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画 | 吴冠中与风景画

 刘双喜的图书 2022-11-20 发布于北京

风景 (Landscape)
在艺术创作中,梵高是吴冠中殉道艺术的偶像,他常常说:“梵 高,他扑向太阳,被太阳熔化了!”回国后,他的艺术创作也在太阳 下渐渐熔化。吴冠中在法国的时候,喜欢梵高这样“强烈的东西”, 一回国,他发现这样的艺术创作走不通,而且毫无办法。吴冠中曾经 说得非常直接:“要生存,还要我的艺术能够发展,因此我就找秀丽 的办法。用水彩画,抒情的,因为这样的东西轻松愉快,大家能接 受,非常受欢迎,那么这样就推着我向这边走,就是说怎么样能与人 民结合,他也能够喜欢,但我也不说假话。”

Image
《绍兴河滨》,油画,1977年作

吴冠中还有个精神支柱是鲁迅。他在中学时代就爱好文学,当代 作家中尤其崇拜鲁迅,他曾说:“我想从事文学,追踪他的人生道 路。但不可能,因文学家要饿饭,为了来日生计,我只能走'正’道 学工程。爱,有多大的魅力!她甚至操纵生死。爱文学而失恋,后来 这恋情悄悄转入了美术。但文学,尤其是鲁迅的作品,影响我的终 生。”此时他也只能哀怨地说道:“鲁迅笔下的人物,都是我最熟悉 的故乡人,但在今天的形势下,我的艺术观和造型追求已不可能在人 物中体现。”

在艺术创作中,吴冠中选择了风景创作。当时几乎没有人画风 景,认为不能为政治服务,不务正业,甚至会遭到批判。后来文艺界 领导人周扬说风景画无害,有益无害。无害论一出,吴冠中感到放 心,可以继续探索前进,至于不鼓励,不发表,都与他无关,与艺术 无关。“我想只需一条羊肠小道,途中有独木桥,让我奔向自己的目标。” 自然风景画的兴盛来源于18世纪末及19世纪之初。当初是一批不满七月王朝统治和学院派绘画的画家,以写实手法表现自然的外貌, 并且致力于探索自然界的内在生命,力求在作品中表达出画家对自然 的真诚感受,以真实的自然风景画创作否定了学院派虚假的历史风景 画程式。此画派揭开了19世纪法国声势巨大的现实主义美术运动的序 幕。世界上最出色的木刻版画和铜版画家之一的阿尔布雷特·丢勒曾表示:隐藏在自然之中,能够将它采掘出来的人便拥有它。

就在吴冠中无奈之中选择风景创作时,远在巴黎的他的同学却不 约而同地走向抽象派。当吴冠中的杭州艺专同学们在法国自由的艺术氛围里创作时,吴冠中却在压抑的政治环境里贫瘠的艺术创作土壤中小心翼翼地寻找着属于他的艺术暖春。苦藤也有它的艺术春天。在清华教学中,吴冠中因为解除了束缚,心情舒畅。教课之余,他在无干扰中探寻自己的艺术道路。教课并不费劲,教素描和水彩。他以往只重视油画,瞧不起水彩,为了教好课,便在水彩上下了功夫,吴冠中将水彩与以往学过的水墨结合, 颇受好评。群众最先是从水彩认识吴冠中的,他是学油画和水墨画 的,当时却被认为是一名水彩画家。当时他迷上了树。吴冠中说:“我爱上了树,她是人,尤其冬天 落了叶的树,如裸体之人,并具喜怒哀乐生态。郭熙、李唐、倪瓒们 的树严谨,富人情味,西方画家少有达此高度者。用素描或水墨表现 树可达淋漓尽致,但黏糊糊的油彩难以刻画树的枝杈之精微。风景画中 如树不精彩,等于人物构图中的人物蹩脚。任何工具都有优点和局 限,工具和技法永远是思想感情的奴才,作者使用它们,虐待它们。从古希腊的陶罐到马蒂斯的油画,都在浓厚的底色上用工具刮出流畅 的线条,这予我启发。我在浓厚的油画底色上用调色刀刮出底色的 线,在很粗的线状素底上再镶以色彩,这色便不至和底色混成糊涂一 团。如画树梢,用刀尖,可刮出缠绵曲折的亮线,无须再染色,我常 用这手法表现丛林及弯弯曲曲的细枝,油画笔极难达到这种效果。”

