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财神智慧

 汕头能率 2022-11-20 发布于广东

【本文共4455字,阅读约需15分钟】

提起财神,估计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武财神关公,但历史上被称为财神的有很多,有五路财神、五通财神、五显财神、五姓财神等等。

说这些不是让大家一定要去拜财神求财,而是说财神是怎么来的,甚至可以说“如何让自己也成为'财神’”。

身为财神殿的主持,说这些话好像有些“大逆不道”,但大家看完下面的内容,相信“财神爷”和诸位小伙伴也能理解显明的意思。

图片

今天要和大家谈论的是历史上被誉为“商圣”的文财神:范蠡。

他是春秋第一完人,入世则助越灭吴,出世则经商求富,三散家财,被后世供奉,他就是范蠡,后世誉为忠义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他同时也是五路财神中的南路财神,恰巧明年八白左辅财星飞临南方的离9宫,大家可在家中的正南方奉请商圣范蠡像,有利于提升财运。

图片

大家都知道,显明一直是个唯物主义者,也是个实用主义者,不迷信鬼神之说,那为什么还要让大家拜财神呢?

我记得好像有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说学佛不如成佛,拜神不如成神,佛是怎么做的,我们怎么做就行了,要学习他们身上的良好品质。

而不是单单的只是供奉香火来去“贿赂”他们。如果神佛也能被贿赂,那还是神佛吗?那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些什么呢?

范蠡是春秋时代的奇人,他辅佐越王勾践筹划20余年,最终率领越国的军队灭亡强大的吴国,报了当年险被灭国之仇,并且称霸一方。

就在他被勾践封为上将军,统帅全国兵马,成为越国的三号人物之时,他却功成身退,隐姓埋名到异国去经商。

他凭借出色的商业头脑,迅速成为地方首富,之后散尽家财再次改名移居,如此先后三次成为首富。他的后代沿用他的方法经商,最终都富甲一方。

晚年范蠡自号陶朱公,后世则把陶朱公作为商业的鼻祖进行供奉。

图片

关于范蠡的事迹,《史记》《国语》《越绝书》《吴越春秋》等史籍方志和《列仙传》等道教仙传以及历代文人诗词歌赋多有记载传颂。

范蠡(约公元前536—公元前448),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国宛地三户邑人(今河南南阳淅川),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实业家,中国古代商人的鼻祖,中国最早的慈善家,被后人奉为商圣,祀为财神,是道教“入世致太平,出世求成仙”的功德成神的典范。

中国历史上成功的人物多如牛毛,但绝大部分只是在某几件事上成功,像范蠡这样近乎完美的人物却不多见。

他出身十分贫贱,却能出将入相,灭国称霸,被后世传得神乎其神。

他不仅博学多才,而且文武双全,只用了五计便可灭了一国。

他在官场,可以扭转乾坤,挽一个国家狂澜于既倒。

他在情场,赢得了当时绝代佳人的芳心,与之偕老。

他在商场,三次成为首富,被后世尊为商圣、财神。

图片

你想成为这样的人吗?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都经历了什么,又是如何成为商圣的。

先看下范蠡的第一次创业

他先去了齐国,化名“子皮”,在海边结庐而居,一边开荒耕作,一边买进卖出。没几年时间就积累了数千万的家产。

尽管很快就成了大富之家,但范蠡并没有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安稳日子,而是仗义疏财,一边给乡里乡亲救急帮忙,一边还很乐意教当地人怎么经商理财。

过了几年时间,范蠡贤明的名声越来越大,齐王听说后把他请到国都临淄,让他当宰相。但范蠡并没有雄心勃勃地想改变世界,而是感叹自己做官做到了宰相,经商也积累了家财万贯,名声还这么好,恐怕会盛极而衰。

所以当官没几年,范蠡就辞官回家了,他把自己的大部分财产分给了好友和老乡,带着家人离开了齐国。

再看下范蠡的第二次创业

他选择了一个叫“陶”的地方,自号“陶朱公”。范蠡选的地方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经过仔细考量的。在齐国,范蠡选择去海边开荒、买卖海产,对当时的中原国家来说,这就是稀有物资。

