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F1技术奔驰AMG四缸C63真香性能车

 辣笔小星 2022-11-20 发布于上海

朋友问起2022 年有哪些值得购买的性能车?小星很想说最值得购买的还没有上市呢。不开玩笑,因为奔驰AMG性能车C63换代搭载四缸发动机插电混动动力总成。它已经登陆海外市场,很有可能在今年内甚至11月底在中国上市。一直以来性能车用户分成两大派,有的喜欢特斯拉Model S为代表简单直接的电动车型。有的喜欢宝马的一代神机六缸S58或者奔驰一人一机V8V8发动机和特斯拉Model S对比复杂程度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但是加速能力却相当。V8增压发动机显然一时爽,后期保养维护都是头疼事。但是有些朋友却就是偏爱这样复杂工业之美。而C63换代搭载四缸加电动直接把两派都整不会了。那随着小星就来聊聊F1技术能否让奔驰AMG四缸C63成为真香性能车吧。

↑奔驰AMG源自F1技术应用于高性能概念车及量产车

奔驰AMG经典高性能V8增压4.0T发动机

还是得先复习一下前文提到的经典奔驰AMG发动机和C63 AMG。奔驰C级的车身被塞进了一款6.2L V8的自吸发动机,它就是AMG开发的首款V8发动机M156。最大功率457马力,最大扭矩600NM。众所周知,自吸发动机将被涡轮增压发动机所逐渐替代。因此现款奔驰C63 AMG是一款4.0L V8 双涡轮增压发动机M178,最大功率510马力,最大扭矩650NM

↑奔驰AMG高性能4.0T增压V8发动机的GT车型

奔驰AMG充分复用了开发地表最强2.0T四缸增压发动机M139的经验,应用到高性能4.0T增压V8发动机M178之上。这款发动机最大的特色是双涡轮增压器放置在V型布局排气侧的中间位置,又被称为“Hot Inside V”布局。这样独特的布局让排气管和废气涡轮部分的距离缩短,加快涡轮响应。

↑奔驰AMG高性能4.0T增压V8发动机M178

奔驰AMG高性能4.0T增压V8发动机M178在气缸设计方面采用了气缸壁表面Nanoslide纳米级镀膜涂层。除了降低摩擦及增加耐用度,气缸的刚性表现比传统钢制气缸高出两部。应用于AMG高性能车型GTGT SGT R上的M178发动机更是采用了干式油底壳加高轴承转速18.6万转的双涡管增压器,来发挥V8发动机极致的性能。

↑奔驰AMG高性能M178发动机双增压器

从奔驰AMG高性能4.0T增压V8发动机M178全负荷测试中就能发现这款发动机最大的特色,双涡轮增压器放置在V型布局排气侧的中间位置,特有的“Hot Inside V”布局使得发动机顶部双涡轮增压器全力输出的高亮额外醒目。

奔驰AMG新一代C63 S E Performance

↑奔驰AMG新一代C63 S E Performance

从尾部的C63红色S标志和侧面TURBO下方红色E Performance字样可以很轻松的区分出奔驰AMG新一代C63 S E Performance车型。目前奔驰是BBA当中唯一还在征战F1赛车的车厂,而且相应的赛车技术就是由奔驰AMG部门在操刀控盘。通过Project One概念车和历经多年技术沉淀开发出的E Performance平台,奔驰终于找到了一条切实有效的路径将F1赛车技术落地到量产性能车型当中。下面小星就来盘点一下源自F1的奔驰AMG新一代C63 S E Performance动力系统技术细节。

↑奔驰AMG高性能四缸混动动力总成

奔驰AMG新一代C63 S E Performance动力系统采用了高性能四缸混动动力总成。搭载了一人一机的地表最强2.0T四缸发动机M139,它包括封闭冷却水道设计、缸壁镀膜技术、单涡轮双涡管和缸内直喷-歧管喷射双喷射系统等技术亮点。该四缸发动机采用纵置布置,并配备了9SPEEDSHIFT MCT双离合变速箱、新一代皮带驱动启动发电一体机和电子废气涡轮增压器。后轴配备了AMG高性能电池及由两速变速箱、电动机和后轴差速器组成的电驱动单元。百公里加速3.4秒,而百公里油耗6.9升。看到这个油耗水平,小星不禁陷入了沉思。

↑源自F1的电子废气涡轮增压器技术

电子废气涡轮增压器技术可以说最纯粹直接源自F1的技术,被称为MGU-H (Motor Generator Unit Heat)。它的创新点是业界首次在量产中实现电子涡轮和废气涡轮的高度集成一体化。其中高压电机就集成在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增压轴上,由其下方的高压电子模块驱动,可达156千转每分钟。从而做到了前所未有的小体积、大功率和低迟滞,油门一点就有的闪电般动态堪比自吸发动机的响应性能。

↑源自F1的高性能电池技术

而说到这套混合动力总成的核心AMG High Performance Battery (HPB) 高性能电池技术,它源自2016年启动的奔驰AMG Petronas F1车队所需要的赛用电池技术。因此它有着极致的电池冷却性能,其直接冷却的热管理总成由560节横向布置的圆柱电芯、冷却管、冷却泵、热交换器和铝制防冲击轻量化高稳定性外壳构成。该6.1kWh高性能电池能够持续输出70kW和峰值150kW的功率,其中大量热量被惊人的14升冷却液在冷却泵高速循环下不断带走并维持在45摄氏度的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内。

↑奔驰AMG高性能混动电驱动单元

位于后轴的奔驰AMG高性能混动电驱动单元则高度集成了电机、两速变速箱和限滑差速器。电动机采用P3的布置方式能够在后轴输出204马力的动力。综合系统动力性能提升到了接近V8发动机的680匹马力,最大输出扭矩提升到了1020Nm。同时被打破的还有C63坚持后驱的传统,奔驰AMG新一代C63 S E Performance配备了高度集成限滑差速器加持的4Matic+四驱系统。当后轮打滑时不仅仅可以在左右轮间分配动力,更多的动力会分配至前轮而获得更好的操控性。

说了这么多奔驰AMG四缸混动技术细节你会怎么选择呢?新一代C63 S E PerformanceAMG成立55周年来开启新时代的作品。对选择汽油车还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相信大家各有想法。愿大家能够选到心仪的车型,享受驾驶的乐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