看却大吃一惊!

10月的一天,一位老者路过山西闻喜县南边一个村庄,突然听见村里传来敲锣打鼓的喧闹声。老者觉得奇怪,于是循着声音找到了一处农家。

却见这户农家正搭着白布灵堂,正办着丧礼法事,堂屋中间则摆着一张桌子当作法坛,桌上有香烛黄纸,法印令牌等法器,一老一少两个道士正在法坛前和着锣鼓节奏唱经。

农村如果有老人去世,一般会请道士上门做法事,又称作为“打蘸”。按民间习俗,这是为了超度亡灵,也是孝子贤孙跪拜亡者,表达孝道的方式。

农户家门口围了许多看念经的老少,农村的红白喜事大都图个热闹,算是一种丧葬民俗,老者挤进人堆,也饶有兴致地欣赏起来。

突然,法坛上挂起的一张硕大原始天尊画像,引起了老者的注意。这是一件道教黄箓斋图,黄箓斋图是指道家用来超度亡魂、引魂升天仪式时悬挂的神灵画像,与佛教的水陆画类似。

这种科仪是由南朝道家一代宗师陆修静整合而成,唐宋时期达到鼎盛,一直到明清时期都很流行。黄箓斋图内容是道教的神仙真人、圣贤祖师等人物,一般以三清、四御和三官大帝为多。

眼前的天尊画像纸张暗黄,画功古朴厚重,不像是现代的东西。老者心扑通乱跳,走近一看顿时大惊:这神像搞不好是一件古物,要仔细看看才行!

不过,此时两个道士正念着经,老者也只得耐心等待。好不容易等念经结束,老者寻了个空档,找到刚做完法事的老道士。

当老者提出想看看先前挂起的天尊画像时,老道顿时脸色一变:“你这人好没道理,天尊像庄严神圣,怎能说看就看!”

老道士是修道之人,对神明画像自然看得很重,一个毫不相干的人突然跑过来看画,他自然觉得有些生气。

老者才知道自己看画心切,有点唐突冒失,于是赶紧亮出身份。原来,他是县文化站的一名文物专家,下乡搞文物普查,突然看到老道士挂着的黄箓斋图,觉得有些年头,于是想看一看。

老道士见老者穿着周正,一副干部模样,口气便软了下来:“看画可以,这里人多,要看就到我们观里!”

老者连忙点头答应,与这一老一少的道士走了10来里路,才到了一座偏僻老旧的道观。老道士将老者领进屋里,随后将画像卷轴拿出来,小心翼翼放在香案上,对着卷轴焚香叩拜。

做完这些之后,才拿下画像与年轻小道士一人拿一头将画徐徐展开。这件原始天尊画像是一件绢本(就是画在绢布上)设色工笔重彩画,画长2米,宽约1.5米,如此大的三清像国内非常罕见。

画像上的原始天尊雍容大度,神态安详,仿佛在俯视人间一般。头上的金色道冠上有精美云纹和火焰纹,还镶嵌着五种颜色的宝珠。黑色的胡须飘逸灵动,右手中指和拇指掐着白色大宝珠!

老者越看越激动,天尊穿的道袍朱色、金色和蓝色纹饰相互点缀熠熠生辉,顶光部分左右两边,各有两个飞天相向飞行。

画匠独具匠心,用退晕法画了天尊脸部、手和顶光,使得神像更加神圣庄严,所观之人无不生出敬畏和崇拜之情。

原始天尊是道教“三清”尊神之一,最早出现在东晋葛洪的《枕中书》,南朝的陶宏景在梳理道教神仙体系时,将原始天尊排在第一位,老子则排在第四。

到了唐代,李唐将老子尊为“太上玄元皇帝”,老子的地位开始超过原始天尊。到了宋代,热心道教的宋真宗下旨编撰道藏时,才明确了原始天尊为三清中主神,是天界最高的主宰者。所以一般的道教场所,三清像中原始天尊都居中间位置。

老者仔细看了半晌,经过对画像材料、画风、人物形象和颜料等推断,这件天尊像应是明代中期画作。按这个规制和精致程度,一般只有名山大观才会有,为什么会在这破败的小道观里呢?

老道则解释了原委,他年轻时在运城芮城万寿宫跟着一位师父学道,后来他学成之后,师父将三清殿常悬挂的三清画像送给了老道。师父并未告诉他画像来历,只是说这三幅画像一直师徒手手流传至今。

老者喜不自胜,连忙又提出要看另外两幅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画像,于是老道又将另两幅画像请了出来,这两幅画与原始天尊像大小和画风基本一致。

考虑到这些画像是文物,出于保护文物的目的,老者建议老道将它们上交给国家。老道起初不愿意,老者开始苦口婆心劝说,直到老者提出为老道提供这三幅三清像一模一样的复制品,同时翻修道观作为奖励后,老道才应允。

晋南的道教文化十分丰富,如芮城县有万寿宫道教壁画、北魏道教四面造像碑以及北魏、隋、唐等一批道教造像碑,永济市博物馆藏元始天尊像和一批道教神像。

晋南历史上还出现过一批道释画家,如北宋著名壁画家王拙等。因此晋南地区道教珍藏不少,现运城博物馆便藏有大量的道教画像和塑像。

这三幅三清胸像虽是民间画工所作,但其有汉官威仪,气魄宏大的时代风格,有如人间帝王。画风上继承了宋元风格并继往开来,集恢宏精致于一体。

对了工笔重彩人物画推陈出新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是祖国传统艺术宝库十分难得的珍品,现珍藏在运城市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