而这次选择陶这个地方,是因为陶被称为“天下之中”,东边是齐国和鲁国,西边和秦国、郑国接壤,北边连着晋国和燕国,南边接着楚国和越国,这就是一个交通枢纽。因此,范蠡在陶地的创业方向就是做贸易。

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的不同,范蠡会将几个国家的特色产品相互买卖。

他有一个口诀:“人弃我取、人取我予、顺其自然、待机而动。”

凭着这种经商智慧,没过几年,范蠡再次成了当地的大富翁,陶朱公这个名字也在当地民众的口耳相传中,渐渐成了“商圣”、财神。

图片

这里最出名的一件事情,就是“范蠡贩马”。

范蠡刚刚来到陶地的时候,本小利微,贸易规模一直都很小。直到有一次,范蠡听说吴越一带需要大量的好马,当地没法供应,所以他就打算从北方便宜收购,带回吴越卖掉。

但这儿有个难题,就是怎么运输? 当时范蠡人生地不熟,一路上强盗横行,没人给他面子。

他听说有一个经常来往于北方和吴越之间的麻布商人,很有势力,运输从来没出过问题。所以他灵机一动,故意在商人经过的时候,宣传自己刚刚开了一家马队,为了拉拢客户,可以免费帮人从北方运货到吴越。

麻布商人一听果然心动了,就主动找到了范蠡,范蠡就顺势让自己新买的马匹驮上货,跟着麻布商人安全抵达了吴越。

两次创业历程大获成功,说明范蠡确实是有大智慧。他不仅懂得商人基本的低买高卖的道理,但并不愿意一家独大,而是把自己的办法教给周围的人,形成一种协同竞争的效应,让齐国海边成了一个繁盛的商贸之地,从而进一步为自己打造出口碑和品牌。

在陶地的时候,他很有耐心,懂得等待时机,确认马匹是吴越一带的刚性需求之后,才有所行动。没钱打点沿路关系,但他懂得借势而为,能弯腰、不逞强,所以他能再次创业成功。

图片

范蠡不仅有着出色的商业智慧,而且政治、军事上建树也是为后人称颂,其实他的商业智慧和政治智慧是相通的,他一直都是以打仗的标准来组织经营的。

他的政治生涯中,有几个容易被忽略的小细节。

第一个细节,是范蠡受到越王勾践重视的时候。

大家都知道,吴王夫差为父报仇精心备战,越王勾践知道后就准备先发制人攻打吴国,范蠡觉得不妥,想阻止勾践,但没劝住。果然勾践战败了,越国沦陷。

直到这时,勾践才肯定了范蠡的眼光,但勾践自身难保,范蠡迎来了自己从政生涯的第一次重大抉择——是继续留在勾践身边辅佐他呢,还是离开他去找一个更好的东家?

大家都知道范蠡的选择,当然是前者。范蠡不仅果断地选择了留在勾践身边,还给他量身定制了一个“潜伏”的计谋:向吴王夫差称臣,做小弟,金银财宝、妻妾美女全都奉上。

范蠡也跟着勾践去吴国吃苦,还在背后指导勾践做一系列阿谀奉承的事情,甚至让勾践去尝夫差的屎,最终让夫差相信勾践完全臣服,把他们放回了越国。

图片

第二个细节,是勾践和范蠡回到越国之后,并没有马上复仇

范蠡对待战争一直很谨慎,回越国之后七年,一直在养精蓄锐、恢复民生。之后又等了两年,范蠡才等到夫差和伍子胥闹翻。

但范蠡还不想让勾践冒险,直到伍子胥死后第二年的春天,夫差带着精锐部队离开吴国去搞外交了,范蠡才支持勾践发兵吴国,但只打到夫差家门口。

又过了四年,越国才正式攻打吴国,这一次才彻底胜利。

因为在这四年里,范蠡和文种曾经“贿赂”的奸臣太宰嚭成了吴国宰相,太宰嚭贪财好色,在任期间疯狂剥削底层人民,吴国没打仗,却因为内耗把国力耗干了,等越国打上门来的时候,根本没有反抗之力。

图片

第一个细节说明,范蠡在面对风险和机遇时,选择的是勾践这只潜力股,耐住性子,充分信任,长期持有,尽心尽力地解决问题,最终也获得了高额的回报。这种做法,也造就了后来范蠡卖马时的成功。