Image
《桂林山村》,油画, 1973年作

吴冠中经常运用移花接木与移山倒海的组织法创作画面,最明显的例子如70年代的《桂村山村》。藏民很美,造型之美, 即便脸上涂了血色,仍美,他在西藏画了不少藏民。但西藏作品中最 有新颖感的是扎什仑布寺,这扎什仑布寺也属于移花接木之产品,主 要是山、庙、树木、喇嘛等对象的远近与左右间的安置作了极大的调 度。他着力构思构图的创意,而具体物象之表现则仍追求真实感,为 此,他称这种创作方式为“现场搬家写生”法。后来他下乡在老乡家 作画。他的画都是从生活中剪裁重组的,好像东家后门的石榴花移植 到西家门前盛开了。后来吴冠中便命名此画为《房东家》。

Image
《房东家》油画,1972

既然是风景创作,吴冠中自然想到自己的精神之父鲁迅的故乡。他便从江南故乡的小桥步入自己未知的造型世界。60年代起吴冠中不 断往绍兴跑,绍兴和宜兴非常类似,但比宜兴更入画,离鲁迅更近。第一次到绍兴时,找不到招待所,被安置住在鲁迅故居里,夜,寂无人声,他却感觉自己听到了鲁迅的咳嗽!走遍了市区和郊区的大街小巷,又坐船去安桥头、皇甫庄,爬上那演社戏的戏台。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湖泊池塘,水乡水乡,白亮亮的水多。黑、白、灰是江南主调,也是吴冠中作品银灰主调的基石。

苏联专家说,江南不适宜作油画。银灰调多呈现于阴天,吴冠中偏最爱江南的春阴,一辈子断断续 续总在画江南,在众多江南题材的作品中,甚至在他的全部作品中,他自己认为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是《双燕》。这幅被称为“燕子飞 去,画境犹存”的描绘作者心目中中国江南民居的作品,在2011年6月 被北京保利春拍出了4000万元的天价。

Image
《双燕》,水墨设色,1981年作

 80年代初吴冠中任教工艺美院期间,带领学生到苏州写生实习, 研究生钟蜀珩同行,一路边教边学。在苏州留园,学生们在太湖石中联系到人体的结构与运动,在不起眼的墙上爬山虎中提炼出感人的画 面,体现了老师对造型观察的启示,并发展了老师的思路。

苏州上完课,学生们返京去了,钟蜀珩随吴冠中去舟山群岛写生,没有课务, 两个人自由作画,疯狂作画,吴冠中不曾考虑钟蜀珩能否跟上他近乎 废寝忘食的步伐,她却跟上了。她着蓝衣男装,一身颜料斑斑,显得 邋遢,黑黑的脸被草帽半掩,路人大概不辨是男是女。一次两人一同 在普陀海滨作画,吴冠中照例不吃中饭。钟蜀珩去附近买来几个包子 叫吴冠中吃,她说看在朱先生(吴冠中妻)的面上吃了吧,否则只好 抛入海里了。钟蜀珩回忆当时吴冠中虽然吃了包子,依旧感到损失了要紧时刻。无论多大太阳,即便在西双版纳的烈日下写生,吴冠中从 不戴草帽,习惯了,钟蜀珩见老师额头一道道白色皱纹颇有感触,那 是写生中不时皱眉,太阳射不进皱纹的必然结果。

两人离开舟山回宁 波,到宁波火车站,离开车尚有富余时间,便到附近观察。吴冠中被 浜河几家民居吸引,激动了,匆匆画速写,钟蜀珩看看将近开车时 间,催老师急急奔回车站,路人见这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在猛追,以为 出了什么事故。宜兴文化馆吴俊达回忆当年:“当时我们去车站接人,人都走了 一半,还不见踪影。正在我们焦急的时候,突然出来一个精瘦的老 人,挑了一副担子,一头是行李,一头是画架等东西。一看就像个老 农民,看不出任何画家的风度。我说,这个肯定是吴老先生了,迎上 去一问正是。当时他要感受江南的气息,在桥边画了一幅,那是我去 陪他的,那时候就请教他,他一边画,有空的时候就聊聊。当时我们 去的时候住在那里一晚上。他从早上8点一直画,把画架子搭好了画, 我在旁边看,一直画到11点。我说去搞点吃的吧。他说不要不要。后 来才知道,他长期在外面跑,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画画的时候不吃 东西。画一天都不吃东西。我说你身体吃得消吗,胃不行的。他 说,'我习惯了。我曾经想吃一点东西,但是吃了以后胃就不舒服, 思路也不对了。’他一直画到下午3点半才完,把画收到以后才吃。有 一次,我说吴老,我弄点夜宵给你吃吃,他说不吃。说他没这个习 惯。我说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就是我们宜兴的土特产百合。我说就稍 微烧点百合怎样?他说这东西还行,结果他吃得很高兴。”

