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裴国杰:三晋文苑展芳菲

 晋南道 2022-11-20 发布于山西
三晋文苑展芳菲

——王小燕作品集《春声燕语》赏析

来太原的前一天(11月10日)下午,我在县城邂逅了本土作家王小燕女士,等她把氤氲着淡淡墨香的作品集《春声燕语》双手呈上时,顷刻间受宠若惊。我与王小燕是五六年前文学采风时相识的,她与我同龄,是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日前已刚刚办理了退休手续。王老师对我的第一印象是人美乐观,腔甜声脆,个性鲜明。脸上常挂幸福笑,慈眉善目由天生。尤其是她对文学满腔的热爱,且佳作频频,我羡慕之情油然而生。

认为,散文是一种充满了主观色彩的文学体裁,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应是以人文关怀写作。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外,还应当有精辟深邃的意境,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王老师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协会员。具有东方特色的女性文学风采,擅长创作田园散文,她的作品语言优美,情文并茂。她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意象立意,意境立体。具有细腻、委婉、婉转、亮丽的特点,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她的散文有个性、有真情、有格调、有追求。把情景、画面、事物作为行文的线索。除传情答意、形神兼备外,语言讲究韵律、节奏和词彩,讲求形式美,通过情、景、和想象空间的交融,实现虚实相生的形象体系。给人以美的享受,巾帼不让须眉。

王老师把《红叶深处有人家》写得绘声绘色:“行驶在去望仙的盘山公路上,阳光几多柔美,满山的风景已使我醉意朦胧。五颜六色的树叶,让我联想到多种果蔬的色彩。桃红、枣红、辣椒红、石榴红、山楂红;橘黄、杏黄、柿子黄……多日手机一屏障目,久违的果彩菜色在这里一股脑儿揽入眼帘。山坡野岭,赤橙黄绿青蓝紫,甚至还有说不上来的色彩,在盈盈绿意中,隆起一堆堆火苗,一座座金山。霜降欲来,大自然的巨篆神笔,已把层林尽染。我低头细赏,发现有一朵白云倒影在水里,哦,那祥云真像翱翔的天鹅仙子!抬头环视,鹅沟——红叶秋菊簇拥的小村。……就在彩叶摇弋簇拥着的望仙山沟里,我心里就多了一分暇逸柔情。地塄上红丢丢的酸枣,向我们张扬着它的小巧玲珑,脚底软乎乎的小路散发着泥土的芬芳,路边的野菊举起黄花束束,五颜六色的喇叭花,张圆了一张张小嘴巴,小蜜蜂旁若无人地与朵朵花儿拥抱亲吻。”好似神笔马良,妙笔生花,把一个恍若隔世美丽的武陵桃源“涂抹”得五彩斑斓。一个美丽的望仙佳境扑面而来。”

融情入景,以情见长,是王小燕散文风格的特征。散文讲究“形散而神不散”。她描述的时间跨度大,空间转换广,但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错落有致。取材广泛自由,景物意象牵涉多,联想极丰富。用多组镜头来增加散文的色彩,文笔挥洒自如,文章多姿多彩,极有感染力。构成一幅幅画面,营造出多层次的艺术氛围。尤其是常用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等诸多方式,通过有机的衔接。造词遣句多层多维多元,有张有驰。传神传情,生色生香。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三上桃花岭》也是她的经典之作。她对家乡的山桃花,神魂颠倒,如痴如醉。把垣曲岭回“桃花源”那个一山缤纷,千亩香径裁春色;十里花廊,万里碧空霓裳翩。风扶秀姿,桃岭春韵古筝悠悠;雨润花萼,醉梦世外新景灿灿。通过春风、阳光、清香、幽静、细雨、花蕊、瓣儿、树影和歌声等等诸元素的调和,恰如其分地呈现在全国各大媒体上。为奋力谱写“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山城、幸福垣曲”做出了新的贡献。实属劳苦功高,有目共睹。

作者第一次走上“桃花岭”,“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这里山山岭岭,沟沟洼洼,田间地头,漫山遍野到处是山桃灌木。虽然大批的桃花还没有盛开,但桃花姑娘已带来了春的消息。整个桃林已殷殷泛红。桃花岭上桃红点点,花骨朵儿一树树,一簇簇,一串串,打着朵儿含着苞儿,花瓣儿紧紧地抱着花蕊,像一颗颗红豆簇拥或排列于枝头。”

三月中旬,岭回的桃花香“犹如一缕春风吹来,醉了我的心扉,我们又一次走进桃园深处。目之所及,漫山遍野桃花红遍。先前的花骨朵,已全部绽放了,每一个花瓣都呈现出玲珑剔透的美。我似一只恋花的蝶儿,飞进了花丛中,以一双猎艳的眼睛,观察着满世界俏丽的色彩。那一朵朵盛开的粉红色的桃花,犹如一个个的小仙女,楚楚动人。一阵春风拂过,满树的花儿摇曳,在明媚的阳光抚慰下,花朵上有无数小精灵在跳跃。我眨眨眼睛,再次走近一棵棵山桃树,静静地与花儿对视:朵朵桃花脉脉含情,片片花瓣妩媚动人,透着灵气,荡着春色。我由衷发出感叹:山桃花,你长在荒山野岭,从不要求人们为你做什么,每年春天,你都把缕缕清香无私地播撒到人间,给人们送来美的享受,你的娇艳,令多少人心醉神迷!”

第三次走上桃花岭,“远远望去,眼前依然是花团锦簇,花影抖动。当我漫步在花间小路上时,才发现花瓣已洒满小路,树上的那些花朵已脱下了粉白的盛妆。只是花托衬着花蕊,更显得简单而秀美。嫩绿的叶子,从枝头从花朵的旁边探出头来,胭脂红的花托配上嫩绿的叶,显得那么协调妩媚。此时,一幕温馨幸福的景象,映入我的眼帘:一位老大爷,一手拄着拐杖,一手牵着老伴的手,在花间中散步赏花。我受到感染,也挽住爱人的胳膊,走向花巷深处……”

诚然,文学创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热爱是最好的老师。需要持之以恒地学习、积累和磨练,待到厚积薄发日,便是春风得意时。王小燕老师能在三晋文苑展露,取得了可喜成就,固然离不开先天的禀赋,离不开家风的熏陶,更离不开本人的努力。愿王老师以更多、更美、更好的作品滋润我们的心田,渴望并期待着。

壬寅岁初冬写于太原杏花岭金刚里


作 者 简 介


裴国杰,男,生于1962年8月,山西省垣曲县古城镇西石村人。任职于垣曲县广播电视台。中国诗赋家学会会员,中国诗赋网编辑。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裴氏宗谱》编委会理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