第二个细节说明,范蠡对时机的高度敏感。在二十几年的政治生涯里,战争只占了范蠡生活的一小部分,大多数时候他都在负责把握时机和方向,为战争做准备。在他眼里,时机、强弱、自我认知是他做一切决定的出发点,他不会贪功冒进,也不胆小怕事,更重要的是,他会尽量避免在战争中投入过多。

范蠡能在齐国白手起家、官拜宰相,最后全身而退,也是因为范蠡把“是非”看得比“得失”更重。 耐心、敏锐、自我节制,范蠡能从政治跨界到商业,指导他做事的这些原则一直没有变。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从商之后,既保持着对待是非的态度,不贪财、不吝啬,大大方方和人分享自己的商业智慧,又时刻保持着在战场上的警惕,在名声和财富达到顶点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抽身而去,从头开始。

图片

他的事迹讲完了,那我们从中又能发现哪些智慧呢?

一、不争

老子说:不争而善胜,夫唯不争,故无尤,无执故无失。范蠡是复兴越国的首功之臣,但范蠡不争功,更不争权夺利,而是信奉“夫唯不争,故无忧”理念。因为不争名利,所以越王伤害不了他。

范蠡一生中很多事都体现出他的“不争而善胜”,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智慧,从大的方面讲,他不与社会争——取之于社会,还之于社会。也许这正是范蠡被后人奉为文财神的原因之一。

二、功成身退

“名成功隧身退,天之道,名与功,身之仇,功名就,身寂灭,故道诫之。范蠡乘舟去,道意谦信,不隐身刑剥,是其效也。”——《老子想尔注》。

吴越战争胜利后,范蠡及时身退。范蠡在离开越国的时候,给闻仲写了一封信,劝他及时离开,文种不听,对越王勾践存有幻想,仍贪恋着官位,争竞的名利。

范蠡抛弃名利,得以全身而退,而文种却遭杀身之祸。这是他“功成身退”的人生智慧。

图片

勾践、范蠡、文种

三、体察细节

越国君臣设宴庆功,群臣皆乐,唯独勾践面无喜色。范蠡察此微末,立识大端:越王为争国土,不惜群臣之死,而今如愿以偿,便不想归功于臣下。

从细节处,范蠡察觉到了杀身之祸,而主动逃避。

四、祸兮福所依

“祸兮福所依”,范蠡深谙此道,最善于在福的顶端看到祸所伏,果断离开。

范蠡到了齐国,在齐国海边围垦种田。齐国聘他为宰相,他有了“不祥”之感:“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

在智慧的带领下,他立即离开了齐国,隐藏于陶地。

五、抉择

范蠡选择陶地也是他人生智慧的体现,陶在古时处于各国之间,是一处与各国都不相干的地方,又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地方,它北临中原,南接吴楚,交通便利,正是个经商的好地方。他就是在这里生活的19年中三至千金。

图片

六、忠厚

传说魏国国王面临一个案子,“群臣一半以为罪,一半以为不当罪”,魏王不能决断,便请范蠡来帮忙。

范蠡先讲了一个故事:“我家中有两块白璧,这两块璧的颜色、质地、直径都差不多。但价格不同,一块值千金,一块值五百金。”

王问:“直径与色泽差不多,怎么价格差那么多呢?”

陶朱公说:“侧过来看,一块比另一块厚一倍,所以值千金。”

老子主张:“不争”,还主张厚道。老子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含德之厚着,比于赤子。”

老子所说的“厚”与范蠡在这里所说的“厚”是一个意思,即忠厚、敦厚。

七、仗义疏财

范蠡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赚了很多钱,但他不当守财,经常仗义疏财,这在古代是不多见的。取之于社会,还之于社会。

范蠡仗义疏财的人生智慧,来自于老子的财富观念。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想想看,这话说的却有道理,那么多富豪破产,又有那么多守财奴,有哪一个能将财产流传至今呢。

以上就是文财神的智慧宝典,其实想赚钱也挺容易的,如果你能做好以上几点,相信你也可以家财万贯。

祝愿大家财运亨通、生意兴隆、日进斗金、八方来财。


易说→我只关心你过的好不好
关注我,就像我只关心你一样
如果你有困惑,欢迎留言探讨,
显明易说将竭尽所能为你答疑;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和启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