就是在这些民居里,吴冠中找到了水墨作品《双燕》的灵感之 母。有人评价作品《双燕》着力于平面分割,几何形组合,横向的长 线及白块与纵向的短黑块之间形成强对照。蒙德里安(Mondrien)画面的几何组合追求简约、单纯之美,但其情意之透露过于含糊,甚至 等于零。《双燕》明确地表达了东方情思,即使双燕飞去,乡情依 然。横与直、黑与白的对比美在《双燕》中获得成功后,便成为长留 在吴冠中心头的艺术眼目。

Image《秋瑾故居》 布面油画 2002年作 保利2011秋拍 成交价7475万元
这幅油画是吴冠中在2002年根据上世纪80年代的水墨画改造创作而成的。对此,他还曾有专文论及此画:“上世纪80年代,我用水墨作了幅《秋瑾故居》:厚厚的墙,乌黑宽大的门紧闭在画面中央,近乎顶天立地,门上方印着小块红色标志,营造了灵堂气氛。墙外电线上,栖息着几只凭吊的燕子。我写了画外话:忠魂何处,故居似黑漆棺材,燕语生生明如剪。今移植成油画,屋顶收缩较原先窄而略曲,黑门锤炼更坚挺,由铁而钢,更强调黑、白、灰之间的对照,拓宽了空间,去掉了“秋瑾故居”的文字标志,画面更偏抽象,悲剧意境伸向深远。”

吴冠中的作品如1988年的《秋瑾故居》(画外话:忠魂何处,故 居似黑漆棺材,生生燕语明如剪),再至1996年,作《忆江南》,只 剩了几条横线与几个黑点(往事渐杳,双燕飞了),都属《双燕》灵 感所染。吴冠中将其归纳为“风筝不断线”。风筝,指作品,作品无 灵气,像扎了只放不上天空的废物。风筝放得愈高愈有意思,但不能 断线,这线,指千里姻缘一线牵之线,线的另一端联系的是启发作品 灵感的母体,亦即人民大众之情意。

Image
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狮子林》
2019年6月2日晚9点45分,《狮子林》作为第383号拍品以8800万元起拍,随即叫价至9000万、9200万、9500万、1亿、1.1亿……最终,该件拍品由场外买家通过电话委托以1.25亿元拍得,加佣金最后成交价达到1.4375亿元。
吴冠中曾作过一幅《狮子林》, 画面五分之四以上的面积表现的是石头,亦即点、线、面之抽象构 成,是抽象画。他在石群之下边引入水与游鱼,石群高处嵌入廊与 亭,一目了然,便是园林了。吴冠中就是希望将观众引入园林后,迷 失于抽象世界。其作品《情结》、《春如线》等都是他抽象作品的上马石。艺术起源于求共鸣,吴冠中更重视十几亿中华儿女的共鸣,这 是他探索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初衷,这初衷他至死不改。在 油画中,他结合中国情意和人民的审美情趣,便不自觉吸取了线造型 和人民喜闻乐见的色调。此时吴冠中的油画渐趋向强调黑白,追求单 纯和韵味,这就更接近水墨画的门庭了,因此索性就运用水墨工具来 挥写胸中块垒。

70年代中期吴冠中本已水墨作画,那水墨显然已大异 于跟潘天寿老师学传统技法的面貌,不过数量少,只作为油画之辅。到80年代,水墨成了他创作的主要手段,数量和质量颇有压过油画之 趋势。自己剖析自己,40余年的油画功力倒作了水墨画的垫脚石。吴 冠中曾将油画和水墨比作一把剪刀的双刃,用以剪裁自己的新装,而 这双刃并不等长,使用时着力也随时有偏重。

当他感到油画山穷时换 用水墨,然而水墨又有面临水尽时,便又回头再爬油彩之坡。70年代 前基本走陆地,80年代以水路为主,到90年代,油画的分量又渐加 重,水路陆路还得交替前进。水陆兼程,辛苦赶路,往哪里去?只愿 作品能诉说赶路人的苦难与欢乐!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狮子林》 在调入工艺美院后,悠闲的日子没过多久,全校师生便下乡“四 清”,用知识分子来清理农村干部的“四不清”问题。吴冠中随队去 河北任县农村朱家屯,那是穷透了的北方乡村,当地吃白薯干粉蒸的 窝窝头,其色灰褐如鸡粪。颜色难看恶心,饿了便顾不得,但每咬一 口都牙碜,真难下咽。房东看了也同情他们,拿出玉米窝窝头来,但纪律规定,不许吃房东家玉米窝窝头。夜晚,房东家炒他们自己种的 花生吃,也分给他们,他们照例不敢碰。吴冠中倒不怕吃苦,却怕牙碜,几乎顿顿吃不饱,逐渐逐渐不想吃了,不到半年,一点食欲也没 有了,有学生寄来胃病药,无效,原来是病了!

回北京朝阳医院抽血 检查,看验血结果那天,妻焦急地等在家门口,问他怎样?吴冠中 说:肝炎。妻子脸色顿时刷白。医生嘱他卧床休息一月。妻远去珠市 口买到一张竹制的躺椅,吴冠中每天便躺在廊下看那破败的杂院,精 神已沉在死海中。他绝不善于养病,也从未得过病,人到中年,生命 大概就此结束了。一个月继一个月,验血指标始终不降,也找过名中 医,均无效,他想医学在他的肝炎面前尚束手无策,便严重失眠。回 忆当年,吴冠中说如无妻儿,自己必定选择自杀,了结苦难。

文革中,孩子们帮吴冠中毁灭了 油画裸体、素描、速写,这一次,毁尽了他在巴黎的所有作品,用剪 刀剪,用火烧。好在风景画属无害,留下了。吴冠中家三个孩子插队 到内蒙、山西及建筑工地流动劳动。接着妻去邯郸农村劳改,吴冠中 一个一个送走他们后,最后一个离开家,到河北获鹿县李村劳动,继 续接受批斗。当他锁房门时,想起一家五口五处,房也是一处,且里 面堆着大量油画,实际上是一家五口六处。吴冠中住在李村列队前进 时个个扛着铁锹、唱着歌,孩子们观看这一队队破衣烂衫的兵,指指 点点。这时候吴冠中的痔疮发作严重,脱肛大如一只红柿子,痛得不 能走路。他用布和棉花做了一条厚厚的似妇女月经时使用的带子,宽 阔结实,像背带裤背在双肩,使劲挺腰将带子托住痔疮,这是一种托 肛刑吧,他是在服刑中种地。大约过了两年,连队里严峻的气氛松弛 下来,节假日也允许作画了。吴冠中的肝炎一直没有痊愈,只是不治 而已,后来情况严重才允许他去白求恩医院治一时期,也不见效,绝 望中他索性投入作画中逃避或自杀。他买地头写毛主席语录的小黑板 制作画板,用老乡的高把粪筐作画架,同学们笑称粪筐画家,吴冠中 就戏称自己诞生了粪筐画派。粪筐画派主要画玉米、高粱、棉花、野 花、冬瓜、南瓜……这一批粪筐作品均已流落海外,如今是藏家们寻 找的对象了。

 1959年暑假,他去海南岛写生,一身衣服磨破,吴冠中像心疼自 己孩子一样把仅有的座位让给自己心血换来的油画,一路上不放心, 连厕所都不敢去,自己站在拥挤不堪的过道里,硬是从广州一路站到 了北京,两只脚肿得都不能走路了。后来岳母在贵阳病危,吴冠中和妻好不容易请到了假同去贵阳。途经桂林,两人下车,吴冠中太想画桂林了,这个肝炎加肛刑病人到 了阳朔,发起了画画的癫狂症。抵阳朔已傍晚,住定后天将黑,因为 首次到阳朔,吴冠中为了作画必须先了解全貌,以便构思,第二天才 能作画,这是吴冠中一贯的作风。妻只能在旅店等候。吴冠中跑步夜 巡阳朔,路灯幽暗,道路不平,上下坡多,当他约略观光后回到旅店 时,一个黑影在门口已等了很久很久,那是妻,她哭了,其时社会秩 序混乱,人地生疏,确是相当冒险。没想到吴冠中翌晨就到江边作画,无奈天下细雨,雨不停,妻打 伞遮住画面,两个大活人自己淋雨。当他要迁到山上画时,雨倒停 了,却刮起大风,画架支不住,妻用双手扶住画板代替画架。狂风暴 雨中吴冠中对着摇曳不定的画架,想到自己作一幅画都如此艰难,连 累妻子被狂风肆虐,不禁放声大哭。

 1975年,吴冠中和青岛几个朋友去崂山写生,结果误入崂山,差 点迷路,直到深夜才找到有人烟的出路。许多时候,他的创作是以生 命为代价的。没想到如此疯狂地作画,吴冠中的食欲居然渐渐好转, 因为肝炎他食欲长期不好,而食欲好转意味着肝炎好转,后来检查果 然指标正常了。这位病人居然用疯狂作画征服了病魔。有人认为吴冠 中作画时是发气功,艺术之气功治愈了病,吴冠中骄傲地回答:“也 许!” “怀才就像怀孕。只要怀孕了不怕生不出孩子来,就怕怀不了 孕。所以我天天在外面跑,就是希望怀孕。”驱赶了病魔,这位“粪 筐画派”掌门人也渐渐见到了艺术黎明的曙光。

为了创作北京饭店的 壁画《长江万里图》,吴冠中提前从农村调回北京。壁画《长江万里 图》由设计师奚小彭总负责,绘制者有袁运甫、祝大年、黄永玉和吴冠中,袁运甫联系各方面的工作,稿子酝酿很久,又去长江收集资 料,大家从上海溯江上重庆,一路写生。在黄山住的日子较久,日晒 风吹,大家只顾作画,衣履邋遢,下山来就像一群要饭的。可惜画家们回到重庆, 情况不妙,北京在开展“批黑画”运动,壁画就此夭折。

Image
吴冠中在作《长江万里图》
但是,吴冠中艺术命运的转机还是来到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内全 国各省、直辖市均占一厅,各省负责装潢各自的厅。湖南厅设计张挂 巨幅湘绣韶山,湖南省委邀吴冠中去长沙绘巨幅油画《韶山》作绣 稿。画幅5米多宽,高约2米。湖南宾馆的一个最大的厅让给吴冠中工作室。画成,照例审稿,吴冠中最怕审稿。《韶山》审稿那天,大 小官员及工作人员来了不少,他们将一把椅子安置在靠近画面的正中 央,然后簇拥着主审进来坐进椅子,其他人均围在其背后,屋子里满 是人。这位主审无官僚气,很朴实,像是一位老红军出身的高级领导。大家一言不发,他当即拍板:“行。”当他 站起来走出门时,回头看画,不禁高声赞扬:“伟大!伟大!”这时 他真的看到了画的全貌。

作为稿酬,吴冠中只要求在贵省境内跑半月,因为他要画风景。这太简单了,领导们立即答应,并另找两位青 年画家一路陪同照顾。吴冠中快活得如出笼之鸟,振翅高飞,先到湘 西凤凰、界首,又听老乡说大庸的张家界那才叫好。于是兵发张家 界。车到大庸县,那时只有为伐木护林开辟的简易公路,一路坑坑洼 洼,散布着大小石块,是运木材的大卡车摇摇晃晃的通道,小车不时 要停下来搬开石头,走得很慢,且一路荒秃而已,吴冠中心已凉了半 截。傍晚,车转入山谷,凸现茂林、峰峦,郁郁葱葱,景色大变,想 是走近张家界了。停在伐木工人的工棚前,工棚本来很挤,又要挤进 四个人,颇费调度安排。山中夜来天寒,工人们烧木柴取暖,围火聊 天,给吴冠中介绍山之高险,野兽稀禽,风云幻变。翌晨,吴冠中匆 匆入山,陡峰林立,直插云霄,溪流穿行,曲折多拐,野、奇、深、 远,无人迹。他借工人们擀面的大案,厚且重,几个人帮他抬入山 间,作了两大幅水墨,再作速写,但时日匆匆,已到返程期限。到长沙时已近年终,吴冠中写了一篇短文《养在深闺人未识——失落的风景明珠》发表于1980年元旦的《湖南日报》。没想到不久张家界这个 人间仙境就扬名了,吴冠中那篇短文曾成为导游册子的首篇。

20多年 后,在张家界市建市20周年之时,张家界市民把吴冠中评为张家界第 一功臣。

酷爱风景画创作,又对祖国大好河山万分向往。吴冠中多年向往 西双版纳,1978年终于成行。经大理、丽江,从危险的林场道上搭乘 运木材的卡车直奔玉龙山。玉龙山喜欢藏在云雾里不露面。你不露 面,我不走。小雨、中雨、阴天、风夹微雨,吴冠中就在这阴沉沉的 天气中作油画。大地湿了就像衣裳湿了,色彩更浓重,树木更苍翠,更白就这样连续一个多星期,吴冠中天天冒雨写生,画面和调 色板上积了水珠,便用嘴吹去。美丽的玉龙山上,湿漉漉的玉龙山 下,都被捕入了吴冠中的油画中。吴冠中的窝棚有一小窗,他就睡在 窗口,随时观察窗外,一个夜晚,忽然月明天蓝,玉龙山露面了,通 身洁白,仿佛苏珊出浴,他便冲出去就地展开笔墨写生,同伴小杨搬 出桌子,他说不用了。激动的心情类似作案犯的紧张。果然,只半 个多小时,云层又卷走了月亮,玉龙山再也没有露真颜。这样的写 生,在吴冠中的风景画创作中屡见不鲜。他贪恋景色、山色,而美丽 的景色也没有辜负艺术家的痴情。

从油画到国画,从写生到创作,从具象到抽象,吴冠中永远处于 喷射状态的激情包围中。若问:“何以永葆激情?”吴冠中会像顽童 似的扔出这么几句:“我基因好,我血质浓,我喝母亲的奶到四岁 多。”但是你可以从他生死搏斗的创造性劳动中悟出,有些人失败, 并不是因为没有才能,而是因为激情不够。

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激情 的丧失!从青年时,吴冠中给自己起了笔名“吴荼茶”,亦即“如火如 荼”之意。从此,他就活在激情之中。吴冠中给自己的油画取名 “荼”字,吴冠中的画特有的“淡雅的强烈”,其谜底正在这荼字之 中。吴冠中曾以嘲笑的口吻告诉学生:“所谓大师,只是失败最多的 劳动者,打工最多的劳动者。”劳动——是吴冠中最纯朴的生活方 式。从太阳升起画到太阳下山,中午从来不睡午觉。他很早就懂得如 何精确分配时间,使每年每月每天都有它特殊的任务。劳动养活了他 的灵魂。“一日的劳动可获得安眠的夜;一生的劳动可换取安宁的 死。” 对于真正的艺术家来说,艺术是灵魂的最好的载体,当艺术家将 自己的生命转化为一个崭新而独特的艺术生命后,艺术家的生命便得 以长存。这需要艺术家心甘情愿地撇下人间的享乐,苦其体肤和劳其 筋骨,将血肉之躯一点点熔铸到作品中去。

无论命运把吴冠中抛到哪 里,他都能用艺术创作点燃自己的激情,平衡自己的心理。他曾动情 地对年轻人说:“一个人千万不能错过人生的各个时机,就像植物嫁 接晚了,就永远接不好了!” 看吴冠中青年、中年那些轻松的风景画,心会很沉重,这是他在 忍受着被人误解、污蔑的重重压力下作的画;看他晚年那些深沉凝重 的画,心却很轻松,这是吴冠中在放开他的心灵自由飞翔。看他的 画,犹如看到那个奋斗不已的魂魄在与你对话。看到他的心爱之作 《苦瓜家园》,画面上黑之凝重,白之清雅,烘托出肃穆悲壮的气 氛,看着这一条条像幽灵似的苍白瘦弱的苦瓜,这是不甘的灵魂啊!吴冠中会突然激动起来:“我今天是赤膊给你看了!苦难的民族!苦难的家园!苦难的啊!”你可以从他那闪光的眼睛里读到艺术家一 颗忧国忧民忧地球的心。他坦言:“人像林中鸟,需要共鸣。”

Image
《苦瓜家园》

20世 纪末,吴冠中连画了三幅《夕阳晨曦》,他说过,“身后事,谁管得,任人评说!”但身前事他却要抓紧,因为一个人身后是非都是身 前之事决定的。他渴望晨曦,晨曦给他带来新的活力,一次成功犹如 一抹夕阳,过去后预示未来一天的开始,明天的晨曦又将来临

摘自《傲骨丹青:吴冠中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